[摘要] 目的 評價利用軟組織超聲技術診斷病人急性蜂窩組織炎的效果。方法 首先回顧性研究高頻超聲檢查對急性蜂窩組織炎的診斷效果,再以本院門急診患有急性蜂窩組織炎需行外科引流術但不伴有可見性膿腫的成年患者作為對象,由高頻超聲檢查判斷是否存在膿腫及膿液的含量。結果 高頻超聲檢查與病理結果符合性較好(kappa=0.78>0.75),兩種方法無明顯差異(P>0.05);高頻超聲對急性蜂窩組織炎是否伴有膿腫的判斷與行外科引流術的結果一致性較好(kappa=0.77>0.75),但兩種方法存在一定差異(P<0.05)。結論 高頻超聲可以作為急性蜂窩組織炎的首選診斷方法,對臨床治療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 高頻超聲; 急性蜂窩織炎; 病理; 膿腫
[中圖分類號] R44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5-62-02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on Diagnosis of Acute Cellulitis
JIN Zhibin CHEN Jin YANG Jian WU Min
Ultrasonography Room,Affiliated Gulou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on diagnosis of acute cellulitis. MethodsThe diagnosis documents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on acute cellulitis were retrospected;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and puncture drainage was performed,patients with acute cellulitis without visible abscess serving as subjects. ResultsThe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n acute cellulitis was consistent(κ=0.78),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nd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and puncture drainage was good. ConclusionThe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can be applied as the first choice of diagnosis in acute cellulitis,with directive significance for its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Acute cellulitis;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bscess
軟組織感染通常包括從蜂窩組織炎到軀干膿腫的臨床疾病[1]。如果臨床沒有發現膿腫,是很難對軟組織感染進行正確分類并進行相應治療[2]。目前高頻超聲已被用于診斷急性皮膚膿腫[3-4],但高頻超聲在淺表軟組織急性蜂窩組織炎患者中的診斷價值還沒有定論,因此我們通過本研究來初步探討高頻超聲診斷技術在急性蜂窩組織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分析病例資料,入選條件:①年齡≥18歲; ②有皮膚軟組織感染的征象(典型的特征有:紅斑、硬化、皮溫高或有觸痛);③接診醫師初步診斷急性蜂窩組織炎患者。入組:2003年5月~2008年9月以淺表軟組織急性蜂窩組織炎入院治療并行病理檢查的47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19~65歲,平均50.3歲。以及同時期臨床初檢需行穿刺引流術,且不伴有可見性膿腫的急性蜂窩組織炎患者共81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4例。年齡19~71歲,平均48歲。
1.2 儀器
彩色多普勒超聲采用ATL HDI 5000及GE Logic 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使用7~12MHz高頻線陣探頭。
1.3 方法
回顧分析以淺表軟組織急性蜂窩組織炎入院的47例患者超聲診斷結果并和病理結果比較,筆者采用的急性蜂窩組織炎超聲診斷標準:病變處皮下組織結構模糊不清,增厚超過周圍正常組織兩倍;病變區脂肪小葉高回聲,周圍回聲減低;周邊可見分枝狀血流信號,RI(阻力指數)<0.65;伴或不伴無回聲區[5]。對同時期本院門急診需行穿刺引流術但不伴有可見性膿腫的急性蜂窩組織炎患者,首先由超聲醫師判斷是否存在膿腫,超聲判斷標準:病變區域可見無回聲區,其內伴或不伴有點狀低回聲;再由外科醫師行穿刺引流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高頻超聲與病理檢查結果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及配對χ2檢驗;對高頻超聲與穿刺引流結果亦采用相同檢驗方法。
2 結果
高頻超聲對急性蜂窩組織炎的診斷與病理結果一致性較好(κ=0.78>0.75)(κ>0.75兩種方法一致性較好;0.40<κ<0.75兩種方法一致性一般;κ<0.40兩種方法一致性差),且配對卡方檢驗結果顯示兩種方法之間沒有統計學差異(χ2=0.00校正,ν=1;P>0.05)。假陽性3例:分別是結核性病變1例,基底細胞癌1例,慢性炎性病變1例;假陰性2例:超聲考慮炎性病變未做出明確診斷1例,考慮惡性病變1例。
由表2可以看出對急性蜂窩組織炎是否伴有膿腫,高頻超聲與穿刺引流的判斷一致性較好(κ=0.77>0.75),但兩種方法存在一定差異(χ2=4.00校正,ν=1;P=0.04<0.05)。
3 討論
急性蜂窩組織炎常由溶血性鏈球菌或葡萄球菌侵入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結締組織所引起[6]。目前的診斷主要依靠患者普通實驗室檢查及臨床經驗性判斷,對病變部位是否存在膿腫,病變浸潤深度及范圍缺乏明確認識。超聲檢查可以在任何部位較好地顯示液體量[7],皮下軟組織中,高頻超聲不僅可以顯示正常的皮下組織結構而且可以顯示蜂窩組織炎及膿腫形成的異常組織結構。超聲成像可以顯示蜂窩組織炎演變到膿腫形成的連續性改變,常見膿腫周圍的蜂窩組織炎中具有典型的“鵝卵石”樣改變。雖然對于部分有明顯膿腫形成體征的患者,例如波動感等,采取外科引流排液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對于有著硬結及腫脹的蜂窩組織炎表現的患者則可能掩蓋了膿腫形成的癥狀,有創性的檢查在此類患者中應用更多,但是對于有創性檢查而言:醫師和患者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醫師要掌握操作時機,患者則較痛苦;反之經驗性治療則可能導致病情延誤及再次就診。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高頻超聲的高分辨率研究皮下或筋膜下較表淺的急性蜂窩組織炎(封三圖7~9)。這種急性感染常呈彌漫性病變,其特點是病變不易局限,擴散迅速,與正常組織無明顯界限。炎癥可由皮膚或軟組織損傷后感染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膿性感染灶直接擴散而發生。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窩組織炎,由于鏈激酶和透明質酸酶的作用,病變擴展迅速,有時能引起敗血癥;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蜂窩織炎,比較容易局限為膿腫。從表1可以看出高頻超聲與病理結果的一致性較好,且為無創性檢查。但其也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且不能明確導致病變的病菌。筆者認為某些疾病的超聲表現多樣,比如結核性病變,部分病例與急性蜂窩組織炎的超聲圖像表現相似,導致假陽性的產生;蜂窩組織炎早期由于超聲圖像不典型,特別是其境界不清、內部回聲雜亂,和惡性病變較難鑒別,這是產生假陰性結果的主要原因。鑒于以上因素,超聲可以作為臨床初診急性蜂窩組織炎的首選檢查,對于有診斷不明的患者可進一步行病理檢查,對于治療效果差的患者可以行藥敏試驗。從表2可以看出對急性蜂窩組織炎的超聲檢測與外科引流術kappa一致性很好,我們可以行超聲檢查替代經驗性治療。從表2還可以看出兩者存在一定的差異,筆者認為其原因為,引起蜂窩組織炎的病因不同,某些超聲對膿腫的顯示率較高,對于小于1cm的膿腫高頻超聲也可很好的顯示,但對于此類膿腫外科引流術無法準確定位,如果采取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8]。
本研究曾嘗試利用高頻超聲對伴有膿腫的急性蜂窩組織炎患者的膿液量作出估計,但估計值和實際值之間存在明顯差異。筆者認為蜂窩組織炎病變發展較迅速,產生膿腫后,膿腔形態不規則,這給超聲判斷膿液量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但也有觀點認為如果采用分級判斷膿腫量,則有可能取得較好效果。盡管此項研究表明了急診蜂窩組織炎患者中采用高頻超聲的有效性和對臨床的指導作用,但該項研究依然存在以下的缺陷:該項研究是采用回顧分析,而不是利用雙盲法在臨床病例中選取的。其次該項研究采用的是軟組織急性蜂窩組織炎感染的患者,而超聲檢查對于不同患者群及機體更深部位的蜂窩組織炎的檢查結果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我們認為高頻超聲可以作為軟組織急性蜂窩組織炎的首選器械診斷方法,通過檢查患者是否有膿腫形成可以為臨床下一步的治療提供明確證據。
[參考文獻]
[1] Meislen HW,Guisto JA. Soft-tissue infection[M]// Marx JA,Hockberger R,Walls R,et al. Rosen’s Emergency Medicine:Concepts and Clinical Practice 5th ed. St. Louis,MO:Mosby,2002:1949-1953.
[2] Butler KH. Incision and drainage[M]//Roberts J,Hedges J.Clinical Procedures in Emergency Medicine. 4th ed. Philadelphia:Saunders,2004:717- 726.
[3] Squire BT,Fox JC,Anderson C. ABSCESS:applied bedside sonography for convenient evaluation of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infections[J]. Acad Emerg Med,2005,12(7):601-606.
[4] Bureau N,Chhem RK,Cardinal E. 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s:US manifestations[J]. Radiographics,1999,19(6):1585-1592.
[5] Craig JG.Infection:ultrasound-guided procedures[J]. Radiol Clin North Am,1999,37(4):669-678.
[6] 吳階平,裘法祖. 黃家駟外科學[M]. 第 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3.
[7] Swartz MN. Clinical practice. Cellulitis[J]. N Engl J Med,2004,350(9):904-912.
[8] Craig JG.Infection:ultrasound-guided procedures[J]. Radiol Clin North Am,1999,37(4):669-678.
(收稿日期:201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