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過對云縣兒童的齲患流行情況調查,為該縣開展預防齲齒提供可行性依據。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方法調查3~7歲兒童共2000人。結果 3~7歲兒童患齲率87.00%,齲均6.13%,均高于全國患齲水平。結論 目前兒童患齲較高與我們平時宣傳不夠有關,早期預防和治療是關鍵。
[關鍵詞] 兒童; 齲患; 調查
[中圖分類號] R78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5-89-02
齲病是危害人類最廣泛的口腔疾病,尤其是兒童齲患率日漸增高[1-3]。為此,我們對云縣3~7歲兒童齲患情況進行調查。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和內容
調查對象為3~7歲兒童,分別來自5所幼兒園的兒童。
1.2 調查方法
調查人員均為口腔科醫師,采用自然光檢查,檢查器材為口鏡、攝子、探針,按WHO齲病調查標準,第一作者始終參與。
2 結果
患齲率、齲均、患者齲均與年齡有關系。見表1。本次調查2000人總患齲率87.00%,齲均6.13%,患者齲均7.05%,在各年齡組中患齲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不同性別患齲率無明顯差異(P>0.05),在齲患牙中以乳磨牙最高。見表2。
3 討論
本調查可見齲病是本縣3~7歲兒童的口腔常見病、多發病,雖然他們的飲食以大米及雜糧為主,只有少數兒童有食甜食和精細食品的習慣,本地區患齲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兒童口腔衛生極差,有的兒童根本就從不刷牙,更談不上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有的家長認為乳牙要替換掉,不需要保護及治療。抽查的2000人中只有105人做過牙充填治療,可見齲病在本地區不被重視,缺乏對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細食物的普及、食糖量的增加,如果不加強口腔預防保健工作的宣傳力度,齲壞情況必將進一步嚴重。
本次調查的2000人中,有1250人的第一、二乳磨牙及1220人II II II為殘根,有105人的第一恒磨牙為殘根或殘冠,大部分患者口腔健康情況極差,齲齒在各牙位的分布,從多至少依次為 VIV、VIV、II、I、III、III、II、II,II比I排名前的原因主要是I到7歲時大多數兒童已替換,此排列與全國齲患乳牙排列順序有一定差別[4]。有的家長誤認為第一恒磨牙也要替換,直接影響對其的治療,可見齲病的防治工作應從兒童抓起,在宣傳教育工作中應消除群眾中認為“乳牙是要替換,不需要治療”的錯誤思想,使人們對乳牙有正確的認識,在兒童齲病治療中應抓住兒童口腔的生理情況,在胎兒期補足鈣、磷及多種維生素,嬰幼兒期注意口腔衛生、學齡前期學會正確刷牙,醫務人員要宣傳到位,要家長和學校老師配合宣傳和執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口腔衛生保健宣傳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局限于市區較多,我們應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口腔保健知識的普及教育,保健牙刷、含氟牙高的推廣使用,使大多數兒童能自覺接受,并學會正確刷牙;我們還應在低年級學生中進行第一恒磨牙的窩溝封閉工作,有效地防治點隙溝齲。
這次調查結果啟示我們,作為基層醫院口腔科工作人員,我們肩負的醫療保健責任和社會責任都是非常艱巨的。
[參考文獻]
[1] 陳明,彭勝,閏軍,等. 寧波市城區1160名幼兒園4~6歲年齡段乳牙患齲及分布情況調查[J]. 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58,112.
[2] 李菁,韓子亮,王先君,等. 內蒙古達拉特旗994名漢族學齡前兒童齲病調查[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1996,14(4):328-329.
[3] 羅池華,冼珊紅. 洪湖市湖區6-14歲兒童齲病調查[J].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5,21(9):569.
[4] 楊茜,劉音. 580名學齡前兒童齲病相關因素分析報告[J].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4,20(11):702-703.
(收稿日期:201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