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采用經纖維支氣管鏡局部注藥復治空洞性肺結核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0例經確診的復治空洞性肺結核患者隨機分為經纖維支氣管鏡介入空洞病灶內注藥加化療組(觀察組)和單純化療組(對照組)各30例,觀察比較兩組治療1個月后的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痊愈率、好轉率、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采用經纖維支氣管鏡局部注藥復治空洞性肺結核的痊愈率、好轉率、有效率明顯優于單純化療。
[關鍵詞] 經纖維支氣管鏡; 復治空洞性肺結核
[中圖分類號] R52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5-128-02
肺結核復治病例有空洞者病程長,局部血運不良,口服和單純化療療效不理想。經纖維支氣管鏡可以將抗結核藥物直接注入空洞內,使局部藥物達到高濃度,對空洞或病灶內的結核菌起到直接的殺菌作用,有利于清除細菌及其毒素,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修復[1]。本研究將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60例經確診的復治空洞性肺結核患者隨機分為經纖維支氣管鏡介入空洞病灶內注藥加化療組(觀察組)和單純化療組(對照組)各30例,觀察比較兩組治療1個月后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選擇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60例經確診的復治空洞性肺結核患者,符合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制定的診斷標準[1]。肺部CT檢查證實空洞存在,能耐受纖支鏡檢查。60例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18~62歲,平均37.5歲。病程1.5~15年,平均(4.5±2.5)年。其中右肺結核病變26例,左肺病變23例,雙側肺結核病變11例。60例經確診的復治空洞性肺結核患者隨機分為經纖維支氣管鏡介入空洞病灶內注藥加化療組(觀察組)和單純化療組(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力克肺疾(D)0.3g,每天3次,口服;利福噴丁(L)0.6g,每周2次,口服;吡嗪酰胺(Z)0.5g,每天3次,口服;卷曲霉素(C)0.75g,每天1次,靜脈滴注2CDLZ/6DL方案抗結核治療。觀察組同時行纖支鏡局部注藥治療,采用日本Olympus BF-P10型纖支鏡/CV-260型電子纖支鏡及配套附件,將纖維支氣管鏡按常規檢查方法插入靶支氣管段開口處,在X線電視透視監視下將導管插入空洞內,注入少量造影劑證實空洞存在,然后將果凍狀含有多種高濃度藥物的凝膠注入到肺結核空洞內5~20mL,一般為20mL左右(依空洞大小而定),至注藥有阻力為止,拔出導管及纖維支氣管鏡。囑患者手術側靜臥半小時。觀察組注入的藥物凝膠包括緩釋劑+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每2周進行1次,3次為1個療程。
1.3 療效標準
痊愈:結核中毒癥狀消失,痰菌轉陰,肺CT空洞閉合。好轉:結核中毒癥狀消失,痰菌轉陰,空洞縮小>50%。有效:結核中毒癥狀消失,痰菌轉陰,空洞縮小<25%。無效:結核中毒癥狀存在,痰菌陽性,空洞無改變。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見表1。
由表1可知,觀察組的痊愈率、好轉率、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復治肺結核因為有纖維空洞存在,局部血運不良,影響藥物滲入病變部位,口服藥達不到殺菌或抑菌濃度,致使結核菌長期在空洞內存活、繁殖,造成結核菌肺內的反復播散,結核病久治不愈成為難治性、空洞性肺結核。由于病程遷延,多合并肺部感染,內科保守治療差,因此早期治療顯得更加重要。
纖維支氣管內窺鏡檢查是70年代應用于臨床的一項新的檢查技術,該檢查技術使肺部疾病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它是對肺部疾病研究的一次革命,對肺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使很多疾病明確了病因,也使很多肺部疾病得到了治療。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有許多優點:鏡體細、軟,可以彎曲。檢查的視野范圍較大,可直接看清氣管、支氣管、肺段,甚至亞肺段支氣管內癌腫塊或浸潤,并可鉗取組織和刷片,也可取深部痰液做細胞學檢查,陽性率在中心型肺癌可達90%以上,周邊型肺癌可達50%左右。
應用纖支鏡介入治療方法將纖支鏡引導介入到達空洞所在肺段或亞段支氣管開口,置入導管導絲于空洞內,退出導絲后保留導管,注入少量造影劑(泛影葡胺),電視透視證實位于空洞內后,注入高壓過的抗癆凝膠,注藥結束后退出導管及纖維支氣管鏡。通過纖支鏡導管將抗結核藥物凝膠填充于空洞內,一方面局部形成藥栓對空洞起到機械的閉塞作用,造成空洞內缺氧抑制結核菌的生長,另一方面局部藥物保持高濃度緩釋效果達到有效的殺菌作用[4,5],提高痰菌陰轉率,使空洞凈化、縮小,閉合達到治愈的目的。
應用纖支鏡介入治療方法注意以下情況不能施行:(1)病情危重,心肺功能明顯減退,不能順利檢查;(2)重癥高血壓、冠心病及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者;(3)嚴重的肺部感染伴高熱;(4)有明顯的出血傾向、凝血機制障礙;(5)對麻醉藥物過敏;(6)1周內有大咯血者。
本研究將60例經確診的復治空洞性肺結核患者隨機分為經纖維支氣管鏡介入空洞病灶內注藥加化療組(觀察組)和單純化療組(對照組)各30例,觀察比較兩組治療1個月后的療效。結果發現:觀察組的痊愈率、好轉率、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5)。以上說明采用經纖維支氣管鏡局部注藥復治空洞性肺結核的痊愈率、好轉率、有效率明顯優于單純化療。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 中華結核病分類法[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8,21(12):716-717.
[2] 彭衛生,王英年,肖成志. 新編結核病學[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3:182,487.
[3] JIANG LN. An observation on medicine Injection By means Of Pulmonary Catheter under Fibrobronchoscope for 50 cases ofpulmonary Infection[J]. China Joural of endoscopy,2000,6(1):48.
[4] 唐神結,肖和平. 肺結核的介入治療[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 25(2):113.
[5] 陳慧東,周海翠. 耐多藥肺結核經纖維支氣管鏡局部給藥后支氣管播散的觀察[J]. 中國內鏡雜志,2006,12(5):490-492.
(收稿日期:201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