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采用氨茶堿保留灌腸治療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觀察療效。方法 氨茶堿0.25g加生理鹽水20mL稀釋后保留灌腸,每天1次,7~14d為一療程。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只有個別患者灌腸后有肛門不適、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等不良反應。結論 采用氨茶堿保留灌腸后,老年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的患者夜間哮喘發作明顯減少,睡眠改善,且藥物價格便宜,治療方法操作簡單、安全、無明顯風險,可減少患者靜脈大劑量用藥的副作用,患者可以接受,臨床上易于推廣應用。
[關鍵詞] 保留灌腸; 老年支氣管哮喘; 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 R562.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5-112-02
老年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管和支氣管的慢性變態反應性疾病,是由于外源性(吸入性)和內源性(感染性)致敏原被人體接觸后,產生了特異抗體,再次接觸后即可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或精神、生理刺激通過神經反射作用使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從而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黏膜充血水腫、黏液腺分泌增加,使細支氣管管腔狹窄、肺的通氣不暢而發生呼吸困難,導致哮喘發作。臨床以反復發作的呼氣性為主的呼吸困難并伴有哮鳴、咳嗽、咯痰為特征[1]。我院對收治的部分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氨茶堿保留灌腸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自2005年以來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病史最短4年,最長23年,平均17.3年;就診病程最短3d,最長8d,平均5.3d。所有病例均符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2]。將上述病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20例,其中治療組男13例,女7例,年齡60~80歲,平均70歲;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60~76歲,平均6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對癥治療,如缺氧者吸氧、煩躁者鎮靜、痰多者化痰祛痰、心力衰竭者強心、過敏者抗組胺、感染者抗炎、必要者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營養支持等治療。治療組在上述治療的同時將氨茶堿0.25g用生理鹽水20mL稀釋并加溫至37~39℃抽入注射器中備用,將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患者肛門14~20cm,連接注射器,將藥液緩慢注入腸道內,拔出導管,每天1次,7~14d為1個療程[3,4]。
1.3 療效判定
①顯效:用藥2~4d后,呼吸平穩,哮鳴音逐漸消失,偶有咳嗽、咯痰,X線胸片肺部炎癥吸收良好,痰液化驗正常,肺通氣功能測定正常;②有效:用藥5~7d后,呼吸逐漸平穩,偶有哮鳴音,咳嗽、咯痰減輕,X線胸片顯示肺部炎癥大部分吸收,痰液化驗基本正常,肺通氣功能測定基本正常;③無效:癥狀無改善,呼吸時有喘息,哮鳴音不斷,時有咳嗽、咯痰,X線胸片顯示肺部炎癥吸收較差,痰液化驗見少量嗜酸性粒細胞,肺通氣功能減低[2]。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13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6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60%。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組中2例患者在灌腸后出現肛門不適、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等不良反應,終止治療。見表1。
3 討論
老年支氣管哮喘大多有多年的慢性支氣管炎病史,病程漫長,反復發作,纏綿難愈,好發于秋冬季,但常年可見。是嚴重危害老年人的常見病,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勢。
老年支氣管哮喘是多種細胞特別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在易感者中這種炎癥可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癥狀,多在夜間或凌晨發生,使得患者夜間入睡較難,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通過采用氨茶堿保留灌腸治療,治療組患者夜間哮喘發作明顯減少,睡眠改善,對其他治療起到了輔助作用,取得了良好療效。因氨茶堿具有解痙、平喘作用,而且價格便宜,采用局部用藥治療方法操作簡單、安全、無明顯風險,可減少患者靜脈大劑量用藥的副作用,為老年支氣管哮喘增加了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易于推廣應用。
氨茶堿保留灌腸治療老年支氣管哮喘應排除心源性哮喘,嚴重心衰、呼衰患者慎用。灌腸時注意操作方法,動作要輕柔,避免暴力、蠻力插管損傷直腸黏膜導致出血。同時,配置灌腸的藥液溫度要在37~39℃,灌腸后密切觀察患者反應。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 實用內科學[M]. 第11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556- 1563.
[2] 孫傳興. 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 第2版.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43-44.
[3] 王允軍. 水合氯醛、氨茶堿保留灌腸法治療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M]. 中國保健,2007,15(4):78-80.
[4] 劉丹玉,尚修建,郝晶安. 氨茶堿、水合氯醛、地塞米松保留灌腸治療支氣管哮喘30例分析[M]. 地方病通報,2007,22(3):98-99.
(收稿日期:201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