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氣管插管用于新生兒重度窒息復蘇的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應用氣管插管搶救新生兒重度窒息36例的臨床資料。結果 觀察組應用氣管插管的比率較高,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336,P<0.05),且5min Apgar評分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342,P<0.05),但1min Apgar評分未見明顯差異(P>0.05)。結論 心肺復蘇的成功率與氣管插管時機的選擇密切相關,通過氣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和有效呼吸,能極大提高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 氣管插管; 新生兒重度窒息; Apgar評分
[中圖分類號] R722.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5-121-02
新生兒窒息是常見的新生兒危重癥之一,是導致新生兒死亡和出現神經系統后遺癥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兒窒息多由于胎兒缺氧發生宮內窘迫,從而導致娩出過程中出現呼吸、循環障礙。氣管插管可以有效地搶救患兒,可改善重度窒息患兒的預后及減少后遺癥的發生。
本文現將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應用氣管插管搶救新生兒重度窒息36例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應用氣管插管搶救新生兒重度窒息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其中胎齡28~34周12例,~37周14例,~42周8例,42周以上2例。新生兒窒息的診斷采用Apgar 5項評分法,評分≤3分為重度窒息,其臨床表現為皮膚蒼白厥冷,口唇青紫,心跳不規則,心率緩慢且心音弱,無呼吸或呼吸微弱,肌肉張力松弛,喉反射消失,對外界刺激無反應。經陰道正常分娩18例、胎吸助產6例、剖宮產11例、臀位助產1例。36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8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觀察組喉鏡明視下吸引口、咽及聲門處液體并行氣管內插管及吸引,同時行心臟按壓,并予納洛酮0.1mg/kg注射。對照組不予納洛酮,先行非明視下口腔內吸引,然后面罩純氧正壓控制呼吸,再行氣管插管。
1.2 氣管插管方法
新生兒取仰臥位,經口氣管插管將喉鏡夾在左手拇指與前3個手指間,鏡片朝前,喉鏡鏡片沿著舌面右邊伸至咽喉,抬起會厭,暴露聲門,用吸痰管吸凈口咽管羊水、黏液,右手持有金屬管芯的氣管套管從喉鏡右側經聲門插入氣管,作一次氣管吸引后抽出喉鏡,固定套管,然后接復蘇氣囊加壓給氧,每分鐘30次左右,開始的瞬間壓力為20~30cmH2O,加壓給氧后皮膚漸紅,開始呼吸,待建立自主呼吸后拔出氣管內套管,給予一般吸氧。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數據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采用卡方檢驗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見表1。觀察組應用氣管插管的比率較高,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336,P<0.05),且5min Apgar評分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342,P<0.05),但1min Apgar評分未見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新生兒窒息是圍產兒死亡及傷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威脅新生兒生命,是出生后常見的一種緊急情況,有資料報道52.3% 的新生兒窒息可造成腦癱,13.4%可出現神經系統后遺癥。必須積極搶救和正確處理,以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預防遠期后遺癥。搶救應分秒必爭,嚴格執行ABCDE復蘇方案。A:建立通暢呼吸道;B:建立呼吸;C:建立正常循環;D:藥物治療;E:復蘇評價[2,3]。
新生兒窒息搶救成功和減少腦損傷的關鍵是迅速糾正缺氧。氣管插管是最有效的復蘇措施,可明顯提高窒息患兒5min Apgar評分,降低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的發病率,迅速改善腦缺氧,防止腦水腫和腦細胞壞死,降低新生兒吸入性肺炎及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發生率,有效地降低圍產兒的死亡及改善其預后,提高新生兒復蘇成功率,提高新生兒生存質量[4]。
氣管插管能在直視下迅速徹底清理氣管內堵塞物,并直接加壓給氧人工呼吸,盡快建立肺通氣功能,改善患兒缺氧及酸中毒狀態,達到迅速復蘇的目的。對于新生兒插管時機的選擇,一般認為出生后給氧仍無反應,心率反而下降,則應立即氣管插管,清理氣管內黏液并給氧。有研究報道,已知1min Apgar評分值與酸中毒及存活率有關;5min Apgar評分值與神經系預后相關[5]。因此,采取積極有效急救措施,提高5min Apgar評分值具有重要意義[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應用氣管插管的比率較高,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336,P<0.05),且5min Apgar評分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342,P<0.05),但1min Apgar評分未見明顯差異(P>0.05)。以上提示,心肺復蘇的成功率與氣管插管時機的選擇密切相關,通過氣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和有效呼吸,能極大提高搶救成功率[3,4]。
綜上所述,氣管插管術是呼吸道管理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和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醫務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對搶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且能夠及時吸出氣管內分泌物或異物,防止異物進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氣管插管是否及時直接關系著搶救的成功與否、患者能否安全轉運及患者的預后情況。產科醫師及助產士必須熟練掌握氣管插管技術,從而提高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 現代麻醉學[M]. 第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353-2357.
[2] 朱仁春,楊建平. 心肺復蘇的成功率與氣管插管時機相關性的探討[J].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4,16(3):171.
[3]潘華明,賴濟環,梁色明,等. 在基層醫院普及搶救性氣管插管技術的重要性[J].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2,14(3):165.
[4] 周維忠,郭慶章. 氣管插管術在急救中的應用[J].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3,15(5):264.
[5] 虞人杰,葉鴻瑁,黃醒華,等. 新生兒窒息復蘇指南[J]. 中華兒科雜志,2005,43(5):381-384.
[6] 朱小瑜. 實踐新生兒復蘇指南需把握的若干問題[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14):1043-1045.
(收稿日期:201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