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企改革引擎的國資委的旗下,有著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網、中國移動等上百家大名鼎鼎的國有企業,在這些企業的背后站著一位大老板,他掌握著這上萬億的資產,被稱為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最有實力的老板,連他自己也比較希望被稱為“李老板”。
同時,他也是一位頗具個性、既“強硬”又“溫柔”的領導,也是2003年以來正部級官員中任職最久的人之一。
他就是8月24日正式卸任國資委主任一職的李榮融。正如他的名字那樣,他管理的央企這個大家庭既有榮耀的光環,又充滿融洽與和諧。
央企要踢世界杯
一直以來,李榮融有著一個堅定的信念——讓世界認同中國國企。通過這個信念,他影響著七年來中國國企改革發展的進程。
他剛上任時,很多人都替他捏一把汗。中央企業每年都要開兩次負責人會議,面對臺下云集的經驗老到的、與他級別相同或接近的企業家,大企業實戰經驗相對缺乏的李榮融必須保持鎮定、從容。“他們中很多人都能給我上課。”李榮融自己也承認。若不是擁有簡單的、堅定的信念,很難讓這些央企大佬們服氣。
也許是從小就酷愛足球、因家境貧寒靠踢球獲得的助學金才得以完成中學和大學學業的緣故,李榮融對體育的愛好延續至今,并經常使用體育術語表達他的觀點。“央企是要踢世界杯的”,“不在狀態就換人”,是李榮融的兩句名言。也就是這兩句話,使央企大佬們對他充滿了敬畏。
“一個球員在場上晃蕩,做教練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些國企老總已經不在狀態,李榮融認為就有必要將他換下來。而“不在狀態就換人”絕非一句空話。
事實上,作為一位從基層走出來的實戰派領導,他“敢抓敢管”、“言出必行”的強勢個性在國資委成立之初就開始顯現。在他的操刀下,央企從最初的192戶減到如今的150戶,重組并購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從央企領導簽訂年度業績“軍令狀”到薪酬激勵,一年內全在李榮融的操刀下完成。
對于企業的治理,他希望國企不僅僅是籃球明星,而是要成為籃球巨星。他說,在籃球場上,明星可以閃爍,一會兒兩分球,一會兒三分球,看看挺好,但是不穩定。巨星就是恒星,可以一直閃爍在球場,特別是在關鍵時刻,寄希望你投這個籃,你一投決定勝負,不會令人失望,這就是巨星。
因此,他強調企業要從明星變為巨星,首先要把基礎工作做扎實。無論是央企還是民企,都要把基礎打牢,有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有多好的基礎蓋多高的樓。
務實近人“大老板”
在李榮融的日常工作中,聽取意見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只要有客人拜訪國資委,他都會向他們征詢對國有資產改革以及國資委工作方面的意見。“李榮融主任在講話的時候喜歡直奔主題,我們在給他整理講話的時候,他都親自審,對于重復的套話,他很反感。”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室的一位干部回憶道。
“多做少說,有些事只做不說,這不只是國務院對我們的要求,也是做好我們這項探索性極強的工作的需要。”央企老總們對此更是深有體會。一位央企副總坦言,很難把李榮融請到飯桌上,想找到他,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去辦公室,而匯報時也少有寒暄,而是直奔主題匯報。
說起李榮融的平易近人,港中旅辦公室的王洪波頗有感受:“在我們港中旅接待的一次國資會議中,李榮融主任在會議結束后,穿著碎花的沙灘裝,帶著白色的草帽,光著腳走在沙灘上和下屬一起散步,這讓我們都感覺很輕松,一下子覺得這個掌管上萬億元國有資產的老板很可愛,距離很近。”
除了務實的作風外,他還保留著上海人的那份心思細膩。今年4月,在上海世博會央企館的啟動儀式上,李榮融在公開致辭時,即興賦了一首打油詩。“央企六館齊爭上,上天下地又入海。創意構思展今世,引得眾客搜網博。”李榮融解釋,最后四字連起來,就是上海世博。詩雖通俗,但李掌門暗藏的“玄機”引得臺下聽眾會心一笑。
央企為什么這樣紅
2003年年初,以“特設機構”身份成立的國資委,被國務院賦予的職能包括: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實現國有經濟的布局調整等。國資委成立7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周期,國有企業業績水漲船高、全面飄紅。
但在兩年前的一個夜晚,李榮融輾轉難眠,因為白天看到的一篇評論《央企為什么這么“紅”》讓他非常郁悶,“我想不明白,為什么國企搞不好的時候你們罵我,現在我們國企搞好了你們還是罵呢?”
彼時,國務院國資委剛剛公布了央企年度成績單——從2003年國資委成立起,央企銷售收入與利潤連續3年攀升。本以為如此出色的成績,足以為國資委與央企贏得掌聲,可李榮融沒想到,收獲的還是罵聲。“那天晚上我一直睡不著,我想起了《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首歌,你要是問我央企為什么這么紅,那就是因為我們中央企業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因為我們的工作和努力,所以央企搞好了。”李榮融說。
雖然在國資委成立的7年里,質疑聲和罵聲始終伴隨著李榮融,壓力和郁悶對他而言根本就是家常便飯。“有些好事到了有些人嘴里就變成壞事,但是我不怕罵,因為心理很坦蕩,我做的是對人民、對國家有益的事。”
他的夢想是終有一天,在世界500強的榜單上,能有50家來自中國。而他堅信,實現這個夢想的主要靠中國的國有企業。而現在,在他任期結束的時候,李榮融已沒有機會看到其夢想全部實現——迄今為止,躋身全球500強的中國企業才20多家,離50家的目標還有相當距離,而且它們不都是國企。■
李榮融經典語錄:
語錄一:央企重組,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
李榮融:企業都開沒有關,這是市場經濟嗎?央企這么多重組,我沒有發話。兩家央企要重組,按市場(規律)做,要的買進,不要的要賣出。
語錄二:如果盲目擴張,就換人。
李榮融:一定要看看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的口袋,我堅決反對盲目擴張,如果(企業)負債再增長,換人。
語錄三:你再大的企業,老板也是伙計。
李榮融:在這個經濟形勢下,有的中央企業手又癢了,又去搞其他(副業),搞什么不是老板說了算,你怎么不明白呢?再大的企業,總經理也是伙計。
語錄四:解決企業老總的薪酬,前門必須開,后門必須關。
李榮融:我說前門必須開,再有壓力我來做,該給的應該給。后門一定要關,旁門則必清。所謂前門開,就是用有吸引力的薪酬留住人,后門關和旁門清,就是建立約束機制,向職務消費開刀。
語錄五:不管別人怎么評價,央企一定以這樣的忠誠來對待我們的人民。
李榮融:有人說國際金融危機多大貢獻,我說中央企業沒有一個倒下,頂住就是最大貢獻。依法經營依法納稅這是對社會履行承諾的最好表現。我想,央企不管被怎么評價,一定以這樣的忠誠來對待人民。
語錄六:我不怕罵,因為心里很坦蕩。
李榮融:有些好事到了有些人嘴里就變成壞事,但是我不怕罵,因為心理很坦蕩,我做的是對人民、對國家有益的事。
語錄七:國資委不是婆婆。
李榮融:我的工作就是把董事選好,董事會負責挑選經營管理人員。我可以做我的本業——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我相信,調整的效果肯定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