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區地處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是北京市的生態屏障和主要飲用水的采水及補給地,是保證北京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區域。懷柔山區面積約占全區總面積的89%,規劃納入到jE京市北部山區次區域。平原面積約占全區總面積的11%,規劃納入到北京東部發展帶,是保證北部山區生態穩定、承接市區部分功能轉移、承擔首都國際交往職能、實現懷柔區域城鄉統籌發展的主要承載地。
位于長城以北、以懷豐公路為主要交通聯系通道的琉璃廟鎮、寶山鎮、湯河口鎮、長哨營滿族鄉以及喇叭溝門滿族鄉的北部五鎮鄉,地處深山區,是北京城市北部重要的生態保護圈和水源涵養地,承擔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減少風沙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制約,北部山區五鄉鎮的經濟相對落后,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條件較差。雖然面積占全區面積的57.6%,GDP占比卻不足5%,農民人均收入較全區平均水平低了近20%。未來五年,懷柔必須在山區特別是北部山區的發展上提出新思路,使之成為未來五年懷柔快速發展的戰略新區,才能實現懷柔區建設“京郊經濟強區”的戰略目標。
北部山區最顯著的特色在于河流密布。白河是懷柔北部山區一條最重要的河流,全長280km,其主要支流包括湯河、天河、琉璃河,涵蓋懷柔區北部五鎮鄉。白河為密云水庫的主要入庫河流,沿河分布著寶山鎮、湯河口鎮、琉璃廟鎮3個鎮。湯河是白河最大的一條支流,沿河有喇叭溝門鄉、長哨營鄉、湯河口鎮三個鄉鎮。湯河的支溝上的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是北京市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林區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湯河口鎮是懷柔新城規劃的3個重點鎮之一,屬于規劃的深山水源保護涵養區。而天河和琉璃河,河道基本保持天然狀態,發展山區旅游具有良好前景。因此,“十二五”時期,只有依托白河川建設,才能帶動山區鎮鄉發展。
問題突出
近年來,北部山區經濟雖有一定發展,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并有繼續拉大的趨勢。其發展還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和困難。
相比平原地區,北部山區的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經濟發展的壓力較大。一是農業主導產業所承受的風險系數大,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業龍頭企業和訂單式農業尚未壯大等問題嚴重影響一產發展。二是受土地、環保等因素制約,在招商引資、發展工業項目上明顯處于弱勢,二產無法做大做強。三是旅游產業未成規模,政府投資總量有限,對旅游產業發展拉動能力不足,而招商引資受外部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等大環境的影響,又存有一定難度。
近年來,北部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業雖有一定的發展,但相比平原地區仍然比較落后,一些深山區的生產生活條件依然很差。而且北部山區的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也相對匱乏。
山區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在于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難以聚集。因為融資渠道不暢、勞動力素質較低,加之山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艱苦,致使外地人才引不進、本地人才留不住。以及部分村干部和群眾受小農經濟意識的影響,滿足于現狀,思想解放程度不夠,發展欲望還不夠強烈,捕捉市場及有利信息的能力還不夠敏感。
此外,山區五鎮鄉各自為戰,缺少整體聯絡溝通。如湯河川三鎮鄉滿族人口占多數,但在滿族風情的開發上,就各自為戰,缺少分工合作。
對策建議
如何立足于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設,充分發揮山區天藍、水綠、山青的原生態環境優勢,對其進行總體規劃設計,事關懷柔的北部山區能否最終成為北京后花園和休閑娛樂勝地。
北部山區的經濟發展滯后與多年的單打獨斗不無關系,因此,統一規劃、整體布局尤為重要。在規劃上,須按四條河川的分布進行總體設計,如屬于白河支流的小河川,即琉璃廟鎮,水秀山奇,轄區內有著名的云蒙山、黑砣山、崎峰山、西臺子等景區,旅游景點眾多,且距平原雁棲湖地區僅有20分鐘車程,應重點發展旅游業和會議區,分擔國際會議中心的功能。白河川與天河川連接,結臺正在建設的天河川,與已建成規模的琉璃廟鎮的白河灣連結在一起,沿柏平公路與下游密云縣可形成白河經濟走廊,而湯河川的建設,更是應把喇叭溝門、長哨營、湯河口三鎮鄉整體規劃,形成一體的滿族民俗文化旅游帶。
懷柔北部山區幾道河川,既是一個整體,又各有特色。歷史上,琉璃廟是有名的鮮果產區,大扁、李子、糖梨、肖梨、白梨,沙果梨、接梨等都很有名,像青石嶺村,每年秋天僅糖梨、肖梨就產頭梨十萬余斤,其他盛產梨果的村子就有安州壩、龍泉峪、東峪,柏查子等村,近幾年已有所衰落,應盡快發展起來,像小河川的金鱗鯽魚,過去都用術桶盛裝,直運北京同仁堂藥廠,這也可以包裝發展成一個產業,對該鎮的旅游業也是一個有益的補充。其他諸如環頸雉,清朝曾作為貢品供奉朝廷,草場鴨蛋,也是名聲在外,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鱘魚養殖,也已漸成規模,這些都可考慮作為主導產業大力培育。
天河川現已作為懷柔區重點發展的地區,按照規劃,天河川已與白河川連在一起,規劃到了湯河口鎮內的莊戶溝門村,完全可以向下,經湯河口、大黃塘,小黃塘、馬圈子、后安嶺,與琉璃廟鎮的狼虎哨連起來,寶山鎮現在的反季節蔬菜、肉雞、肉驢、狍子等養殖業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可以在深加工及種養殖規模上再下一番工夫,相信還會有較大的發展。
至于湯河川三鎮鄉,過去在滿族民俗文化方面已有一定的發展,其中喇叭溝門滿族鄉的原始次生林公園,也已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如果能把與豐寧紅湯寺溫泉一脈的帽山湯泉溝的溫泉資源發掘出來,相信這又將是懷柔區旅游資源的一大亮點,對開發全區的旅游將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在長哨營滿族鄉,近幾年的滿族八旗村和山貨大集,搞得很有特色,在“十二五”期間應繼續加強建設,另外,也可以考慮進行宗族文化的發掘,像湯河川彭氏宗族的族譜有幾份保留的相當完整,像大溝村王氏就有兄弟二人同時考入黃埔軍校,其中一個還做到國民黨的空軍副司令,其在美國的后代,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回鄉掃墓祭祖,這些都可作為旅游的開掘題目。進行深入探討。至于湯河口鎮沿湯河的幾個村莊也多為滿族集聚地,也應就滿族文化進行深入開掘,適臺北部山區發展的種養殖業也應大力發展。
懷柔北部山區五鎮鄉,作為北京后花園,其總面積比香港面積還要大,如果作為特殊地區統一招商,相信會有很強的吸引力,如果懷柔區和北京市政府能夠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應有不少有實力的企業財團對此感興趣。把懷柔北部山區的發展與北京大都市的休閑旅游結合起來,四道河川五個鎮鄉,可以考慮與幾個城區分別結對,共同開發建設休閑居所,開辟休閑旅游場地。
而對于北部山區五鎮鄉的43758人戶籍人口,因有三分之一人日外出打工經商,且現有人口居住分散,因此可考慮結合新農村建設,適當遷移下山一部分,融入區政府所在地和其他平原鎮鄉。還可將分散的山溝小村的零散人口納入周邊的大樹。同時,將山區剩余人口集體轉為居民戶口,作為林業工人從事山林管護,旅游服務等工作,再招聘一部分高素質人口進山,提高山區人口整體素質,促進產業發展。
“十二五”期間,懷柔區除繼續加大對北部山區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生態環境的全方面建設之外,還須加強與周邊區域的聯動,與延慶、密云形成合力,積極爭取國家和北京市相關政策,推動北京市北部地區白河流域生態經濟帶建設,成為首都生態涵養與產業發展實現良性互動的示范亮點。
(作者單位:懷柔區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