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網上商業活動快速發展以及電子商務進了一步普及,作為企業網上標簽的域名在互聯網上的標志性作用越來越顯著。與此同時,隨著各行各業的企業對域名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搶注知名企業域名的行為也在“蓬勃發展”之中。本文將通過引用、分析和總結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的具體判例,以探究權利人是否可在,tom域名糾紛中將商號權作為權利基礎從搶注人手中獲得,com等“通用頂級域名”。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于1999年所制定和推行的《統一域名爭議解決政策》(以下簡稱《政策》)適用于所有通用頂級域名的爭議解決。如果當事人希望通過類似于仲裁程序的行政投訴途徑解決因通用頂級域名而引發的爭議,只能適用作為ICANN所制定和推行的《政策》及《統一域名爭議解決政策之規則》(以下簡稱《規則》)的相關規則,并且只能由該《政策》和《規則》所指定的域名爭議解決機構審理。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被指定的域名爭議解決機構共有四家,分別為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美國國家域名爭議論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域名爭議解決機構以及捷克域名爭議法庭。每個機構在審理案件時均受到《政策》和《規則》的約束,但每個機構也都有權制定適合其審理特點的補充規則,作為《政策》和《規則》的細化和補充。行政投訴申請人可以選擇向上述四家中的任何一家機構提起行政投訴申請。從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其補充規則更適合中國企業特點的角度考慮,中國企業通常會選擇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提起行政投訴。
《政策》是否要求投訴人享有商標權?
根據《規則》的規定,啟動域名糾紛行政投訴程序的投訴人應說明據以提起投訴申請的理由,該理由應當包括:
1、爭議域名與投訴人享有權利的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相同或混淆性相似;
2、投訴人認為被投訴人(域名持有人)對爭議域名不享有權利或不具備合法利益;
3、爭議域名被認為系屬惡意注冊和使用。
由此看來,上述規定中要求權利人提起域名糾紛投訴所依據的權利系“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之權利。《規則》及相關補充規則中并沒有允許將權利人可以依據和主張的權利延展到“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之外的其他權利。這是否就意味著,權利人無法依據包括商號權在內的其他權利提起域名糾紛投訴,并進而請求撤銷爭議域名或將爭議域名無償轉讓給投訴人?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查閱了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所作出的若干裁決決定后發現,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的裁決專家們并沒有就此達成一致的意見。其中,部分專家作出的裁決中認同商號權也可以用來作為認定投訴人享有相應權利的依據。
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三則判例的啟迪
1、“派克筆公司(Parker Pen Products)”與“蔡玉仁”關于“WWW.parker-pen.corn”的域名糾紛案
在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所受理的“派克筆公司(Parker Pen Products)”與“蔡玉仁”關于“WWW,parker-pen.com”的域名糾紛案中(投訴人于2009年11月26日向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提起投訴;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于2010年6月26日作出裁決),在派克商標在中國國內已過有效期且派克筆公司未能提供證據證明該商標已經獲得續展的情況下,對于派克公司提出的商號權作為其權利基礎的主張,專家組認為,“根據《政策》第4a(i)條之規定,僅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可作為,com域名投訴的在先權利基礎,因此,投訴人對‘PARKER’享有的商號權不得作為其享有在先民事權益的依據”,進而否認了商號權可以作為在先利益。從該案的裁決中可以看出,專家組在該案中嚴格按照《政策》第4a(i)條的文本意思解釋本條含義,拒絕將商標權延伸至商號權等其他權利,并據此最終裁決駁回派克筆公司(Parker PenProducts)有關要求注銷爭議域名的投訴請求。
2、“Weight Watchers International Inc.”
與“AdamJin”關于“www,showpoints,com”的域名糾紛案
在www,showpoints,com域名糾紛案中,投訴人主張其商號權應被作為認可投訴人享有相應權利的因素之一。對此,與在前所引的派克筆公司域名糾紛案不同,本案專家組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域名爭議解決中心的一份裁決(Gea Group Aktiengesellschaff及其他與深圳市美菱達實業有限公司域名糾紛案;案件編號:CND2007000187)(“貿仲187號案”)予以考慮。貿仲187號案裁決中稱:“對于投訴人主張其商號應當基于《巴黎公約》第八條而得到保護,該商號要在某成員國得到法律保護還必須同時滿足另一個附加條件,即應當已經在該成員國內使用且已經產生一定的影響,包括廣告或者其他宣傳的使用及其產生的一定影響。”
盡管在www.showpoints.com域名糾紛案裁決書中,專家組同樣根據《政策》第4a(i)條之規定對糾紛進行審理,但是,專家組引述貿仲187號案裁決中關于商號權是否應當在域名糾紛中受到保護的內容已經足以說明,專家組在該案中并沒有將投訴人所可以依據的權利嚴格地局限于商標權,并可以靈活地將商號權予以考慮。
3、“Mercer(US)Inc”與“天津浩遠人才開發有限公司”關于“www.tjmercer.com”的域名糾紛案
在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所受理的“Mercer(us)Inc,”與“天津浩遠人才開發有限公司”關于“www.tjmercer.com”的域名糾紛案中(投訴人于2009年4月14日向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提起投訴;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于2009年6月22日作出裁決),專家組認為:“雖然現行中國法律中并沒有‘商號’這一法律概念,但作為《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成員國,中國有義務保護已經實際在中國工商業活動中使用的商號,并給予其與商品商標同樣的保護。”
盡管在該案中專家組最終主要依據投訴人在其企業注冊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合法注冊的商標權而支持了投訴人的主張,但專家組在該案中不僅認可了“商號權”這一概念,而且還將其視為可以對爭議域名主張權利的依據之一。但是,該專家組并沒有在該案的裁決中對“商號權”具體如何定義、“中國應在何種程度上對‘已經實際在中國工商業活動中使用的商號’予以保護”等問題進行進一步地解釋。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曾被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的專家組在裁決書中所引證的貿仲187號案裁決中對于“商號權”為何應當給予保護作出了學理解釋。貿仲187號案裁決中提到:“商號如同商標一樣,是商業標志之一。商業標志獲得各國法律保護的來源無非兩途,其一是商業標志履行法定注冊或者登記程序后獲得法律保護,例如注冊商標及其注冊商標權。其二是商業標志經直接或者間接使用或者宣傳產生了商譽而依法得到法律保護,例如知名的未注冊商標、商號等,法律保護的其實就是凝聚在這類商業標志上的商譽。通常受法律保護的商業標志會融合上述兩種情況。”該裁決對商號的功能和定義進行了簡要地解釋,并強調了企業從商號中所獲得的商譽價值。雖然不知該解釋是否會對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日后的裁決產生影響或被再次用來引證,但該解釋可被寄希望于依據商號權提起域名糾紛投訴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參考。
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不同的專家組在審理域名糾紛案所適用的權利基礎存在不同的意見。一部分專家嚴格地解釋和適用《政策》第4a(i)條中所規定的商標權,另一部分專家則靈活地將權利基礎延伸或擴展到商號權,以確保在更大程度上對權利人就爭議域名所享有的權利的保障。從一方面上,我們看到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們意見不同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從另一方面上,我們也看到具有仲裁機構之性質的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在審理域名糾紛案件時所享有的較廣泛的自由裁量權。
(作者單位:金杜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