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創新是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經濟的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給企業經營環境帶來了根本性變化。如何實現國有企業的管理創新,構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關系到企業今后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科學發展,管理創新勢在必行。對目前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重點和基本途徑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闡述了國有企業在管理創新工作中的思路和基本方法。針對國有企業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著重強調了企業管理要按照適應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進行有效調整,合理配置生產力要素,實現最佳管理。
關鍵詞:企業;管理創新;組織創新;環境創新;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9-0176-02
管理是現代企業永恒的主題,管理的科學與否與創新的發展息息相關并決定著企業發展的成敗。管理應該是建立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以提高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并不斷進行管理創新。管理創新就是要在建立和完善扎實的管理基礎工作,加強實物資源和有形資產管理的同時,不斷采用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人為本,重點加強知識資產管理、機遇管理和企業戰略管理,有效運用企業資源,把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完善的動力機制、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為企業創造良好效益。
一、企業管理創新系統與企業管理創新
(一)企業管理創新系統的特征
企業管理創新系統的特征主要有整體性、動態性、開放性、層次性幾個方面:
1.整體性。企業創新系統的創新和發展過程,是整體系統作用的結果。系統中某一項技術和制度的創新,不僅使創新者本身受益,還能通過企業內部或企業之間的模仿或學習等方式在系統中迅速擴散,促進技術和制度的創新與發展。
2.開放性。企業創新系統是由企業內外部各個行為主體的相互作用、相互協作而構建的。同時,各個行為主體還會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不斷擴大外部的創新網絡,并通過勞動力、技術和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流動和交換,獲得遠距離的知識和互補性的資源、資產,并不斷開拓新的市場。從某種程度上說,企業的創新,越來越依賴于企業與外部交流。
3.層次性。所謂層次性指的是由企業創新個體構成的結構關系。創新個體及其相互關系對整個創新系統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如計算機技術的創新是管理信息系統技術出現的前提。
4.動態性。由于企業發展的外部技術或市場環境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的特點,企業創新系統必須適時變化,不斷地維護和更新系統的聯接,從而可以保持系統的活力及其外部適應能力。
(二)企業管理創新
1.企業創新管理的關鍵應該是如何促使企業運行在創新空間,如何更有效地在創新空間中突現創新的結果。一般來說,企業到達其創新空間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部分組織成員的引導,另一種是通過所有組織成員的廣泛參與。
2.創新管理的重點是營造一種理想的工作氛圍,而不是從事目標管理。創新管理的重點應該放在怎樣才能營造一個相對自由寬松的創新環境,使行為主體能夠更有效地相互作用。創新管理也需要戰略計劃,但這時戰略計劃的重點是營造一個容易產生創新結果的自組織過程的心理和感情氛圍。
3.創新管理需要激發企業運行中的差異性,而不是追求企業運行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創新管理不應該追求企業運行的穩定性,因為追求穩定性可能會扼殺企業的創新能力。相反,創新管理要在維系企業存在的條件下,設法激發企業成員思維和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要促使企業行為主體的影子系統保持活力,要鼓勵企業成員敢于打破常規,敢于向傳統和保守勢力發出挑戰。
4.創新管理需要企業具有良好的動態管理機制。創新意味著破舊立新,它必然會帶來焦慮,創新過程中也必然伴隨著大量的差異、矛盾和不平衡。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創新所帶來的焦慮,怎樣處理不確定條件下企業的管理問題,這些都需要企業具有良好的動態管理機制,在動態中不斷地改善和促進企業組織的學習,不斷地引發和誘導企業成員的創新意識,為企業實際創新行為的發生準備所需的資源、能量和活力。
二、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重點和途徑
(一)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四項重點
1.積極推進中國企業管理思想的創新。各種管理組織、制度和管理行為都不過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現。目前,中國仍有不少企業家還不熟悉甚至還不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此,要大力在國有企業內部倡導管理觀念的轉變,通過培訓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來開闊國有企業管理者的視野和思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專業知識和能力,使管理創新有一個良好的思想認識基礎。
2.積極推進中國企業的管理組織創新。在傳統的企業內部,管理機構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產性組織(如黨工團和后勤服務部門)占了企業相當多的編制和人員,同時,真正的生產管理和市場管理機構和人員在企業內部地位不高,編制限制也很緊;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就需要精簡不必要的管理機構和人員,加強市場管理、生產管理和技術研究開發管理機構的力量。
3.要積極推進中國企業管理技術的創新與市場結合。隨著企業的發展,市場規模的擴大,一方面企業內部管理日益復雜化,同時另一方面場需求的快速變化和競爭形勢的變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應速度。要解決這兩者間的沖突和矛盾,只有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尤其是動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
4.要大力夯實中國企業內部基礎管理,健全風險投資體制,為管理技術創新提供前提和保障基礎。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只有搞好了基礎管理,理順了內部基本的生產協作關系,才可能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層次和效率,否則,管理創新只會適得其反,使得企業更為混亂無序。夯實根基,奠定堅實的框架基礎,局部扎實,整體牢固,企業內部垂直指揮靈活,反應快捷,橫向聯絡暢通,協調有力,計劃預算準確,財務精確。并積極投入硬件設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樹立員工隊伍充滿活力的精神風貌。
(二)管理創新的有效途徑
1.培育卓越的中國企業創新文化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獨特風格的一種載體,通常是融于企業的日常管理、運營之中的。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形成了企業根本性的競爭優勢,是一種制敵無形的柔性武器。概括和提煉富有個性、特色的企業文化,培育與打造創新個性的企業精神,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和基石。
2.樹立“以人為本”的核心管理觀念。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中人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創新文化應充分注重每個人的積極性發揮。因此,企業文化要關注人的志趣,注重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人的價值,滿足員工物質和精神需要。
3.構建創新的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科學地確定企業文化的內容,實現企業文化創新。企業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為方式,而是導致行為方式的動因;不是企業中的人際關系,而是人際關系所反映出的處世哲學;不是企業工作、服務的具體內容,而是對待工作、服務的具體態度。它既根植于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又流溢于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上。
4.注重培養團隊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創造有利于中國企業成長和創新的環境
1.對于自主創業型的民營企業家來說,環境建設的主要任務主要集中在法律環境、市場環境和融資環境的改善等方面。在市場環境建設方面,取消專門針對民營企業家的市場準入和創新領域的限制,保證市場的公開、公平和公正。在融資環境方面,給予民營企業家融資渠道和創新資金的支持,是當前促進民營企業家創新的關鍵。
2.對非自主創新型的國有企業家來說,環境建設的關鍵任務是經營者的職業化和建立有效的國有企業企業家的激勵機制,解決國有企業企業家職業角色和創新動力不足問題。建立國有企業企業家的有效的激勵機制,是國有企業企業家健康成長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從理論上說,調動經營者積極性的收入不僅要科學地確定基本薪酬,更重要的是解決好與企業經營業績直接相關的風險收入部分,實現經營者收入與業績掛鉤。
四、管理創新在中國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管理創新是中國企業實現效益增長的重要法寶。企業效益狀況與企業管理水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審視中國各企業,其虧損、破產、低效的根源,固然有著體制的弊病,但管理落后也是重要原因。通過管理創新,著力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觀念不新、機制不活、手段不力等問題,使公司企業的效益增長獲得觀念支持和機制保障。
管理創新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就是創新,創新是知識經濟的本質特征,也是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靈魂。美國企業的創新精神就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企業應當推崇管理創新,把“不創新,就死亡”的理念深入每個員工心中。通過實施管理創新,加速企業新陳代謝,促進企業持續成長,使企業永葆蓬勃生機,在國際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田麗媛.新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創新[J].經營與管理,2001,(2).
[2]孫勇.“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管理創新[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2,(11).
[3]李榮華.信息化時代的企業管理創新[J].廣東科技,2003,(11).
[4]滕佳東.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創新[J].商業研究,2004,(1).
[5]鄧平安.淺析企業管理創新[J].管理觀察,2008,(7).
[6]王曉峰.論國有企業的管理創新[J].現代商貿工業,2008,(2).
[7]劉朝陽.對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途徑探析[J].經濟師,2008,(4).[責任編輯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