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了貨幣資金內控評審的概念,分析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開展貨幣資金內控評審的重要意義,探討了評審的主要內容、評審程序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評審標準。
關鍵詞:貨幣資金內控評審;內容;程序;標準;中小企業
中圖分類號:F23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9-0056-02
貨幣資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也是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如銷售、采購、生產、投資、融資等循環所共同涉及的會計項目。筆者從事審計工作多年,發現由于貨幣資金的強流通性、收支變動過于頻繁,是最容易出現舞弊問題的資產項目。因此,加強對貨幣資金的內控評審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關于貨幣資金內控評審體系
貨幣資金內控評審是指企業內部審計部門聯手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的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審查和評價,以此加強對貨幣資金重大錯報風險的預防性控制。
開展貨幣資金內控評審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促進提高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通過一系列的測試方法,找出中小企業貨幣資金內控制度的薄弱環節,提出修改建議和意見,幫助中小企業建立健全貨幣資金內控制度,提高其自身內控系統的免疫力,從而促進提高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第二,促進提高貨幣資金使用效益。通過開展貨幣資金內控制度評審,發現貨幣資金舞弊行為,及時制止和防止貪污、挪用、盜竊和浪費等不良行為的發生,同時根據貨幣資金使用現狀,提出進一步合理使用貨幣資金的建議,從而起到促進提高中小企業貨幣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第三,確保信息披露真實可靠。由于大多數資產、負債的增減變動和收入、費用的形成都要反映為貨幣資金的收支變動,因此就容易出現因為貨幣資金科目記賬差錯及舞弊問題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開展貨幣資金內控評審, 能及時防止舞弊行為,確保其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第四,促進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開展貨幣資金內部控制評審,是組織發展的需要,也是內審自身方法革新的需要。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內部審計必須深入到有關管理領域。通過開展貨幣資金內控評審,將內部審計工作重心前移。通過對貨幣資金內控制度的評價,找出被審單位內控制度的薄弱環節,及時發現問題的根源,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從根本上減少和防止弊端發生的可能性。
二、貨幣資金內控評審的主要內容
貨幣資金內控評審的主要內容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1)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與核對銀行賬及支票、收據、印鑒的保管與使用等不相容職務是否分離;(2)所有貨幣資金業務是否都由領導審批授權;(3)貨幣資金收、付業務和財務處理是否經過嚴格審核;(4)收、付款業務是否在原始憑證上簽字蓋章,并及時足額入賬,做到日清月結;(5)是否定期盤點現金并與賬面余額核對;(6)庫存現金的數額是否超過規定限額; (7)出納主管的現金和銀行單據的收付保管是否限制他人接近,現金收付是否集中辦理并及時解交銀行;(8)是否定期取得銀行對賬單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9)銀行開戶是否合法、合規,各賬戶是否核算規定的內容,有無出租和出借銀行賬戶的問題;(10)有價證券的購買和保管是否合法、合規,有無違紀和不安全問題;票據的購、領、注銷手續是否齊全;(11)是否規定各種印章的使用范圍和相關保管使用責任。
三、貨幣資金內控評審的程序和方法
在開展貨幣資金內控評審時,主要是調查了解貨幣資金內控制度是否存在、有效和一貫地被執行,是否可以信賴。采用抽樣的方式,對內控制度運行效果進行符合性測試,以驗證其是否可以信賴,有哪些嚴重缺陷,并根據測試結果,作出總體評價,修正實質性測試的程序。在審計報告中,對企業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并針對制度缺陷提出改進建議。貨幣資金內控評審程序由評審準備、實施評審、出具報告、下達意見、后續評審五個步驟組成。
(一)評審準備
1.組成評審小組。根據評審工作的安排及要求,在充分考慮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的情況下,選擇最了解內控制度的內部審計人員和具有獨立性的注冊會計師組成評審小組。
2.審前初步調查。調查了解的內容包括其單位規模、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業務職能及貨幣資金內部控制運行情況等,注意收集財務制度、內控調查報告等相關資料,從而初步確定評審的重點內容和環節,為制定評審實施方案做準備。
3.制定實施方案。根據審前初步調查的情況,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評審實施方案。該方案應在明確評審范圍和目標的基礎上,確定評審的主要內容、重點業務流程和關鍵控制點,制定詳細的人員分工、時間安排及工作步驟。
4.報送領導審批。將編制好的評審實施方案上報本單位分管領導審批,看實施方案是否可行。
5.下達評審通知。實施方案經領導審批通過后,即可編制評審通知書。在評審通知書中要明確評審的對象、時間、范圍、內容及有關要求,并在實施評審的前三個工作日內下達至被審計單位。
(二)實施評審
1.了解和描述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可通過調查詢問、觀察和實地了解等調查手段來收集必要的資料,并以書面形式將調查情況記錄或描述出來。調查記錄的方法通常有文字說明、調查表、流程圖、核對表四種方法。不同的企業可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可結合使用。對于中小規模的企業可采用文字說明法,對于規模較大的企業可采用調查表或流程圖法進行描述。
2.對貨幣資金內控進行初步評價。完成上述程序之后,即可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和證據,對企業的貨幣資金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初評內容主要包括健全性和合理性兩個方面。健全性主要是評價應有的控制環節是否設置齊全, 關鍵點上的控制是否有力到位,控制系統中是否存在薄弱環節等。合理性主要是分析內部控制的布局是否合理,有無不必要的控制環節,有無把一般控制點誤作為關鍵控制部位,控制職能是否劃分清楚,人員間的分工和牽制是否恰當等。在對貨幣資金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時,重點應了解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出納與會計的崗位、職責是否嚴格分離;第二,企業貨幣資金的收支是否按規定的程序和權限辦理;第三,是否存在與企業經濟業務往來無關的款項收支情況;第四,是否存在出租、出借銀行賬戶的情況;第五,是否按月與銀行對賬,由獨立人員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第六,現金是否妥善保管,是否定期進行盤點、核對等等。
經過初步評價,對那些準備信賴的內部控制可執行符合性測試,并且也只有當信賴內部控制而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大于符合性測試的工作量時,符合性測試才是必要和經濟的。
3.符合性測試。符合性測試就是通過一定的程序,采用抽樣的方式,對內控制度運行效果進行的測試。其目的就是要驗證內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賴,有哪些嚴重缺陷、然后根據測試結果,確定或修正實質性測試的程序。具體方法如下:第一,檢查貨幣資金內部控制是否建立并嚴格執行;第二,抽取并審查收款憑證,核對貨幣資金收入的有關記錄;第三,抽取并審查付款憑證,核對貨幣資金支出的有關記錄;第四,檢查支票的簽發手續及控制情況;第五,抽取一定期間的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與總賬核對;第六,抽取一定期間的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查驗其是否按月正確編制并經復核,檢查長期未達賬款是否追查原因并及時處理;第七,檢查外幣資金的折算方法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是否與上年度一致,有關匯兌損益的計算和記錄是否正確。
3.總體評價。即通過符合性測試,評價內控制度的可信賴程度,確定其對實質性測試的可靠性。實際操作中,評價時應首先確定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可依賴程度,分析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缺點,然后再據以確定在貨幣資金實質性測試中應采用的審計程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重點檢查,從而達到既提高效率又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的目的。
4.實質性測試。實質性測試是貨幣資金內控評審實施階段的主體工作。它是以有關法律為依據,運用檢查、觀察、查詢及函證、計算、分析性復核等方法來驗證和評價數據的合法性、合規性、真實性和準確性。
(三)出具報告
審計組根據評審情況,如實撰寫貨幣資金內控評審報告,對企業貨幣資金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并針對制度缺陷提出改進建議。報告初稿在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后上報本單位分管領導審批,經領導審批通過后再出具正式的評審報告。
(四)下達意見
將正式的評審報告下達給企業內部有關部門,要求其對照報告中提出的審計建議及要求認真整改。
(五)后續評審
在提交評審報告的三個月之內,審計組可派人員跟蹤檢查有關部門的整改落實情況,對于這些部門已經糾正的事項,審計人員應憑借專業判斷,看其是否需要進一步深入調查,若實際情況發生變化,原有意見或建議已不再使用,審計人員應及時做出必要的調整和修訂。
四、貨幣資金內控評審標準
建立一個科學的評審標準,才能充分發揮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貨幣資金內部控制涉及到的所有控制要素,著重從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三個方面進行評審。評價的方法結合等級制與百分制。健全性標準可分為優秀91~100、良好81~90、健全71~80、基本健全61~70、不健全60分以下五個等次;合理性標準可分為優秀91~100、良好81~90、合理71~80、基本合理61~70、不合理60分以下五個等次;有效性標準則可依次分為優秀91~100、良好81~90、有效71~80、基本有效61~70、無效60分以下五個級次。從總體上評價,貨幣資金內控評分可先采用百分制評分,再分五級確定,如下表所示:
貨幣資金內控評分等級表

綜上所述,積極開展貨幣資金內控評審,有利于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盡早發現問題的根源,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不斷提升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陳佐雄.開展內部控制制度評審的做法及成效[J].中國內部審計,2009,(1):73.
[2]孫玲娣,陳元錚.開展內部控制評審的做法[J].中國內部審計,2009,(1):56.
[3]譚英.貨幣資金的審計[J].審計文摘,2008,(1):63.[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