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黨務作為網絡時代下黨務建設的最新形式,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推進人民民主、促進社會公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國的電子黨務工程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必須從網站欄目創新、網絡知識培訓、全方位網絡系統建設、相關法規制定、網絡安全這些方面進行改進,使電子黨務建設能夠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電子黨務;執政能力;黨務部門;網絡時代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9-0189-02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為了有效提高執政能力,中國建立了與現代網絡相適應的電子黨務工程。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00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黨委辦公廳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03]1號),標志著電子黨務工程在中國的起步。
一、電子黨務的含義,形式和意義
1.電子黨務的含義。電子黨務的含義有很多種,大多學者認為電子黨務就是“黨的建設順應知識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潮流,運用一定的現代通信和信息技術,以信息和網絡作為平臺,整合黨的信息資源,以此來加強黨的建設的一種新型的黨建模式。”
2.電子黨務的形式。電子黨務的形式是黨務信息傳播與黨群溝通的載體。電子黨務的形式主要有建立黨務網站、黨員管理系統、會議視頻、公文傳遞、群眾意見箱、論壇等。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黨務的形式日益呈現出多樣化。
3.電子黨務的意義。(1)黨務宣傳作用。電子黨務使上級政策能夠迅速傳達到基層組織,利于黨務工作的開展,同時也使廣大人民群眾及時了解黨的各項政策,便于群眾工作的開展及黨的各項政策的順利實施。(2)促進黨務部門辦公的便捷化。通過上下級黨務的網絡鏈接,可以使上級的指示和信息能夠快速向下專遞,提高了工作效率。電子黨務可以使黨務部門之間辦公網絡化,可以利用會議視頻、論壇、電子郵件等渠道進行高效率溝通,節省了辦公人員時間。(3)加強黨內民主監督。 “電子黨務可以有效地遏制權力尋租,從而建立有效的舉報機制,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廣泛的監督網絡。”
二、國內電子黨務現狀
(一)電子黨務建設初具規模
1.涌現了一批主流網站。中國的黨務部門大都建立了自己網站,在宣傳黨的思想和政策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些影響力比較大網站和政府網站和電子黨務網站在技術上形成了有效鏈接,可以使廣大群眾比較容易找到黨務網站。
2.黨群溝通網絡系統的形成。該系統的成立,使黨的一些重要信息通過網絡及時傳達到下級,基層黨員能夠及時了解政策,節省了工作時間,大大提高了執政效率。電子黨務并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一個由上而下,再由下再到上的雙向流程,群眾有什么意見,可以隨時向上反應,上級可以根據群眾的意見制定出一些新的政策。BBS,論壇等形式的出現,使廣大群眾、各級黨務工作者能夠在線進行一些理論研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促進黨群之間的信息互動、思想溝通,使上級及時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真實清楚政策的實施情況,再根據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政策。
3.辦公自動化的普及。電子黨務辦公自動化包括黨員檔案的管理、黨員黨籍管理、黨費管理等系統。這些系統的建立可以使黨務管理科學化,做到信息準確、查找迅速、管理方便,節省了黨委部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網上支部,網上黨委的建立,可以利用電子網絡進行黨務遠程辦公,一些不在本地的黨員積極分子可以進行網上申請入黨、定期做思想匯報、配合上級完成黨員考核等項目。
(二)存在問題
1.網站建設缺乏新意。雖然現在大部分黨務部門建立了電子黨務系統,但許多只是流于形式,為的是裝扮門面,事實上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有些網站雖然開通,但是缺乏經常的維護,長時間不更新,內容沒有新意,缺乏一定的吸引力,造成相當的電子黨務網站事實上處于停滯狀態。有的網站只是應付一下上級相關部門的要求,沒有什么實質內容。
2.專業網絡技術人員的缺乏。專業網絡技術人員配備是電子黨務建設發展的必要條件,一些黨務部門由于沒有技術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網絡故障不能得到及時的維修和定期的維護,影響了電子黨務工作的開展。許多黨委部門沒有成立專門的電子黨務信息中心,既熟悉黨務又懂網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不多。專業網絡技術人員的缺失,導致了許多部門的電子黨務發展過于緩慢。
3.網絡安全問題突出。黨務部門的有些信息涉及機密,而當前網絡安全問題尤為突出。網絡病毒的侵入,電腦黑客的攻擊,使一些網站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實際的電子黨務建設中,普遍存在著重網絡建設而輕安全考慮的傾向。在最初規劃設計時,一些主管部門只考慮網絡和應用設計,不考慮涉及網絡安全的基礎設計,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究和使用相對滯后于網絡技術。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危及到電子黨務的安全建設。
(三)應對措施
1.電子黨務網站內容應該及時更新。內容豐富而新穎的網頁,可以吸引群眾的視線,增加點擊率。電子黨務宣傳網頁應該及時更新,一些新聞應該在第一時間上傳到網站。在黨務網站之間可以做一些有效鏈接,使黨員能夠方便得瀏覽到其他優秀黨建網站。豐富而新鮮的黨務信息可以拓展黨員視野,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2.網絡知識培訓普及。網絡是一個隨著時代發展而更新的事物,相關黨務人員也要跟上時代,努力學習網絡知識,積極應對突發事件。要定期對黨務工作人員進行計算機和網絡知識培訓,避免有一些因為計算機管理人員造作不當造成的損失。一方面,要組織相關人員學習計算機網絡、通信、文檔處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學習各種規章制度,并與實踐相結合,在具體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電子黨務負責人要勤于學習,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當網絡出現一些常見故障時能夠獨當一面。
3.安全保密體系構建。當今網絡的安全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因此對網絡安全問題不能忽視,否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主管部門應該制定一些必要的制度,消除各種隱患,切實維護電子黨務正常運行。
三、中國電子黨務工作的前景
(一)電子黨務更加普及
現階段中國電子黨務呈現出不平衡的特點。一些部門之間沒有聯網,上下級之間也沒有聯網,這樣不利于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當前電子黨務建設從整體上來看缺乏宏觀規劃,沒有明確的目標原則、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大多按地域、部門自行運作,沒有形成統一的貫通由中央到省市,再到縣鎮,連接黨委系統各部門的廣域網絡。即使在一個省(市、區)內,由于各地各部門網絡自成體系,標準不相同,網絡接口也不統一,形成了“條塊分割”的局面,無法在一個統一的網絡平臺上實現互相溝通。未來的電子黨務,在全國會形成一個全方位開放的網絡體系,一個從中央到省級、市級、縣級,再深入到鄉鎮基層的縱向發展網絡建立;各個黨委部門之間,黨委與政府、人大、政協以及社會建立一個橫向發展的網絡,令黨務網絡遍及到各個基層,從而擴大宣傳影響范圍,更廣泛地聯系群眾。
(二)形式更加多樣化
未來的黨務會議可以利用視頻來召開。視頻會議的產生,使會議的成本降低,節省了領導和基層干部的時間,使黨務會議變得便捷化。電子黨務辦公系統也能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包括各級黨委部門之間的公文運轉系統(包括公文交換、公文處理、公文查閱),內部信息、督查、信訪的網上采集、編輯,黨委機關內部的日程安排,以及會議管理、事務管理和統一的電子郵件系統。電子黨務網站是一個群眾學習、增加自己理論水平和文化知識的平臺。在電子黨務網站可以學到黨史知識,黨史人物逸事,還有一些黨外知識,如生活常識、領導科學知識、時政新聞和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網上黨校,網上報刊等欄目的建立,促進了對基層黨員和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抵制了外來不良思潮的侵襲。
(三)良好監督體制的形成
網絡的公開化和時效性,決定了電子黨務監督作用的可行性,網絡監督,是在新形勢下黨的監督的創新形式。有效開展網上黨紀教育、黨風調查、民主評議等活動,對于加強對基層領導干部的監督有重要作用。應當廣泛建立投訴信箱或意見信箱,群眾可以對一些違法違紀的干部和不良社會風氣及時向上級反映,預防和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
(四)相關法律進一步完善
中國至今沒有一部統一的信息公開立法,致使當今政務信息公開制度發展失衡,這直接影響到了電子黨務的發展。由于法律上不能提供一個正常的網上互動的合法規范,致使一些網上政務活動的有效性受到限制,也降低了人們網上參與政治活動的積極性。網絡的特殊性,不同于別的事物,電子黨務運行中不可避免遇到一些問題。在具體的工作中,應當制定相關的規范制度,如網絡維護制度、實際操作制度、監督制度、安全制度等。各種規章制度是保證電子黨務工作正常穩定運行的必要條件,嚴格遵守各種規章制度,做到正確操作、定期維護、認真防治,從而全力保護網絡運行安全。
順應時代潮流,加快電子黨務建設,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電子黨務工程的建立,標志著一個國家執政能力的水平高低,關系著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威望。 電子黨務工程的建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在黨務方面的具體落實,是黨在執政方式上的一個重大提高。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做好電子黨務工作,使網絡更好地服務于黨的建設,服務于人民。相關部門要轉變固有觀念,加強電子黨務建設,解決現實存在問題,為中國電子黨務的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邱思開.發展電子黨務增強執政能力[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5,(1).
[2]錢賢鑫,劉永強.電子黨務與預防職務犯罪[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1).
[3]韓強.中國電子黨務的應用與發展[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6,(18).
[4]張強.淺談電子黨務建設[J].傳承,2007,(5).
[5]錢冠銀,梁振雄.關于加快電子黨務建設的幾點思考[J].秘書工作,2005,(5).
[6]洪小潞.推進電子黨務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8,(7).
[7]錢冠銀,梁振雄.關于電子黨務建設的幾點思考[J].秘書工作,2005,(5).
[8]姬瑞環,邢立丹.新時期中國電子黨務信息安全管理初探[J].管理觀察,2009,(2).[責任編輯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