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立堅
國企央企貢獻大,民企外企貢獻小的納稅結果是中國經濟市場活力“失衡”的具體表現。它也說明今天中國經濟還處于政府“輸血型”的經濟運行模式之中。因為政府主導的城市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重組行為中,國企央企獨占鰲頭,而民營資本有離開“實業”的傾向,它們的業績下滑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曹盛潔
臺灣女作家龍應臺不久前在北大講演時指出,她看一座城市的文明尺度是,這座城市怎么對待精神病患、民工、盲流;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也有很清晰的尺度,就是國家怎么對待弱勢、怎么包容不同意見、怎么對待“異議人士”,也包括多數怎么對待少數,“當然也包括13億人怎么對待臺灣2300萬人”。
劉春
《詞語的變遷》小姐:從尊貴到低俗。美女:從驚艷到性別。老板:從稀有到大眾。雞:從禽到人。同志:從親切到敏感。公務員:從服務到特權。房事:從個個隱私到公眾憤怒。
楊子
每天先做緊急而不重要事情的人,將一生碌碌無為;每天把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忙著先做的人,此生定有所建樹。不為失敗找理由,只為成功找方法!好習慣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法寶。
頭條博客
朱德庸:我們正處在“一個不夠”的時代!一支手機不夠、一份薪水不夠、一位情人不夠、一輛車子不夠、一棟房子不夠……我們對外面的世界過度需求,對每天的自己過度使用。“一”不再是單純數字,而是一個欲求不滿的代名詞。你認為到底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多少?
周立波
今天與臺灣的李敖大師共進了午餐,倍感榮幸!席問趣談,即時與朋友們分享。波:大師!現在的臺灣和過去的臺灣相比,有什么不同?敖:有!波: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敖:現在的混蛋比原來的混蛋多多了。波:大師!據我觀察,臺灣混蛋的數量是上去了,但混蛋的質量卻下降了。敖:大笑。
鄭淵潔
我家的鷯哥會說20多句人話(漢語),包括“跨省…躲貓貓”。不知為什么,今天它不愛說人話。忐忑地向圍脖們請教一個問題:今天我聽見敲門,說是人口普查的,我怕是外省警察進京抓作家,沒敢開門,還從后門跑了。兩個小時后才敢回家。我這樣做犯法嗎?
牛文文
[央企的定價權]中國人在中國買的汽車,價格怎么降也是在美國買的2-3倍;電信移動怎么套餐也是它們在香港價格的3~10倍;股票A股是H股的1~2倍;房價趕上了美國歐洲發達國家;教育/醫療也嚇人。一句話,凡是政府掌握的,國企運營的,價格一定是全球高標準,老百姓心里能不憋氣嗎?建設和諧社會,請從國企定價權做起!
馮小剛
常有人假借人民的名義說什么“人民不會答應…人民不會忘記”之類的話,這話是不成立的。人民是誰?誰能說誰不是人民?是全體無一例外嗎?不可能。頂多是多數人不答應不忘記。所以表達民意只能說大眾,多數人而已。別忘了49%就算少數人了。我的意思是你可以拿大眾說事,千萬別提什么人民,“人民的意愿”是不存在的。
王冉
中國一些企業家在企業引入其它股東或者上市后,仍然認為公司是自己的。他們嘴上說要為股東創造價值,其實心里想的是:你賠了那是活該,你賺了應該跪謝,我怎么折騰你別管,想制約我你滾開。不能因為黃總面對高墻就剝奪他的權利,同樣不能因為黃總是單一最大就可以忽視乃至損害小股東的權利。
程立瀾
剛剛退休的國資委主任說退休后想為民企做點事。他說央企是共和國的長子,是要去踢世界杯的。按這個邏輯,其他國企應該是次子,可以踢俱樂部。那民企血統不好,估計就算私生子,只配踢中超是吧?現在有閑工夫關心一下私生子了,民企們是應該感激還是應該感到在被嘲笑和羞辱?
任志強
如果社會的穩定程度和思想的自由開放程度成正比。則思想的解決會推動社會的進步。就象改革的初期,尤其是小平南巡之后。而如果兩者成反比則就會出現人們不得不用微博中的自由與公開的自殘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和證明社會的穩定。
韓志國
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是市場改革,經濟內在矛盾累積的主要原因是改革滯后。經濟的多元化要求資源配置的市場化,資源配置的市場化要求政治體制的民主化。沒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就很難推進;改革不能推進,復雜的經濟與社會難題就很難求解。中國已經到了全面改革的關口了。
季明淵
大陸的資金是最背離帕雷托最優的。風投只看重那些并不是很需要資金快上市的項目,大賺一筆。而不是有風險的引導創新,支持剛剛起步有創新,最需要資金喂奶成活的項目。引導創新氛圍是風投義不容辭的責任。成功的愛心人士應多幫助年輕人。
汪涵
有一種鳥能成功的飛越太平洋,靠的卻是一小截樹枝。它飛行時,把樹枝銜在嘴里,累時,就把樹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如果它帶上鳥巢和足夠的食物,還能飛的動?飛的遠嗎?成功不在于條件好壞,而在于態度。有人在優越中錯失機會,有人在逆境中創造機會——就像飛越太平洋的小鳥倚仗的小截樹枝。
瘦馬
過去,找老婆找一手,是為了面子,現在找二手,是為了票子;過去,買房子買一手,是為了賺票子,現在買二手,是為了省票子,過去,沒有互聯網,大家寫一手文章,是為了找樂子,現在寫二手文章,是因為剽竊沒人管治。過去,領導說二手話是為站隊,找對對子,現在領導說二手話是為了不犯錯,抓不到辮子。
寧財神
蔣方舟說;前幾天公布的數據,北大招收的農村學生從上世紀50年代的70%下降到不到1%。此時才發覺科舉制的真正覆滅。自從有了科舉制度,一躍成為狀元郎的故事是堅實的幻境,對抗著社會垂直的反壓力。可是現在不到1%的數據,好像劃破了什么,聽到“撲哧”一聲,原來那是曾被稱之為“中國夢”的東西。
蔡康永
當你對別人亂發脾氣,譬如指控對方“只愛錢”,你會被指正。因為對方被傷害,會反擊。但當你對人生發脾氣,說出“再努力也沒用啦”、“事情永遠不會改變啦”這些氣話時,卻不會被指正,因為別人沒事,你傷害的只是你面對人生的信心和斗志,令你自己越活越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