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4月29日中信銀行2009年年報的披露,14家上市銀行2009年年報悉數亮相。金融危機下,14家上市銀行2009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增速明顯放緩。
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1445億元,同比增長1.46%;凈利潤4348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工行實現凈利潤最多,達到1286億元,建行次之,也達千億元以上。
雖然凈利潤能夠反映銀行賺取到的真金白銀,但單憑這一項指標并不能全面衡量一家銀行的賺錢能力。
《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綜合評估了14家上市銀行2009年業績增速、凈資產收益率、信貸業務和中間業務的盈利能力四項指標,發現深發展憑借2009年逾7倍的凈利潤增幅和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等多項優良指標而榮膺榜首,成為2009年賺錢能力最強的上市銀行。
業績增速:
深發展居首,招行最低
反映銀行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其業績增長情況,而反映銀行業績增長情況較為直觀的指標就是營業收入增速和凈利潤增速。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14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1445億元,同比增長1.46%;合計實現凈利潤4348億元,同比增長16%。
而在2008年,14家銀行的營業收入增速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5.96%和32.90%。
可見,在2009年金融危機的環境下,上市銀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都不敵2008年。
就營業收入增速而言,在14家上市銀行中,受息差收窄影響,有6家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對息差最為敏感的招商銀行營業收入降幅最大,達到6.98%,其次為北京銀行,降幅達到3.33%。國有大行——建行和工行的營業收入則分別下降0.12%和0.10% 。其余8家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均出現上漲,其中,寧波銀行增速最快,達到22.67%,民生銀行次之,達到20.11%。南京銀行營業收入增速第三,為12.53%。
就2009年凈利潤增速而言,在14家上市銀行中,除招商銀行凈利潤同比下降13.38% 外,其余13家銀行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深發展的凈利潤同比增幅最快,達到719.29%。其次為民生銀行,達到53.51%,中國銀行則以27.20%的凈利潤增速在14家銀行中位居第三。
2009年深發展凈利潤大幅增長,其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四季度,根據監管機構在當時國內外金融和經濟形勢下對中小銀行的要求,深發展進行了一次大額撥備和核銷,其一次性計提撥備56億元,核銷不良貸款94億元,將不良貸款率降低至1%以下,導致當年凈利潤僅為6.14億元,同比減少77%。
在經歷此次呆賬、壞賬的大清洗后,2009年,深發展信貸撥備較上年大幅下降,同時凈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也實現了良好增長。最終使得其2009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700%。
如果將營業收入增速和凈利潤增速分別按照40%和60%的權重計算,則14家上市銀行中,深發展A以719%的凈利潤增速和4%的營業收入增速成為2009年業績增速最快的公司。而此前眾多機構青睞的招商銀行因為凈利潤和營業收入均出現下滑,而在14家銀行的業績增速對比中居于末席。
信貸業務:
寧波銀行第一,華夏居末
除了業績增長情況外,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另外一大指標還包括其各項業務的盈利能力。目前,商業銀行核心的賺錢機器一是信貸業務,二是中間業務。
在中國,目前信貸業務貢獻的收入仍是商業銀行的絕對支柱,占總收入的比例普遍在90%以上。
我們以貸款規模增速和凈息差水平來衡量銀行信貸業務水平的高低。
需要解釋的是,相對于一般上市公司而言,銀行有一個特殊指標來衡量其盈利能力,這個指標就是信貸業務中的凈息差(NIM)。通俗地講,銀行的凈息差可理解成其他行業的“營業利潤率”。
就凈息差而言,在14家上市銀行中,以寧波銀行最高,達到2.79%。華夏銀行最低,僅2.03%。
就貸款規模增速而言,2009年,在國家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和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下,銀行貸款規模大幅增長。截至2009年末,14家銀行的貸款總額達到23萬億元,同比增加34.48%。
在14家上市銀行中,又以城商行南京銀行的貸款總額增長最快,達到66.82%,寧波銀行則緊隨其后,達到66.54%。華夏銀行則以21.03%的增長率居于最后一位。
綜合貸款總額增長率和凈息差兩項指標,將其各給予50%的權重,則2009年信貸業務表現最好的銀行為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則緊隨其后,中信銀行居于第三位。而華夏銀行則以較低的貸款增速和凈息差排在倒數第一。
中間業務:
建行摘冠,民生墊底
除了銀行的信貸業務所帶來的利息凈收入,銀行的另一大主要業務收入為非利息收入中的中間業務收入,目前該收入占到銀行營業收入的10%左右。
目前,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主要指銀行披露的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
2008年央行數次降息使銀行業凈息差在2009年上半年觸底,即便全年高達9.6萬億元的天量信貸增長也仍未能改變利息收入下降的事實。
在“以量補價”仍不能彌補息差收窄的負面影響、利息凈收入增幅下滑的情況下,14家銀行中有13家銀行的凈利潤出現正增長,這主要源自各家銀行通過加大發展中間業務。
我們選取中間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和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兩項指標來衡量銀行的中間業務的強弱。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增速粗略代表中間業務收入增速。
就中間業務收入增速而言,2009年年報數據顯示,14家上市銀行中,按照2009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幅度排序,南京銀行同比增速最快,達到48.91%,深發展次之。招行最低,僅有3.22%,民生銀行居于倒數第二,為4.55%。
就中間業務收入占比來看,14家上市銀行中,中行最高,接近20%。建行、工行分居第二、三位。北京銀行最低,其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僅為5.47%。
將中間業務收入增速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兩項指標綜合,則在14家銀行中,建行中間業務得分最高,民生得分最低。
凈資產收益率:
深發展最高,中信最低
在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四部分指標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凈資產收益率。
該指標是指利潤額與平均股東權益的比值。
根據《投資者報》數據部統計,2009年,14家上市銀行的算術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8.99%。其中,深發展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最高,達到26.59%。浦發銀行次之,興業銀行居于第三位,其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均在20%以上。此外,加權凈資產收益率達到20%的銀行還有招行、建行、民生和工行等。
在14家上市銀行中,中信銀行的加權凈資產收益率最低,為12.71%,南京銀行居于倒數第二,為13.04%。
賺錢能力:
深發展居首,華夏墊底
在二級市場上,選取一只優質股票不能只看其凈利潤增速,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即賺錢能力。
在以上分析中,《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分別從14家上市銀行2009年業績增長水平、信貸業務、中間業務、凈資產收益率等四部分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進行了評估,最終,我們將這四部分按照一定的權重綜合評估,找到了2009年最賺錢的上市銀行。
在綜合評估體系中,我們給予反映最終業績結果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業績增長情況各25%的權重(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占比10%,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占比15%),出于國內商業銀行目前仍以存貸利差為最主要盈利來源,給予信貸業務30%的權重(其中,貸款規模增長和凈息差各占一半比重),考慮到中間業務對于提升銀行綜合競爭力的長遠作用,我們給予其20%的權重(中間業務增速和中間業務占比兩個指標各占一半比重)。
根據上述指標進行的評估結果顯示,14家上市銀行中,深發展的賺錢能力最強,寧波銀行次之、興業銀行居于第三位。而華夏銀行得分最低。
其中,深發展賺錢能力得分最高,主要源于其逾7倍的凈利潤增速、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和中間業務的快速增長。
而華夏銀行得分較低,主要因為其較低的凈資產收益率和凈息差。不過,客觀來看,對于底子較薄的華夏銀行而言,其2009年的盈利能力已經有所提升。
2009年,華夏銀行實現凈利潤37.6億元,同比增長22.45%,其凈利潤增速在14家銀行中排行第4,遠超市場預期。
相對而言,基礎較好的四大國有銀行中,中行卻得分最低,該行在14家上市銀行賺錢能力排行中,排在倒數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