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自“4?19”以來一直表現不好,4月27日大盤繼前一交易日不良表現后繼續出現重挫,早市股指小幅跳空低開,作為領先指標的股指期貨快速下挫,大盤在跌破2900點關口后下探2月份最低點2890點。下午股指放量下跌,滬市最深下挫超過百點。滬深指數盤中一度雙雙下跌超過3.5%,尾盤抄底資金介入,兩市指數在收盤時刻跌幅收到2%左右。
4月27日滬深股市個股普跌板塊盡綠,大盤藍籌和概念股一齊下跌。石油、煤炭、有色、鋼鐵、金融、地產等六大大盤權重板塊集體下挫,市場做空氣氛濃烈。根據市場傳言,導致上證指數大幅走低的原因大約有幾個方面:建行500億-700億元的再融資方案;解禁近2200億元創3個月新高,還有七新股齊發凍資超過9000億元;央行表態警惕今年的高通脹率;大戶撤資,基金倉位接近2008年低位水平。
事實上,導致近期大盤驟降的主要原因還是中央開始對房地產市場的嚴厲調控。目前對于消費指數的上升的支持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房價的上升,房價的上升可以有效削弱股票價格下降的副作用。
一般來說,中國房屋持有者的人數還是多于股票持有者,房屋持有者更容易把房產投資的賬上盈利計算為自己的金融資產。國務院此次出臺的政策加強了對地方政府實行問責制,體現了中央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堅決態度。
在中央政府連出重拳后,房價并沒有明顯下降,市場自然會預期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尚未出盡,管理層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政策的不確定性自然對股市形成重大壓制。
特別是房地產上下游行業多達40余個,對鋼鐵、原材料、金融、家電等國民經濟重要支柱影響重大,加上部分投資者在操作中盲目殺跌,自然牽引股市整體下行。
另外股指期貨的推出也為市場形成了一個新的變量和下跌的加速器。4月27日亞太股市漲跌互現,日經平均指數漲0.42%,報收11212.66點。中國臺灣加權指數跌0.14%,報收8146.44點。韓國KOSPI指數跌0.15%,報收1749.55點。
相對來說美國的股市這段時間倒是很強。據《今日美國》報道,在2009年3月的熊市后,美國的股票市場一直是漲幅喜人。業界則不斷在問:牛市已經足夠長了,熊市什么時候再來?
據德意志銀行美國首席投資戰略家拉里?亞當(Larry Adam)介紹,目前美國股票市場上升的步伐和速度已經慢慢放緩了。業界在不斷地預測什么時候是美國牛市盡頭的時候,美國股票市場上的好消息還是很多,很多統計數據表明商業環境普遍回暖,例如企業獲利程度、工作機會增長、零售和家庭住房銷售的增長。
所有相關的經濟報告都明顯報喜而不是報憂,雖然有對希臘債務問題、高盛欺詐指控和美國聯邦赤字等問題的擔心,投資者還是覺得市場是牛市氣氛。也許美國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利率增加或企業在今后幾個季度的盈利程度是對美國股市的一些不定因素,但是總體來看,美國股市還沒有看到太多的負面情況。
總體來看,中國股市本次下跌應該不是外圍股市影響的原因。可能目前控制住20%-30%的倉位是規避風險的一個好方法。當然在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也就是說目前還不要盲目抄底,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并利用機會調整相關投資組合,抓住抄底機會,降低總體投資成本,獲得最大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