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很多人,都在問我ECFA的事情。”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認為。“最大的商機就是開放。隨著自由貿易相關協議的簽訂。不僅僅是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甚至整個東亞地區都可以形成一個自由貿易區。”
兩岸經濟互補
在談到兩岸簽署ECFA協議后,會給兩岸帶來哪些變化及商機時,蕭代基表示,ECFA是一個多步到位的合作框架協議,而ECFA傳達出一個最大的信息就是開放。在他看來,ECFA簽訂必將促進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經濟資源順暢對等,加速流動,從而為兩岸經貿發展、企業合作,以及金融服務業進步帶來巨大商機。
具體到產業,臺灣在資本、技術密集產業、創新方面有優勢。同時,臺灣市場相對而言比較成熟,在石化、紡織、機械、汽車零部件等產業方面的優勢也比較明顯。而大陸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加工業、農業有著強大優勢,因此可以在這些方面加強合作。也就是說,大陸與臺灣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補、互相需要的。ECFA的簽訂必將對兩岸相關產業發展起到相互促進的積極作用。
舉例來說,臺灣有很多規模很小的汽車廠。它們現在基本上都用很高的關稅保護著,競爭力不是很強。但是簽訂ECFA后,這些汽車小廠完全可以和大陸進行一個互相的最佳配置,利用大陸制造業的優勢,進行相關合作。比如說,可以在臺灣生產某一個車型,在大陸某一個廠又生產另外一個車型,這樣可以達到一定的規模,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實現共贏。改變兩地投資心態
過去幾十年,似乎都是臺灣單向投資大陸,而一旦ECFA簽訂,大陸資本終于也可以進入臺灣了——在兩岸資本相互流動的問題上,蕭代基認為,ECFA給了這種單向的資本流動一個“扶正”的機會。
目前臺資在大陸投資有所積累,而大陸對臺灣投資才剛剛起步。根據我們這里的統計數據,截至2009年12月份,大陸累計批準臺資項目80061個,臺資在吸收境外投資中占5_2%。到今年2月份,臺灣共批準陸資赴臺投資項目20個,合計470萬美元,可見大陸市場對于臺灣的吸引力。而簽署ECFA后,將給兩岸投資者提供一個更安全、更放心的投資環境,數十萬臺商在大陸的投資心態也將從短期投資轉為謀求長遠發展,投資策略將會發生新的變化。
大陸對臺投資剛剛開放9個月,我想兩地簽署ECFA協議后,未來在投資方面的增長潛力將會十分巨大,具體來說,兩岸可以在制造業、金融、保險、房地產等領域相互投資。
在問到他特別看好的投資方向時,蕭代基認為:在我看來,臺灣的氣候和整體環境品質,非常適合發展旅游、度假、養老等服務業。在這方面,大陸的資本完全可以進入。其實,臺灣經濟方面的軟實力還是很強的,如果能在服務業上進行合作,相信一定可以獲得很好的收益,這也是未來的投資發展方向。區域化貿易將是未來主流
蕭代基還強調ECFA的簽訂,將會強化區域化貿易合作的趨勢。他說:現在面臨的經濟危機加上能源稀缺、環境危機,迫使我們要改變過去的發展模式,只能走綠色、節能的經濟發展模式。如果要降低貿易上的運輸成本,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區域貿易。我想,隨著ECFA的簽訂,兩岸經濟合作的加強,就可以幫助我們達到這樣的目的。
蕭代基進一步指出,一些亞洲國家,比如韓國、日本,都非常積極地在談自由貿易的協議。“我相信,隨著各科自由貿易協議的簽訂,未來東亞很有可能成立一個自由貿易區,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力、資源、資金可以比較自由地在區域內進行流動。這會讓兩岸的經濟合作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