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教師教育一體化的角度看教育實習,它是連接職前和職后教育的關鍵環節,同時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實習生將來是否從事幼兒教育事業的取向。然而,作為教育實習環節的主要承擔者,實習基地的幼兒園往往沒有特別去研究這項工作的規律,使教育實習沒有充分發揮它承上啟下的作用。
[關鍵詞] 幼兒園 實習生 教育實習
一、幼兒園如何認識教育實習工作
教育實習是幼兒師范教育整體課程中的實踐環節,它是幫助幼師生將在幼兒師范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的環節整合起來,并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具有個性特點的知識結構的過程。
實習基地的幼兒園,應該把自己看成是幼兒師范學校教育課程的外在執行者,具體地說就是實踐性課程的承擔者。因此就要考慮實習階段對幼師生所進行的教育應當與幼師生在學校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相結合,使教育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應證。幼兒園對實習生的指導,應建立在十分了解幼兒師范學院教育專業課程的基礎上,所建立的實踐性課程應與學校的理論課程相聯系。
二、幼兒園怎樣做好接待實習生的工作
1.與幼兒師范學院聯合研究幼兒師范教育的理論課程,建構實習課程
幼兒園應當在師范學院實習工作指導文件的基礎上,把階段性的任務細化,聯系幼兒園的具體實際工作,把實習內容劃分為心理適應、態度和技能三個不斷深化的目標體系。這三個方面應結合在每一項實習生的工作之中。指導教師應該能夠在幼兒園實習課程指南的引領下,做實習生工作前、中、后的指導:工作前,告知這項工作的意義、技能要點;工作中,觀察實習生的表現,及時指導;工作后,用積極的態度肯定實習生的努力,對一些不足以誠懇的態度指正。指導教師的指導,應該緊密聯系幼兒師范教育專業課程的理論,使實習生切實感到理論的指導性。
2.做好第一天接待實習生的工作
實習生是在期待中來到幼兒園的,他們在來之前常常理想化,認為實習這段時光充滿了新奇和快樂,幼兒園有必要把他們拉到現實中來。
幼兒園實習工作的負責人,不但要對到來的實習生表示歡迎,更重要的是要把幼教工作者的責任心、愛心、和耐心傳遞給他們。一般說,大多數實習生面對實習的場面時是怯懦、敏感和容易受傷的。當他們來到班級,面對忙碌的指導教師和一群有些欺生的幼兒時,往往不知所措;而許多指導教師,也可能是的確很忙,也可能是根本沒有考慮實習生的感受的問題,與實習生匆匆打個招呼,就各忙各事了。被撂下的實習生,在忙碌的班級里顯得如此多余。這會澆滅實習生的熱情,造成心理落差。
指導教師有必要在實習生進班的第一時間就把實習生融進自己的班集體,把真實的班級生活展示給實習生,而不應當讓實習生盲目地見習。指導教師應當事先考慮用什么樣的表情給實習生留下第一印象;接著與實習生交談些什么內容;征詢實習生的意見,在什么樣的時間,以什么樣的方式把實習生介紹給幼兒等。在師生相見的第一面,指導教師就應該把第一階段的實習目標和內容告訴實習生,然后安排由淺入深的實習進程,安排當日的活動及活動的技能要點。安排的活動內容不宜多,技能也不宜太繁瑣。
三、為實習生安排觀摩活動
由于實習生主要是在班級中學習,他們的學習狀態是封閉的,主要受到實習指導教師的影響,這使他們看到的工作水平和教學風格相對局限。其實,個人的教學風格是與個人的性格、氣質有關的,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最好的方法應當既是符合自己的個性特征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幼兒園應當把全園的骨干教師調動起來,根據他們擅長的方面,在各個領域為實習生組織觀摩課,擴大實習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經驗,最重要的是提升他們的認同水平,為實習生選準專業成長的起跑線。
觀摩活動一定要有課程設計思路的講解和課后的點評環節,否則實習生可能只看了個熱鬧,學了些皮毛。完整的觀摩活動,應當能夠示范出正確的學習“觀摩”的方法,為他們在班級的見習活動打好基礎。
四、每天與實習生交流,討論他們的工作表現
大多數實習生的工作態度是認真的,但是由于幼兒園工作的復雜性,他們的工作表現不一定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與幼兒相處的經驗。往往在這個時候,幼師生在學校所學得的理論知識就顯得蒼白無力,而實習生也感到特別沮喪。幼兒園的指導教師如果這時加以適時的指導,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幼兒園指導教師應該把每一天實習生的工作細節記錄下來,重點是特別到位的和特別不到位的。每天工作結束后,開個班級會議,就當日的問題加以討論。指導教師要注意為實習生“打氣”,大加贊賞實習生適當的工作表現,讓實習生感到歡喜;就實習生不適當的行為,不要指責、嘲笑,而應當分析問題可能造成的后果,提出種種可選的方案,豐富實習生的經驗。
指導教師還應針對當天實習生的工作表現安排第二天實習生工作的重點,提前告知注意事項、傳遞工作要領。
五、安排實習生的匯報課
實習生實習結束的時候,安排匯報課可以鼓舞他們的士氣,升華他們在幼兒園所學得的知識、技能。匯報課不是每個實習生都要組織進行的,但卻是每個實習生都要參與的。把所在一個幼兒年齡班的實習生分為一個小組,共同設計一節課,要求他們對課程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深思熟慮,每個成員都要對每個細節了如指掌。課程設計好后,請指導教師提意見,進一步修改,最后推選出最好的一位組織匯報課。
匯報課不能由指導教師包辦設計、實習生表演進行。因為,這次活動的目的是鍛煉實習生的協作能力和對知識、技能的統合能力,必須通過親身實踐才可以達到。匯報課后,每位實習生應該在與指導教師討論的基礎上,寫一篇教學反思,升華這次活動。
六、對實習生進行綜合評價
一方面,評價是為了判定實習生的水平;另一方面,應體現實習生的學習進程。因為實習結束并不等于學習的結束,實習生會在將來的工作中繼續這方面的學習。因此,對實習生的評價應當全面,應當分為保育技能、教育技能、個別幼兒的工作技能、班級管理技能、家長工作技能、性格特征和合作意識等多個方面,要盡量反映出實習生作為一名準幼兒教師的實際水平。評價可以與實習生共同進行,使他們能夠了解自己的總體水平,明了進步的方向。這樣的評價,有利于用人單位根據自己的需要挑選合適的畢業生,根據畢業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減少發生“不適用”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張忠義,羅正華.教師教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徐娟.教師伙伴學校:英國教師教育的新模式.湖南教育,2007,(3).
[3]伍力,鄭開玲.關于教師教育一體化的若干思考.教學與管理,2006,(11).
[4]李季湄.關于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若干問題芻議.早期教育,2008,(2).
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幼兒教師入職教育內容與方法研究’(課題編號SGH0904015)”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