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威脅人民健康的首要疾病,腫瘤綜合防治工作亟待更有效的深入研究和進一步發展完善。廣州醫學院腫瘤研究所充分發揮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在惡性腫瘤臨床治療上的優勢,在腹腔熱灌注化療、鼻咽癌精確放療和腫瘤生物治療等方面具有比較鮮明的特色,但缺乏規范化科學管理,導致實驗室建設進程緩慢,不能適應新時代腫瘤防治研究的需求。為了提高腫瘤綜合防治水平,腫瘤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體制改革刻不容緩。
[關鍵詞] 惡性腫瘤 實驗室建設 腹腔熱灌注化療 四維放療 生物治療
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威脅人民健康的首要疾病,腫瘤綜合防治工作亟待更有效的深入研究和進一步發展完善。為了更好地研究腫瘤發生發展和防治機制,提高腫瘤綜合防治研究水平,有必要大力加強腫瘤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是廣州市屬唯一的腫瘤綜合防治研究中心,承擔著廣州市腫瘤綜合防治的艱巨任務,我們以附屬腫瘤醫院為依托,針對臨床上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基礎和臨床研究,逐步將腫瘤研究所建設成為具有廣州地方特色的專業化腫瘤防治研究機構,以提高廣州市乃至全省惡性腫瘤的防治研究水平。
一、腫瘤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結構趨于老齡化,以惡性腫瘤為主的慢性病對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脅已日顯突出。廣東省是惡性腫瘤高發區,消化道、呼吸道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很高。鼻咽癌亦稱“廣東瘤”,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多發地區命名的惡性腫瘤。而廣州市又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區,是全省的腫瘤高發區,男性發病率前5位的惡性腫瘤依次為肺癌、肝癌、鼻咽癌、胃癌和結腸癌,女性依次為乳腺癌、肺癌、肝癌、結腸癌和鼻咽癌。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廣州市從1999年開展腫瘤登記,2000~2002年腫瘤發病資料顯示,廣州市惡性腫瘤的粗發病率為227.7/10萬。經中國人口標化后為162.3/10萬。其標化發病率居全國各主要城市之首。可見,廣州市惡性腫瘤發病率較高,惡性腫瘤不僅嚴重危害廣州市居民身體健康,而且還拖累廣州市社會和經濟發展,加強腫瘤綜合防治研究是非常緊迫和必要的。
二、在腫瘤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所具有的優勢
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腫瘤專科醫院,負責廣州醫學院腫瘤學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及臨床腫瘤學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擁有一批國內知名專家、留學歸國人員及博士、碩士畢業生,醫院臨床醫療實力雄厚,科研力量、人才隊伍齊全。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在腫瘤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充分發揮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臨床治療上的優勢,通過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針對廣州地區腫瘤高發情況和臨床上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基礎和臨床研究,在腹腔熱灌注化療、鼻咽癌精確放療和腫瘤生物治療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具有比較鮮明的特色。
1.腹腔熱灌注化療技術
近年來,廣州市腹腔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雖然診斷和治療技術不斷提高,仍有大量的患者確診時已有腹腔廣泛種植轉移或根治性切除術后很快出現腹腔廣泛種植轉移。研究表明:腹腔熱灌注化療對消除腹腔惡性腫瘤術后存在的亞臨床病灶、治療惡性腹水具有獨特的療效。雖然腹腔熱灌注化療能有效預防手術后殘留的亞臨床病灶以及治療已經發生的腹腔種植轉移,但是由于沒有高精度腹腔熱灌注治療系統設備,目前文獻報道的腹腔熱灌注治療均是依賴人工或控溫精度不高的腹腔熱灌注治療設備進行,沒有發揮腹腔熱灌注治療安全有效的最大化。近幾年來,廣州醫學院與廣州保瑞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已成功研制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原創核心技術的“高精度腹腔熱灌注治療系統”,國家藥監局的檢測報告控溫精度達到±0.2℃,文獻檢索國內外相關報道表明這項研究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已經通過300例次的腹腔熱灌注治療,建立了規范的技術方法,并在多家三甲醫院推廣應用,而且通過了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的產品注冊,這必將使腹腔熱灌注化療這項新技術更加科學、規范和安全有效,有利于在相同的技術規范下推廣應用,為預防和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腹腔轉移和復發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手段,提高腹腔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存率,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
2.四維放療(IMRT)和影像引導的放射治療(IGRT)技術
鼻咽癌是多發于廣州市所在的珠三角地區的惡性腫瘤,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放療為主要治療方法,針對四維放療、放療增敏等精確放療技術進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鼻咽癌的療效,減少放療引起的熱損傷。四維放療(IMRT)和影像引導的放射治療(IGRT)將成為新世紀放射治療研究和發展的主要方向。廣州醫學院放療中心研究人員研究開發的四維放療結合跟蹤技術必將是未來放療技術發展的趨勢,四維影像定位技術已相對比較成熟,四維計劃設計和四維治療實施還在進一步研究之中,這必將給廣大腫瘤患者帶來更好的放療技術和臨床療效。
3.腫瘤生物治療技術
腫瘤的生物治療是指通過調動宿主的天然防衛機制或給予機體某些物質來取得抗腫瘤效應的一種治療手段。通俗講,就是通過使用一些生物反應調節劑來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從而達到殺傷和抑制腫瘤的目的。廣州醫學院生物工程室大力開展腫瘤生物治療研究,為臨床腫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思路,逐步建立CIK細胞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規范化標準,并確立CEA陽性腫瘤的特異免疫治療的技術方法和應用標準,能有效增強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免疫力和提高抗腫瘤治療效,為廣州市惡性腫瘤的治療帶來奇特療效。
三、在腫瘤防治研究實驗室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腫瘤防治研究機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為緩解本地區腫瘤患者就醫壓力,腫瘤綜合防治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廣州醫學院科研實驗室同國內大型醫院實驗室一樣,缺乏規范化科學管理,導致實驗室建設進程緩慢。
1.實驗室建設發展緩慢,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近年來,廣州市的腫瘤發病率不斷攀升,腫瘤患者不斷增多,廣大群眾對惡性腫瘤的醫療服務期望值也不斷提高,現有的醫療條件和腫瘤控制情況已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國內外醫療水平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國際上的一些新的醫療技術在我國廣泛的開展應用,國內科技創新的新技術、新方法也不斷涌現。廣州醫學院用在腫瘤研究實驗室的建設上的科研經費嚴重不足,如何把廣州醫學院腫瘤研究所建設成為廣州市綜合腫瘤防治的臨床科研基地,為腫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新技術和新方法,有待進一步加強腫瘤研究所的建設,加大資金投資力度。
2.科研儀器設備使用效率低下,缺乏統一管理
廣州醫學院的各大型實驗室設備、器材隸屬于各相關科室,科研儀器設備閑散,缺乏統一管理。實驗室儀器重復購置,資金浪費,儀器使用率低,浪費現象嚴重,儀器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開發利用。儀器缺乏專業人員管理,貴重的精密儀器由于沒有負責任的使用者操作,損壞現象比較嚴重,故障率高,維護成本高。廣州醫學院病理科、生物工程室、藥理中心有各自的儀器設備,但沒有綜合利用、統一管理,導致院內各實驗室重復購置儀器設備,科研管理與實驗效率低下,浪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3.缺乏先進實驗設備,低檔儀器重復購置
長期以來,廣州醫學院實驗室建設各自為陣,片面強調小而全,加之實驗室建設經費有限,各科室爭取經費能力不一,實驗室建設懸殊極大,造成高檔設備數量不足且質量低下。高檔次設備(如高效液相質譜儀、超低溫冰箱等)的缺乏,嚴重影響了生物資源庫建立,臨床標本、樣品保存都很困難,臨床標本亂丟亂放,有的甚至廢置很久。同一類型儀器低檔重復購置現象嚴重,各科室實驗儀器設備陳舊、性能落后在所難免。科研實驗過程中相關科研器材不配套,雖然各實驗室都有自己的儀器,但配套都不齊全,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很難滿足科研實驗的需要。
4.缺乏科學管理機制,規章制度尚未落實到位
受傳統條件的影響,廣州醫學院腫瘤研究所實驗室數量多,規章制度實施尚未完全到位。首先,腫瘤研究所各實驗室分配到各科室,管理松散,有的腫瘤研究所科研人員既管科研也搞臨床,人員配置和安排極不科學,實驗室的研究水平相差很大,有些實驗室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其次,在讀研究生做科研沒有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帶教,任由自己盲目操作,由于不能熟練操作儀器而損壞儀器的現象時有發生,加上實驗儀器設備沒有專人管理,儀器挪用他處,亂拿亂放現象嚴重,而且實驗儀器設備用后不保養,損壞后無人報修,后續使用人員不能正常開展工作。再次,現行科研人員缺乏統一管理,研究所專職人員和臨床醫師以及在讀研究生之間的實驗安排沒有合理調配,在研實驗課題沒有登記在冊。閑時無人做實驗,忙時人員擁擠,導致相關設備儀器不夠使用。
四、加強實驗室建設需要采取的改革措施
近年來,國內各大型醫院實驗室都進行了資源整合和優化改革。為了加快廣州醫學院腫瘤研究所建設步伐,為創建廣州市腫瘤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提供良好的硬、軟件基礎和條件,應在以下四方面作出強有力的整改措施。
1.做好儀器設備清查核對維修工作,科學配置相關儀器設備
廣州醫學院腫瘤研究所實驗室大部分儀器購置已久,部分設備已不能正常工作。在儀器設備清查核對過程中,對沒有使用價值的儀器設備進行登記,填寫報廢申請單;對多年未用或不經常使用、儀器性能完好的的實驗器材妥善保管,各實驗室可“互通有無”,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使用價值,真正做到物盡其用;對于化學試劑做相應登記保存,過期或污染的試劑及時清理;對可以維修再使用的輕度損壞儀器統一填表報修,認真核對賬目,摸清家底,做到賬物相符,實驗儀器規范化管理。在做好儀器設備規范化管理的同時,按照實驗室的工作量科學添置一定數量的高檔和常規儀器,提高儀器設備的更新率,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重點購置少量高檔與國際接軌的實驗室儀器上,合理安排實驗操作人員高效使用,避免資源浪費,提高貴重儀器使用效率。
2.建立科學的試驗室管理體系,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廣州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擬進一步改革創新,搭建實驗室開放和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促進實驗室開放和資源共享。借鑒國內外大型實驗室建設經驗,對醫院腫瘤研究所各實驗室統一管理,協調各科室科研需要。成立廣州醫學院醫附屬腫瘤醫院學術委員會負責審議實驗室的目標、任務和研究方向,審議實驗室的重大學術活動、年度工作,審批開放研究課題等。大型儀器設備實行統一管理使用制度,每臺儀器均設專人專管,做好各種管理的規范化工作,做到制度健全、人員到位、管理規范、執行情況良好,為學科發展提供保障。
建立業績考核制度,對實驗室人員的工作進行定期考核,表彰先進,建立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在征求所內各實驗室和課題組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補充和修改各項規章制度和運行辦法。實驗室還將建立1~2人的實驗儀器管理組,直屬實驗室管理委員會領導,負責一般維護、使用與管理工作,負責建立儀器的完整檔案和安全規則。集中統一的管理模式控制實驗成本的支出,減少重復設置、資源浪費的支出,規范化的設備管理和后勤保障制度有利于實驗室的正常運行。
3.加強實驗隊伍建設,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研究人才
建設一支思想作風好、事業心強、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高的實驗隊伍是提高科研實驗質量、促進實驗室建設的關鍵。我們就必須加強對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培養,鼓勵實驗技術人員進修學習,提高和拓寬知識面,在職稱晉升、待遇等方面實行政策傾斜,穩定實驗隊伍。只有在思想穩定、事業有發展的情況下,實驗室工作人員才能盡心盡力地為實驗室全身心投入,最終使實驗室的面貌得到根本改變。因此,加強實驗隊伍建設,形成一支梯隊合理、業務精通、敬業奉獻的實驗室工作隊伍,是實驗室建設發展的基本保證。
引進和培養一批高素質、能力強的實驗人員和管理人員,必要時引進一些醫學科研技術人員。重點建設期間擬引進和培養5~10名博士,學術隊伍博士學歷比例爭取達50%,建立和完善層次配套齊全、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科技術隊伍,形成一支學術水平較高,年齡結構更合理的專業科技隊伍。
4.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廣泛開展重大科研課題,加強對外合作交流
近年來,國際醫學界非常重視醫學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了《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專用要求》,即IS015189,以推動全球實驗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在實驗室條件完善,質量控制水平高的基礎上我們要逐步開展細胞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質水平等高起點的科學研究;主動申請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或醫學重點課題基金資助項目;承擔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研究課題;開展各種特殊項目和新技術項目檢測;開展重大專項研究,對院內外開放,接受國內外學者交流,促進相互提高、共同發展,把廣州醫學院腫瘤防治研究實驗室建成廣州市高水平的重點實驗室。
總之,為了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提高廣州市腫瘤綜合防治水平,腫瘤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體制改革刻不容緩。期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逐步把廣州市腫瘤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成省內一流,國內有較大影響力,國際知名的重點實驗室,為廣州地區人民群眾的腫瘤防治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沈瑞蓮,李淑元,邵長玲等.重視實驗室建設是實驗室規范化管理的關鍵.檢驗醫學教育,2008,15(2).
[2]丑光程.臨床實驗室建設的探討.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7,(12).
[3]周白云等.醫學檢驗實驗室建設的實施與思考.衛生職業教育,2008,(2).
[4]錢國華.大型醫院實驗室建設的探討.科學管理,2009,24(2).
[5]鐘玲,徐珍霞,黃美燕.二級學院實驗室管理體系建設探索.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