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對于大學英語學習能否成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然而我國大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卻不容樂觀。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使用元認知策略的一些問題并提出對策來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元認知能力。
[關鍵詞] 學習策略 大學英語 元認知能力
一、引言
關于英語學習中的元認知策略,很多學者已從不同角度作出了研究。文秋芳對英語元認知策略的研究結果顯示,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前者使用元認知策略的意識比較強,英語學習富有計劃性和主動性;后者使用元認知策略的意識比較淡薄,英語學習處于盲目、被動的狀態。由此可見,學習者的學習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元認知策略使用的成敗。在我國,學生的英語學習大部分只是盲從于教師,使用元認知策略的意識比較淡薄,大部分學生在完成了學業之后仍不知去如何學習,也不能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形成自己的認知風格和策略。
20世紀70年代中期Flavell提出“元認知”這一概念,并強調它作為管理職能角色對認知過程的監控、調控作用,而且,作為元認知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策略,兩者相互聯系又自成體系。元認知知識是學習者對自身學習過程的認知知識,是用來控制管理認知過程的知識。
元認知策略指的是學習者對認知過程的思考,是對認知活動的計劃、監控以及認知活動完成后所進行的自我評估,元認知策略是高一級的管理技巧,是成功的計劃、監控和評估學習活動的必要條件,對提高學習效果起著最為核心的作用(O’Malley and Chamot)。同時,二人認為元認知與認知、社交策略組成了學習策略。O’Malley和Chamot進一步將元認知策略劃分為計劃、選擇注意、監控和評價四類并指出沒有掌握元認知策略的學生基本上是一個沒有方向和沒有能力評估自己的進步、自己的成績和確定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向的人。
二、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元認知策略教學現狀與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外語教學研究者對中國學生的外語學習策略展開了廣泛研究。他們在英語教學中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學習策略教學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國近幾年來的外語學習策略研究還是偏重理論研究,具體應用研究還很薄弱;在教學環節上關注教師的教學過程而不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學習策略教學在我國外語教學中至今沒有廣泛開展起來。各類英語教材中幾乎沒有任何英語學習策略方面的指導,學生缺乏學習策略使用意識,運用水平也不高,據筆者的觀察和與學生的交談發現有些學生甚至很少運用學習策略中的具體方法;學生認識不到元認知策略作為管理職能角色對認知過程的監控、調控作用,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英語學習可以用元認知策略來監控,以便達到最佳語言學習效果。
大學英語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中心,幫助他們擺脫對老師的依賴思想,學會使用元認知策略進行自主性學習。大學英語教學課時少、內容多,教學是否能夠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能力。國內外很多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元認知能力已經成為影響學習成敗的關鍵因素。
三、解決方法
針對我國大學英語學習者的無計劃性和無明確目標方面,可以針對性的訓練學生的計劃性,如首先制訂短期計劃;其次幫助他們制訂長期訓練計劃和具體任務計劃訓練。我們可以利用學習者合約來幫助學生制訂計劃。“簽署學習者合約”被證明是教學實戰中提高學習者自主性的一條有效途徑,它是早在20世紀80年代由Dickinson提出的。這種合約要求學生不僅決定做什么,而且決定參加什么樣的活動、使用什么樣的材料、怎樣達到自己的目標等,合約的內容越細越好。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按時完成,然后,決定簽署合約。
通過學習檔案培養學生使用評價性策略,在學習檔案中以書面形式記錄學生的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的評價。評價的內容可以是某一項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也可以是對照某一階段學習目標,反省自己,對該階段的學習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目的是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在這里,筆者還要特別強調教師應指導學生使用形成性評價策略。形成性評價是通過多種評價手段,如建立自我和相互評價表等方法,尤其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估(SA)。自我評估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內在評估方式,有很高的效度和信度;學生采用這一方法對自己大學英語課程學習過程中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作出記錄和反思;對他們的學習方法的形成和改進作出肯定,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教師提供幫助學生改進學習策略的依據。
四、結論
教會學生使用元認知策略來指導自己的英語學習會使學生受益匪淺,但是打鐵還要自身硬,教師應該首先接受元認知策略使用的培訓,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傳授相關知識并為學生提供語境化的策略練習,使學生能更有效地使用這些策略。此外,教材編寫者應把元認知策略寫到教材中,這樣才能加強學生在學習時使用元認知策略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11).
[2]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Sadler, R. Formative assessment: Revisiting the T erritory. Assessment in Education[M]. 1998.
[4]洪芳.元認知策略在綜合英語課程中的應用[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