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主要描述瑜伽拜日式在高校課堂中的教學活動,結合我國體育教學大綱和學校體育教學方法,對瑜伽拜日式現在進行教材分析以及執行教學活動。
[關鍵詞] 高校 瑜伽教學 拜日式
自2002年,教育部頒發新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由于對傳統大綱的內容、范圍、時數分配、考試項目、評分標準等均不作規定。給學校、教師留下了極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很多高校采用了開設選項課,瑜伽作為體育選項課在這次教改中迅速發展,拜日式是具有代表性的瑜伽文化,是一套比較簡單、連貫的動作;是瑜伽選項課的主要教材。
1 傳統拜日式的傳授
1.1.拜日式即是向太陽致敬的十二個姿勢。據說這是古印度人為感激太陽賜予人類光明和能量而創造的姿勢。隨著在世界各地的流傳演變,當今瑜伽拜日式有若干個版本。按姿勢個數分為三大類:八個姿勢、十個姿勢、十二個姿勢。按難度級別分為:初級拜日式、中級拜日式、高級拜日式。其作用都具有穩定身心、松弛筋骨、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預防各種神經、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各種慢性疾病;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及改變體質,增強心肺功能。
1.2.瑜伽拜日式在我國的傳授大部分是在健身房、瑜伽館進行的,教學慢、質量差,教學效果不明顯,很多人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其原因是教與學脫軌。在健身房、瑜伽館是采用教練邊說邊做,學員在下面跟著練習。瑜伽教練姿勢優美、聲音悅耳、吸引學員們練習。除這種直觀的完整示范法,沒有其他教學方法。學員們只能在重復的模仿練習中自我摸索、總結,尋找其學習效果:第一層次完善體型,第二層次修煉自身心性,最高層次是達到身心合一延緩衰老。但在學習過程中人的自覺性、領悟性是會受外界影響波動的,很多人因學習困難而退出、因失去學習興趣而退出、因課堂枯燥無味而停止練習。
1.3瑜伽以體育課形式走進了大學課堂,教學應結合其他體育項目,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拜日式的呼吸、姿勢以及呼吸和姿勢的正確配合。制造、培養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2 高校瑜伽拜日式的教學
2.1瑜伽選項課開展要符合我國的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根據教材安排教學進度。首先,拜日式的姿勢主要是發展學生的柔韌、力量等身體素質;其次,呼吸法直接促進心肺功能提高;最后姿勢和呼吸的合理結合促進了身體、心理的成長。教學分為三大階段:(1)學習拜日式的基本姿勢;(2)學習瑜伽的呼吸法;(3)拜日式姿勢與呼吸的正確配合。
2.2根據學校體育課教學大綱和選項項目教學進度安排各單元課的教學內容。
2.2.1學習拜日式的基本姿勢可分為2~4單元課:a.身體素質練習(柔韌、力量);b.學習、掌握各個動作(祈禱式、前屈式、騎馬式、俯視斜板、大拜式、蛇擊式、頂峰式);c.學習、掌握各個動作的連接技巧;d.學習、掌握拜日式基本姿勢的重難點。教學方法、手段參考武術、體操的教學。例如,蛇擊式的重難點是“抬頭、翹臀、胸貼地向前、肘關節夾緊撐起”重復練習。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2.2學習掌握瑜伽的呼吸法可分為1~3單元課:a.瑜伽的呼吸法(胸式、腹式、自然)及其對人體的作用;b.采取適合體位體驗呼吸法。教學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例站姿體驗胸式呼吸、平躺體驗腹式呼吸,同時結合我國《人體解剖基礎知識》進行理論教學,本階段教學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情緒,制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以保持對該選項課的學習熱情。
2.2.3根據瑜伽“在安全的范圍內伸展”原則——肌肉有呼氣時松弛、吸氣時緊張的特質,配合呼吸進行練習。拜日式姿勢與呼吸的正確配合分為2~4單元課:a.結合簡單動作學習掌握“收手為吸、出手為呼;上提為吸、下降為呼;開為吸、合為呼”的原則;b.學習拜日式各個姿勢分解時的呼吸;c.學習瑜伽拜日式完整的練習法。分組練習為主,小集體的呼吸容易統一,使學生盡早進入主動呼吸更有利于身心發展。教學是讓學生有成就感,達到快樂體育的目的。
2.3瑜伽教師根據本身的條件和特點來選擇教學方法。如果形象好、思維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強,就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瑜伽的作用及課堂現象,例拜日式帶給機體的三層練習效果;如果身體形象和運動技能強,就可多用示范和幫助的方法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和信任感,例頂峰式身體成“山峰”、蛇擊式如一條蛇向前攻擊,同時走到學生中間進行近距離示范;如果很幽默,就可以多用一些有意義的笑話來闡述一些道理或巧妙的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例對待衣服“走光”等問題;如果給人嚴肅的印象,就不可以開一些不倫不類的笑話,應多進行正面教育,例經常強調瑜伽課前注意事項、課后如何注意飲食。總之,瑜伽教師要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揚長避短,采取與自己條件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2.4結合其他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課堂不僅只有瑜伽一個教學內容,還有身體素質練習、健身長跑、體育游戲等。在拜日式第一階段的教學中身體素質練習主要配合提高身體的力量和柔韌性,采用蛙跳、俯臥撐、正壓腿、側壓腿,大掄臂等練習;在拜日式第二階段的教學中身體素質練習主要配合提高心肺功能和柔韌性,采用4*20米往返接力、雙人壓肩等練習;在拜日式第三階段的教學中身體素質練習主要配合提高機體的協調能力及柔韌性,采用“老鷹抓小雞”、“高人和矮人”游戲和10秒身體各關節拉伸等練習。
2.5制造良好教學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同的教學階段、不同的教學場所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學習呼吸法在空氣清新、安靜處,例如室外花圃空地;學習拜日式各個姿勢在室內干凈寬敞處。其次,音樂的選擇:拜日式的初學階段音樂歡快、流暢,可以使大部分學生的呼吸比較短促,有利于動作的掌握;后半階段選自印度傳統瑜伽音樂為佳,有利于學生在主動、自如的呼吸節奏下完成拜日式。
2.6拜日式的教學應強調學習過程,讓學生學得快樂,因材施教,對學生要求循序漸進,例前屈式,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雙手抱住小腿、額頭觸碰小腿”,這是學習效果而不是課堂要求。讓學生學有所用,明確各個姿勢對機體的作用,能自主養成堅持練習的習慣,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讓學生明確:拜日式以中國體育教學方法傳授有兩大作用:(1)學習的過程不僅鍛煉身體,而且心情快樂;(2)學習時間短,效果明顯,成就感得到滿足。
3 高校瑜伽教學的發展
目前,我國還沒有官方專門的瑜伽研究機構,瑜伽作為選項課在高校迅速發展,能否健康成長、真正成為高校的體育教學的一部分,有待廣大體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研究。在前進的過程中要合理取舍,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以及學生的身心特點開展教學工作。不能像傳統帶練的形式存在課堂,從根本上講應結合沿用學校武術套路、健美操套路、體操組合動作的教方法,結合動作技術掌握的四個的階段: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階段、自動化階段,調整教學進度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有益學生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