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教學應用、教員培養五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改革軍校英語教學,提高學員的英語應用能力,滿足崗位任職需要。
[關鍵詞] 教學內容 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教學應用 教員培養
任職教育是一種軍事人才的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軍事特色。在教學定位和原則上必須堅持職業本性,即任職教育英語教學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受訓對象的培訓層次、專業背景和崗位需求為出發點。為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圍繞崗位任職需要改革軍校英語教學。
一、在教學內容上突出實用性
任職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受訓對象的崗位任職能力和綜合素質,突出實用性是任職教育英語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征。必須圍繞任職能力培養,精選教學內容,體現“三貼近”和崗位需求。為此,在內容選取上堅持有利于激發興趣、有利于提高任職能力、有利于提升綜合素質的基本原則,主要突出三點:(1)針對性,即把學員以后任職崗位中的熱點、重點專業知識作為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貼近任職崗位;(2)應用性,即著重解決學員任職工作中的難點問題:閱讀、翻譯和專業詞匯,使教學內容滿足崗位任職需要的目的性更強;(3)前瞻性,即注重選取世界上最新的、并與我軍現有航空裝備聯系最為密切的知識,幫助學員了解本專業學科的最新前沿知識,從而使其能夠從深層次對任職工作進行思考。
二、在教學模式上體現實踐性
任職教育的教學模式是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形式等要素組合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在教學模式上體現實踐性,即緊扣任職能力提升,以有利于能力生成和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為重點,優化教學手段,創新教學形式,提高學員的英語應用能力和任職能力。
一是優化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任職教育英語教學方法應該遵循任職教育的特點和規律,著眼于提高學員履行崗位職責的實際能力。學員在學習心理機制上存在著理解力強,記憶力弱,表現欲強,表達力強的特點。根據上述特點,我們選擇了針對性的英語教學方法。
1.專題講授法。采用專題講授法,可以實現課堂內容的少而精、大容量、高密度,使學員學有所獲。
2.專題研討法。為了使教學內容貼近裝備、貼近實際,教員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引出任職工作中的一些熱點、重點問題,要求學員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研討。研討前要有準備,研討中有引導,研討后有小結。這樣不僅鍛煉學員的英語交流能力,增強其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加深學員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3.系統自學法。針對任職教育學員自學能力強而課程學時短的實際情況,抓好系統自學不僅可以提高自學效率,而且可以增強學員的自學能力,培養其以英語為手段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教員根據學習內容,選擇帶有傾向的問題設計自學提綱,將其確定為作業主題并提供相關作業條件,引導學員自學,增強學員學習的目的性,教員在課上適時輔導答疑檢查自學效果。
二是創新教學形式。教學形式是由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在教學活動中具體體現的,是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任職教育英語教學中,需要強調教學交互性和手段多樣性。
(1)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既發揮了教員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員的主體作用。
(2)將多媒體、視覺音像等教學輔助手段與專題講授、專題研討法有機結合,引入大量的我軍裝備的實物照片、視頻資料,實現“三貼近”,加深學員的感性認識。
(3)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如學生口語對話、英語評論、英語小品等,最大限度地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訓練學員的語言交際能力。
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著眼發展性
一是堅持不斷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根據學員特點和任職需求,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完善和創新教學模式,努力提高任職教育英語教學質量。為此,在每一期的教學任務開始前,都對學員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并在任務結束時全面征詢學員的反饋信息,不斷改進和完善課程教學實施方案。
二是著眼于學員自學能力的發展。在人才培養方向上,不僅把眼光放在學員在校期間技能的培養上,而且著眼于學員自學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傳授構詞法、閱讀和翻譯技巧等提高學員的英語自學能力,為學員自學新裝備奠定基礎;同時,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運用系統自學法,培養學員以英語為手段獲取新知識的自學能力,為學員以后的任職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四、在教學應用上注重服務性
任職教育的特色就是向部隊提供針對性的崗位服務。強化任職教育英語教學的服務性,就是要積極加強與機關、部隊的溝通交流,主動作為,著力暢通便捷高效的服務渠道,這也是推進英語教學轉型以及教員轉型的重要途徑。翻譯技術資料和外軍動態信息是英語教員的基本技能和為部隊服務的途徑。英語課程的函授教育是英語教學為部隊服務的另一個重要途徑。
五、在隊伍建設上轉向復合性
在辦學轉型工程中,教員隊伍轉型是關鍵。在教員隊伍建設上,采取各種措施推動英語教員隊伍的專業復合和經歷復合,努力加強專業知識儲備,盡快實現教員隊伍功能由支撐學歷教育向滿足崗位任職培訓的轉型。
一是將教員個體的發展意愿與外語教學轉型的整體需要有機結合,鼓勵教員跨專業深造,推進教員知識結構復合。二是充分利用學院安排的調研、函授任務,加深對部隊的認識,增加與基層的聯系,調查外語在崗位任職工作中的需求情況。三是積極向專業教學融合,承擔專業英語的教學任務,為專業教研室翻譯技術資料等,拓展為專業教學服務的能力與領域。四是通過技術資料翻譯與技術資料收集等為部隊服務的方式,以任務促發展。一方面,形成了外語教員也可以為部隊服務的意識;另一方面,提高了外語教員的自身業務素質和對軍事裝備的了解。
參考文獻:
[1]楊書軍,胡錫安.改革軍校任職教育,提升干部任職能力[J].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6,(5).
[2]郭志勇,周志剛,閻民.適應任職教育需要,探索課堂教學方法[J].繼續教育,2007,(2).
[3]扈仲平,李方,張俊洪.現代教育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