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高領導者的非權力影響力,要從德、能、勤、績、廉、情六個方面著手。德即品德,品德修養是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的基石;“能”即才能,是領導者執政的本領,是獲得非權力影響力的重要源泉;“勤”即勤奮,是領導者提高非權力影響力的保證;“績”即業績,是領導者工作成果的表現,是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的強有力的體現;“廉”即清廉,是領導者的立身之本;“情”即感情、人情,是提高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的“酌料”。
[關鍵詞] 領導者 非權力 影響力
一、德,即品德
品德修養是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的基石。
1.“品德高尚”
它要求領導者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持黨的宗旨、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這是最基本的“德”。人們對于領導者在這方面要求較高,要求領導者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首位。同時還要求領導者注重公共道德。一個領導者是當地的公眾人物,他道德水平自然地成為當地群眾的標桿。領導者品德高尚,就具有人格魅力,就會產生較高的威望。
2.“剛正不阿”
它要求領導者公平、公道,正直,不阿諛奉承。領導者處于眾目睽睽之下,職位越高,權力越大,就越應該以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要求部屬做到的,自己必須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要求部屬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下屬非常氣憤領導者不公正,如果領導者處事不公正,就會導致消極情緒,上下級離心離德。領導者只有做到公正兼明才能贏得人心,體現榜樣的無窮力量。同時要有主見,不能阿諛奉承,隨聲附和,從而體現出剛正不阿的領導氣魄。
3.“明禮誠信”
它包含三層意思:“禮”是要以禮相待,互相尊重?!罢\”即是誠懇待人,將心比心。無論是多高職位的領導,在人際交往中都不容有特權,要平等待人,以誠待人,人與人之間人格是平等的,要做到以心換心,不能高人一等,這是處理好與上下級之間、與群眾之間關系的前提,也是群眾基礎的源泉,是提高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的強大內驅力?!靶拧奔葱湃?、信用。信任主要是領導者對班子成員和下屬給予充分的信任。只有信任他們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群策群力,才能使這個群體保持團結、和諧向上的氛圍,產生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工作效率。講信用,就是不失信于人,說到做到,從不食言,這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領導者若能做到明禮誠信,即使是簡單的話語,也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若待人不誠懇,不講信用,不尊重他人,臺上講的一樣,臺下做的一樣,即使再多努力也會收效甚微,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因此領導者要做到“品德高尚、公正不阿、明禮誠信”。以“德”提高領導者的非權力影響力。
二、才,即才能
才能是一個領導者執政的本領,是獲得非權力影響力的重要源泉。
才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知識素質,二是能力素質。知識素質是衡量一個領導者是否合格的必備條件和起碼要求,知識素質直接關系著領導業務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效果的好壞,管理水平的高低。它不僅要求一個領導者要精通專業知識,又掌握豐富的管理知識以及其他相關社會知識、法律知識等,只有具備較高的知識素質才能贏得人們的敬佩,才能產生強大的感召力。一個領導者除了有淵博的知識外,還要具備較強的能力素質。一個具有組織協調能力和決策能力的領導者,工作就能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事業上就能有所作為,同時也能得到工作群體的認可。這就要求領導者要不斷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已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以“能”提高其非權力影響力。
三、勤,即勤奮
勤奮是一個領導者提高非權力影響力的保證。
當代領導者要勤于思考,勤于學習,勤于實踐,勤于總結。體現一個“勤”字。也就是說要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想事、琢磨事,干事、干好事。要勤于思考,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無愧于人民的培養和信任。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專業知識、領導藝術等知識,只有學習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才智,提高自己的品格修養,取長補短,從而提高領導者自身的素質。關鍵時期要身體力行,深入到實踐中去,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體現“實踐出真知”。更要勤于總結、善于總結。認真地回顧總結付諸實施的決策,可以找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揚長避短,完善自己,大步前行。以“勤”提高領導者的非權力影響力。
四、績,即業績
業績是領導者工作成果的表現,是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的強有力的體現。
業績,是領導工作的落腳點,也是群眾評論領導者工作的重點。領導者德才兼備、勤奮努力,其結果都要通過業績得以體現。為官一方的領導者是否得民心,主要看你運用你的才能和智慧為百姓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庸碌無為、勞而無功的領導者是難以樹立起良好形象的,也難以對群眾產生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那些工作成績突出,能夠改變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面貌的領導者,自然能在人民群眾中享有較高的威信。以卓越的業績贏得群眾的擁護和信任。只有這樣,才能站穩腳跟,進一步鞏固群眾基礎;也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和發揮自己的優勢,提高非權力影響力。正像有的百姓評價領導時說,真的是一名好官,為百姓做了一些實事。但是要切記,個別領導者為了自己所謂的業績,做一些政績工程,面子工程,急功近利,不利于長遠發展,不利于百姓的利益,這是萬萬要不得的。只有真正為百姓、為黨的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領導者才能名垂青史,才能以“績”提高其非權力影響力。
五、廉,即清廉
為政清廉是領導者的立身之本。
領導者要做到為政清廉,廉潔自律,下屬自然而然就肅然起敬;一個領導者如果假公濟私、貪污受賄,自私自利,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共利益、群眾利益放在第二位,下屬就會嗤之以鼻,就不會尊敬他。同時一個把個人私利放在首位的領導,工作起來會受到一定的束縛,也不會放開手腳大膽工作的,是不會得有突出的業績的。一個合格的領導者要樹立良好的群眾基礎,就要為政清廉,做到廉政,這樣才能為官一方,造福為民。自然而然就會以“廉”提高領導者的非權力影響力。
六、情,即感情、人情
“情”是提高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的“酌料”。
領導者要重感情、通人情。在實際工作中,與同僚、下屬要經常進行感情溝通,加深友誼,體察民情,待人熱情大方,不以領導自居,不高高在上,不對下屬板冷面孔,和顏悅色。領導者在工作中只有真情流露,才能縮短與群眾間的距離,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開展。才能以“情”提高領導者的非權力影響力。
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在工作中,結合自己的實際,持之以恒,在德、能、勤、績、廉、情方面不斷加強修養,領導者的非權力影響力必將自然而生,并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提高領導者的管理效能。
參考文獻:
[1][美]詹姆斯#8226;W#8226;魯濱遜.韋爾其領導藝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江澤民.各級領導干部要研究領導科學[J].現代領導,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