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現代技術院校,尤其是國外那些知名的技術院校,都非常重視人力資源的投資,他們始終將教職工技能培訓和開發放在首位,并且致力于建立一個合理的人才流動機制以及構建先進的人才培養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職業教育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關鍵詞] 技術院校 人才流動 人才培養
一、技術院校的人才流動
1.什么是人才流動
人才流動是指由于各種原因,社會中的人才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走向新的工作崗位的一個過程。人才流動一般發生在企業,而現在技術院校也面臨頻繁的人才流動,他可以發生在技校內部也可以發生在外部。如一位適合于干電氣自動化控制的教研室主任調到高壓電氣系做副主任。如甲校的一名專業技術老師到乙校擔任技術主管或到企業搞技術,目前通常講的人才流動是指后者。
2.影響人才流動的因素
要建立一個良好的人才流動機制,就要分析影響它的因素。影響人才流動的因素很多,這里主要討論技術院校中的一些具體因素。
(1)報酬
報酬是技校對自己的職工為學校所作出貢獻的一種回報。這些貢獻包括它們實現的績效、付出的努力、時間、學識、技能、經驗與創造。實質上是學校和職工之間的一種交易。職工為學校付出自己的勞動,學校為職工提供貨幣的或者非貨幣的報酬。所以,吸納、激勵優秀教職工是現代薪酬制度的戰略性目標。管理者通過具有競爭力的,吸引勞動力市場上那些為技校發展所必須的各方面的人才,同時留住技校內優秀人才,為實現技校培養目標貢獻力量。在目前情況下,人才流動的一個基本趨勢是流入報酬高的職業技術院校或企業。
(2)福利
福利是指技校為滿足教職工的生活需要,在工資收入以外,向職工及其家庭成員提供的待遇。它可以包括:休假、醫療保險、退休金、娛樂設施等。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權利意識的覺醒,人們需要的高級化和多樣化,使其社會公眾對員工福利的關心日益上升,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如德國某技術院校倡導“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即希望員工不但要把工作做好,更要兼顧好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影射出“藍色巨人”人性化的一面——“人性之藍”。員工福利的重要性正在不斷上升。福利好的技校,更能增加學校招募的優勢,吸引學校外部優秀人才。2003年的一項網上調查顯示,對于剛走出象牙塔初創業的員工,高薪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籌碼,而對于已經有一定技術和經驗基礎的員工,高薪的作用并沒有想象中大。由此觀之,求職者在找尋工作時,不見得都是向“錢”看齊。因此,只要技校妥善做好福利規劃,不僅能吸引和留住人才,還可以避免外部惡性挖墻腳。
(3)晉升
技術院校內應給教職工提供個人職業發展的空間,若過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在組織內不能實現,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離開,去尋找新的發展空間。為此,現代技術院校在吸引人才時都提出可以給職工廣闊的發展空間,較多的晉升機會。所以,答應有許多的晉升機會會吸引著許多人才。
(4)培訓機會
現在更多的技校利用培訓增強吸引人才的能力。現在技術院校中的人才,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的愿望很強烈,工作對于他們來說不僅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培訓能夠有效的開發教職工的自身能力和素質,使他們在工作中感受到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從而激發他們對學校的忠誠感和獻身精神。如我所在的技校每年都有送某技術領域的老師去德國培訓或定期組織一批職工去外省某兄弟技校學習。所以,現代技校中培訓機會也是吸引人才的因素之一。
影響人才流動的因素很多,在技校中主要有上述因素,有時一種因素就可能引起人才流動,有時要幾種因素共同作用才引起人才流動。因此,技術院校要結合自身特點建立一個完善的用人機制,以此來吸引優秀的人才,促使技術教育蓬勃發展。
二、技術院校中的人才培養
1.什么是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是指組織為了特定的組織目標,滿足組織特定的需求,運用具體的培訓過程,使人員掌握特定的知識和技能的過程。
2.人才培養的意義
技術院校通過自身優勢吸引來優秀的人才,但對于人才不能只恰當的使用,還要對其充分的培養,因為人才的培養對于技校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技校的發展
技校的發展依賴于人才,當然選用現有的人才是最佳途徑,可是往往不夠用,吸引社會的人才也是一條途徑,但往往不能如愿以償,因此,技術院校必須培養人才來促進自身的發展。
(2)提高技術院校的凝聚力
任何一個技校雇傭到了優秀的人才,并不等于擁有了優秀的職工,技校必須通過持續不斷的培訓,確保職工掌握促進技校發展的關鍵知識和技能,提高教職工的素質,認同學校文化,以學校中的一員為榮,才能增強人才對技校的歸屬感,提高技校的凝聚力,以使技校立于不敗之地。職工在技校中或外部受到培訓會對學校產生一種自然的歸屬感。這樣,越是注重培養人才的學校,越是有凝聚力。
三、人才流動與人才培養的結合
1.人才流動促進人才培養
在許多情況下,由于技校的人才機制不合理,導致技校中的人才流走了。于是,技校不得不自己培養人才;在某些情況下,技校中引進了人才,可是不能完全適應需要,又不得不借助于培養。因此,人才的流動使其技校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較易在技校內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
2.人才培養促進人才流動
這種情況會導致相反的兩種結果。一種是技校由于人才培養工作搞得好而會吸引許多人才涌入。另一種是技校本身成了人才的培訓基地,人才培養出來后不能繼續為本學校效力,就另謀高就,尋求更大的發展,給技校造成損失。
3.人才流動與培養相結合
人才流動勢在必行,但是一個技校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培養的人才被他人搶走,消弱了自己,壯大了競爭對手,這樣將導致技校不重視人才培養,結果會導致人才越來越少,在技校內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技校內要使人才流動規范化,如制定相關的法律條文,承諾教職工在本單位工作滿五年就有機會晉升或獲得出國培訓機會。還可以根據技校業自身狀況,盡可能多的為人才額外增加一些福利,如實行彈性工作制,提供住房支持,多一些福利保險,并注意他們的心理健康。為這些人才提高一個安心,舒適,無后顧之憂,人性化的工作氛圍,來使人才不再流失或流失很少。
其實,國內外許多技術院校在這方面做了許多互相約束機制,如在對人才培養前,尤其是離職培訓,脫產進修時講明參加完學習要為學校服務多少時間到期后學校將他們學習費用或福利補全。還有,一旦人才流動需向企技校支付、違約金等培訓費來約束人才流動。
作為現代技術院校,人才流動作為人才競爭的必然趨勢,要清楚的認識到人才的作用以及人才流動對技校的利與弊,根據技校自身的性質和特點,分析各種原因,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的人才流動和人才培養的體系,使自己能夠吸納人才、維系人才、激勵人才、開放人才,這樣才能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胡君辰,鄭紹賢.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第二版).
[2]孫健梅.人力資源管理(一).2004.
[3]劉榮睿.如何選用用人育人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