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音樂教育作為當代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日益受到大家的關注。一般學校音樂教育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音樂教學課堂及課外藝術活動。這種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忽視了教學的創新性,部分教師不能理解音樂教育的實質,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簡單,不能創建音樂課堂情境,更不注重相關教學藝術的體現。因而,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效果甚微。基于此,筆者嘗試著從教學的創新性角度對現代音樂教育提出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關鍵詞] 音樂教育 創新教學 音樂活動
藝術教育,作為新興的熱門教學內容,日益受到廣大藝術類學生及學生家長的高度重視。然而,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同樣一個教學內容由不同的教師來組織教學,教學效果往往不同。一節優秀的音樂課,從設計到進行,無不體現出教師的教學藝術。教學藝術的實質是教師自身獨特的創造力和審美價值在教學中的體現,是教師將基本教學規律與教學藝術獨創性相結合,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度地獲得音樂美感的教學過程。因此,如何通過創新性思考,使現代音樂教育更加科學,更加有效,是每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長期思考的課題。
創造性的教學藝術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它是建立在教學經驗、教學技能、教學方法等基礎之上的一種深層次素質的提高,是教師在實踐中長期積累、努力探索、積極創造而形成的寶貴財富。要增強音樂教學的創造性,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發面進行把握。
一、努力為學生營造創造性環境氛圍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因此,作為音樂教師,只有為學生們創設寬松愉悅、自由民主的音樂活動氛圍,才能使他們懷著愉悅的心情自由探索、展開想象,充滿自信地與音樂作品進行交流,才能最大地激發他們的音樂創造力。那么,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具體應該怎么做呢?首先,就是要激勵學生,調動他們創新的信心和熱情。因此,在音樂活動中,對學生們的每一次創新性發言和思考,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應給予很大的幫助和鼓勵。其次,要鼓勵學生自由創作,開拓他們大腦的創造性。音樂活動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機會和氛圍,以開拓他們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大膽參與音樂創作,勇于表現自我個性,即使沒有創造出優秀的作品,老師也要學會容忍,并在寬松的氛圍中鼓勵、支持和欣賞學生們的創造性表現,使他們更加敢于并喜歡參與音樂活動和音樂創作。通過師生間共同創造的融洽氛圍,促成了輕松愉快的創造環境,從而使學生們在無拘無束的空間里,自由發揮創造才能。
二、引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意識和表現能力
音樂在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創新品質的啟蒙、培養、發展方面,以及實施美育教育教學的創新方面都有著不可低估的導向、調控作用,應引起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音樂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使學生掌握一些音樂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中,萌發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逐步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對音樂的感知和情感反應能力,使他們今后能成為具有良好音樂素養的音樂欣賞者和愛好者。因此,音樂教育應重在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對音樂的興趣。
創造源于生活。創造性思維中,想象是創造的橋梁,求異是創造的途徑。“見人之未見,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一句話,創新的思想源泉就是:求異思維”。作為教師,就是要努力通過引導學生們的思維習慣,使他們更善于思考,善于創新。在實際教授過程中,應重視求異思維,在音樂活動中可以不直接告訴學生們怎樣做,而是啟發他們去思考,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反應。對那些想法和別人不一致的學生,要毫不吝嗇進行表揚和鼓勵,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他們充分的創作時間去自己想、自己編、自己演。同時,還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情景假設,為學生們創造一些虛擬情境,鼓勵他們創造出屬于自己想法的音樂元素。所以,激勵學生的求異思維,抓住創造意識,不但能展示學生的個性,開發學生的音樂創作潛能,而且能真正使學生們走向音樂的自由王國。
三、增強教師的創新型素養和教學藝術
要使學生們更好地發揮創造性思維,除了調動起他們本身的創新性思維外,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創新性引導,作用不可忽視。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除了按照基本教學規律進行授課外,還應該多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的教學藝術,使自己不僅以一名教師的身份在教授學生,還應該以一名榜樣的形象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首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節奏藝術。課堂教學節奏是指教學的內容、環節、過程與時間的有機編排,它包括教學內容的深與淺、新與舊、難點與重點的合理搭配以及教學過程的動與靜、開始與結束、發展與高潮的合理設計。每一個教學內容和環節所包含的展開與高潮的起伏變化,在整個課堂中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節奏規律。學生們聽一堂音樂課,也應該像欣賞一曲歌劇、看一場電影一樣,只有劇情合理、情結吸引人、節奏感強的作品,才能緊緊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對于課堂教學來說,通常情況下,課程難點與重點不宜安排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應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有的難點與重點可重疊進行,有的則不能。根據教學需要,巧妙地設計和運用教學節奏,能收到顯著的教學效果。其次,要提高教師的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在音樂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它影響著整個教學效果。教學語言應該富有美感,語韻和諧,語氣抑揚頓挫、跌宕起伏,使學生從中受到語言美的熏陶。同樣一節課,一個聲音渾厚、充滿磁性的語言必然能為教學增色不少,同時,教學語言必須具有啟發性,教師通過在適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啟發,從而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后,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組織藝術。課堂教學的組織藝術,反映的是一名教師對課堂內容的策劃能力和執行能力。其實,每一節課,對于老師而言,也就是一次小型活動,也需要提前進行策劃,老師的授課內容和程序,就相當于策劃方案,而如何按照策劃方案有效落實,則就需要有效的執行。一節成功的音樂課,首先要有良好的開端。不論以哪種形式開始,都要以一種吸引人的方式,迅速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盡快投入其中,期待著下面更精彩內容的出現。好的開始給人以美感和新奇感,進而能快速調動學生積極地進入學習狀態。同時,教學過程要環環緊扣,教學內容要豐富有序。授課情結設計既要合理,又要出新,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如坐過山車一般,能時刻感受到那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身臨其境之感。結束時要張弛有度,既不能過于拖沓,影響之前的良好效果,也不能收之過急,使學生有如坐在高速行駛的車上被踩了急剎車一般,情緒戛然而止,前期美感全無。而是要留有思考回味之余地,給人以美的遐想和有益的啟示。
音樂是一種美的藝術,音樂教育是一種傳播美的重要途徑。對于現代音樂教育,從學生到老師,都應該積極研究當前全世界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從更加科學的角度理解音樂本職、研究音樂特性,使音樂教學更有效率,更有意義,更有創造性,使老師教的有勁,學生學的有趣,教學內容有益,教學效果有效,從而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推動我國音樂事業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