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國家《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影響到素質教育在體育教育中的實施。所以,教師應該具有全新的教學觀念,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創新教學方法,以適應新形勢下學校體育教育的新發展。
[關鍵詞] 新課程標準 體育教學 創新 教學方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實現教學創新
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向前推進,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影響到素質教育體育教育中的實施。所以,教師應該具有全新的教學觀念,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以適應新形勢下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過去,在舊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束縛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墨守成規,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枯燥乏味,毫無生氣可言;在課堂管理上,教師只是一味地嚴肅認真,缺乏活潑快樂的氣氛,把學生培養成了學習的機器和只知道接受的呆子;在教學上,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只是強調對運動技術的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興趣和身體條件各不相同,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理所當然地是課堂上的主角。在舊的教學模式中,注重學生對動作的記憶能力和模仿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教育。今天,國家終于推出了《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標準》打破了舊模式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與學生要建立一種民主、合作、平等、互利的師生關系。要求一切要從學生出發,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深入到學生當中去,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和各方面協調發展,教材內容全面多樣,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客觀,并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標準》使我們打破了傳統的落后教學模式,為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該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樹立新的體育教學觀念,并且針對自身情況,利用各種方式和現代化信息渠道,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教學管理方法,了解學校體育教育的新指導思想和新的目的任務,了解和校體育事業發展的新趨勢、新動向,從而能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走進新課程,創建新的教學方法。
二、新課程理念下體育課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構成要素
新課程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對課程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改革,強調體育課要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根本目的,以學生的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它特別重視的是通過這門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增強體能其它身體素質,掌握體育基本專業知識和運動技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發展。新課程還將課程的設置更人性化,要求課堂教學要與人的培養緊密地結合起來。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模式:是依據一定教學理念和教學規律而形成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比較穩固的教學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體系。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教學模式的成構要素:(1)體育教學理念。體育教學理念是體育教學模式形成的理論基礎,使人們能夠了解體育教學模式形成根源所在,并在它的指導下進行科學合理地教學和科研,為教師教學手段的創新提供理論指導。(2)教學目標的確立。為了達到特定的教學目標而設計了教學模式,而教學目標又決定著模式的操作程序和策略等方面,所以它是教學模式中的核心因素。《新課程標準》規定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必須有效地促進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五個領域目標得到部分或全部的發展。
三、在《新課標》指導下尋求創新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活動中,有時外部學習環境可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時則是內部學習動機起作用,它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互相交替、相輔相成,并自始至終貫穿于學習活動的全過程,最終實現體育教學的目的。為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1)教師發現學生對所學內容沒有興趣時,可根據條件改變各種外部設施,使學生在外部學習動機的刺激下提高學習興趣。如改變以往陳舊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使音樂、舞蹈、健美操等走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在有了一定的外部學習因素刺激以后,教師應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理想和正確地人生觀、世界觀,科學地引導這些積極的心理因素,使之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3)在學生有了內部學生動機之后,要利用有利條件去激發學生的外部學習動機,讓學生自己設計、創編體育課的一些內容和教學方法,達到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的目的。
要以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為主,以外部學習動機為輔,兩者在學生學習中輪流交替地起作用,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始終處于主動的狀態,學習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學習效果也必定會大大地提高。
2.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
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學習潛力,而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學習潛力能被開發出來,學習目標得以實現,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舊的體育教學模式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照貓畫貓,畫得象就是好學生,而不去考慮教學生怎樣去學,這種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手腳,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不到開發和利用,嚴重影響了長期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標準》的先進的教學理念下,我們采用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以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為出發點,并最終實現由教師教到自主學、由學會到會學這一目標。新《課程標準》下的“快樂體育”新教學模式,更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激發學生學習和運動的興趣,滿足學生的自主快樂學習的愿望,開發了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積極自覺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3.創建與眾不同的教學模式
舊的班級授課制的教學模式統一化,不論學生的先天素質、身體條件有什么不同,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各種標準都是一致的:在課堂教學中的練習項目、練習次數、練習難度、考核標準都必須一致,傷害了一些同學的自尊,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束縛了他們的個性發展。根據新《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練習時間、運動負荷、考核標準等方面都要區別對待,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他們實際的運動項目,練習時要由易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目標,發揮每個人的個性特點,使他們形成積極進取的體育學習動機。教師應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要自尊、自信、自強,相信自己,通過不斷追求,一定能使自己的體育運動項目達到最滿意的程度。
總之,學校體育的發展要與時俱進,樹立培養健康快樂的下一代的新觀念。在體育教學中,要從情感教學入手,注重培養樂學、好學的優良學習作風,倡導育體和育心相結合教學理念,使學生從“讓我學”的被動狀態轉變為“我要學”的主動狀態,激發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身體鍛煉能力、主觀能動性和主體意識,使他們從中磨練意志、陶冶情操,進而達到身心全面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