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要求已不僅僅限于課本的范圍,而是更加注重與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本文以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背景,分析了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關鍵詞] 大學英語 教學改革 教師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1.與現實生活脫軌
在教學觀念上,從中學到大學,名目繁多的普通考試和升學考試的結果,使得教師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上較多地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輕視能力培養。大學英語的學習更像是夾生飯,尤其是四、六級考試,把英語教學推向了毫無希望的境地。同學們并不在意語言的學習,而是關心最后的分數,致使聽力和口語能力很差,造成了“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的產生,與社會的需求產生很大差距。
2.大學英語教學教師短缺、繼續教育水平低
課程設置方面,所有大學無論什么專業都上英語課,以致造成教師的短缺;一些專業的學生(音樂、美術、體育)文化課基礎又較差,英語學習尤為困難,這就更加增添了任課教師的負擔。由于教師的短缺,導致老師缺少進修和提高的機會,學校對教師進修的政策也不寬松,造成教師教學熱情不高、缺乏敬業精神,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兼職工作方面,妨礙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3.教學模式陳舊,手段落后
在考試指揮棒的轉動下,教學模式就是老師是講課主體,突出強調正確的語音、扎實的語法、一定的詞匯量,學生是聽眾,沒有真正的語言體驗、訓練和實踐的機會,對有助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錄音、錄像、電視、網絡以及多媒體等課件的推廣措施和力度不大,不重視改善教學條件,設備簡陋陳舊,影響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大學英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1.大學英語教師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把學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責任感和敬業精神的教師是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和熱愛的。大學生是一群特殊的教學對象,他們有著活躍的思維、強烈的求知欲和激情的夢想,受到的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語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差別很大。很多學生雖然考進大學,但多數人的英語基礎并不好,尤其是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重視專業課而忽視英語的學習,再加上一定的厭學情緒,給教師對英語的教授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是,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就應該熱愛它,忠誠所選的事業,并始終在教學中保持一種默默奉獻的崇高精神,付出百倍的耐心和責任心來幫助他們補習基礎知識以順利完成大學階段的學習任務。
2.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具備高素質,做教研型教師
大學英語教師不再只是語言知識的傳授者,除了在課堂上應對自如,從專業素養的角度出發,熟練掌握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外,還要不斷補充知識的儲備、擴大知識結構,努力學習本學科的前沿知識,鉆研以啟發學生思維為主的教學法和教學理論,以及教育學、課件制作、電腦操作等相關知識,成為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英語教師除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還要向科研型教師的方向努力。教學和科研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只有對教材和教法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選擇優秀且合適的理論在教學中不斷的實踐,再把優秀的教學成果轉化成科研,教學才會不斷前進。
3.大學英語教師要不斷完善隊伍梯隊,加強自身隊伍建設
除了熟練教學、扎實鉆研的教師外,不斷引進新鮮血液,建立起培養英語人才的長效機制。除了學校加大財力物力投入,放寬英語教師進修學習的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要自我鞭策,成為自覺學習型教師,加強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教法熟練、教學優秀的老教師,加快速度完成對中年教師傳、幫、帶的艱巨任務:中年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為青年教師和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要多與受過良好教育、熟悉外國文化、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外教切磋,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在經濟全球化主題下全社會對高級英語人才的需求,彌補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不足,整體上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交往中,學生對教師的人格態度、專業水平、教學方法,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評價,把對教師的喜歡和厭惡情緒遷移到教師所授課程上來。一旦雙方產生了對立情緒,教師的教學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因此,教師要本著平等、尊重的原則,關心、體貼每一位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因為學生的成績優劣而產生親疏和偏向,尤其要多給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有表現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不要一味表現出過于注重測驗成績,可以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測評,比如課堂教學單元自測、出勤率和學生課堂表現和學生作文成績等,考核方式也可以除筆試外,還可以有口試,筆試除做題外還可以采用寫小型論文、讀書提要、論文摘要、項目報告、訪談紀要等形式,而口試則有朗讀、演講、對話、專題討論等形式,激發出所有學生的健康情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提升自身能力。
2.豐富教學內容
對于語言知識的學習,最直接的方式莫過于教師的講解,課堂教學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活潑有效的教學方法也就變得極為重要。教師要根據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實際條件,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地運用各種方式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運用課堂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處于一種活躍的氣氛狀態中,讓學生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既掌握里語言相關知識,又提高發展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達到自己的最終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對重點和難點,教師更要要精講多練,注重與學生及時、有效的交流互動,引導學生拓寬思路,開展討論,培養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應注重語言知識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等方面內容有機融合,指導學生全面深人地獲取掌握與主題相關的語言文化知識。
3.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大學英語教師要善于突破傳統的放錄音模式,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多媒體和網絡教學,使師生自始至終都置身于一種生動、豐富多彩的教學氛圍中,把英語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有趣。教師要找準多媒體教學與教材的最佳作用點,利用情景教學法或多媒體手段來輔助英語教學,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同時運用,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提高自學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但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教師應把多媒體視為教學輔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要與課堂講授等其他教學手段相結合,認真鉆研教材,不能離開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對象來進行多媒體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