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學生在成人成才過程中會遇到學業、經濟、心理、就業等多方面的危機,高校應建立起四大聯動的大學生預警援助機制,引導、幫助大學生面對因家庭貧困、學習困難、心理問題、就業困難而造成個人、社會問題,從而緩解社會矛盾。
[關鍵詞] 高校 預警系統 成人成才
一、當代大學生中存在四大危機問題與對策
1.學業問題與學習預警援助系統
目前,社會處于轉型的特殊歷史時代,每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理想抱負和個性心理特點的不同,大學生學習的動機也不再那么單一,出現多元化與復雜化的特點。大學校園內外環境會對大學生學習產生巨大影響,學生若沒有職業規劃、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比較困難,上網選課、查資料、在線聊天、玩網游……已成為部分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幾年,我國沿襲歐洲和美國開始的天氣預報顏色預警信號系統。由于高校學生的選課以及成績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可以登錄學校的網站輸入學生學號、個人密碼查詢到,與成績查詢系統列出的以枯燥數字構成的學習成績相比,顏色預警系統能夠更加客觀生動的反映出某個學生前一階段學習狀況,特別是家長,他們往往對高校的學習特點不了解,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學習成績顏色預警圖來簡單直觀準確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很多高校也采取了給家長下預警通知書的方法。然而僅僅依靠學習預警系統是不夠的,必須聯合其他預警援助系統才能真正找出“學困生”的原因,從而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2.貧困與貧困預警援助系統
高校中經濟困難學生的數量龐大。這些學生大多來自老少邊窮地區和城市困難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社會交往能力差;心理負擔重,特別是貧富差距,給學生心理造成了極大的不平衡。為此,國家出臺助學貸款制度和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資助貧困生完成學業。這些獎、貸、助、勤、減、免制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困生上大學難的問題,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是家里單親、遭遇家庭變故、家人有重大疾病等不愿意聲張的“隱形”貧困生,他們并不是不需要資助,而是不愿承受因接受資助而帶來的心理壓力,學校具體操作起來很棘手,學生自己解決不了問題,對其學業也造成困擾。
目前一些大學對貧困生的資助采取了“隱形”形式,日常校內消費均可通過“一卡通”實現。在“一卡通”網絡系統中設定學生消費情況預警線,按月對學生在校內用餐情況進行統計,如果有學生每月低于預警線,“一卡通”系統就會自動生成此類學生的數據庫。學校電子郵件“一對一”地通知學生來此“加卡”不需要辦理任何手續,也不需簽字。這樣做使得貧困生有尊嚴地接受了資助。設立貧困生資助體系的關鍵在于怎樣把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生篩查出來并助其完成學業,讓真正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得到幫助,高校應該在進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環節中,對學生在校內消費情況暗中進行詳細調查核實,可在每個宿舍設立心理委員或是生活委員從多方面情況綜合觀察學生的經濟狀況,通過多項信息比對,剔除與學生真實情況不符的“假數據”,了解突發家庭事件,并借此完善相關的貧困生資料庫,保證及時更新。爭取使每位貧困生得到相應的資助,掃清學習障礙。
3.心理問題與心理預警系統
通過心理預警援助系統提供適時的介入和援助,協助處于心理危機中的學生把握現狀,重新認識危機事件,盡快恢復心理平衡,掌握正確的應付危機的策略與方法,順利度過因心理危機造成的學習困難期。對于在心理健康測評中篩查出來的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或自殺傾向的學生、因學習困難、經濟困難、就業困難等而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因個人情感受挫、人際關系失調、生活學習中遭遇突然打擊而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或受到意外刺激等其他突發事件的學生;因種種原因將被學校處分的學生采取有效干預和治療措施。
建立的心理問題預警網絡體系,是對心理問題起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應對作用,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對不屬于咨詢范疇、有嚴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學生及時轉到精神衛生機構。
4.就業問題與就業預警援助系統
2010年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630余萬人,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競爭性加大了,優勝劣汰的形勢也凸顯出來。大學生就業難就難在學生是否具備公司、企業所要的工作職能。構建就業預警援助系統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做到知己知彼。幫助大學生在就學時就清楚如何在大學四年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熟悉職能的概念。中國因為現在普通大學跟技職體系合流,水平愈拉愈近、做法愈趨同質。技職教育從早期就非常強調就業力,畢業就是要就業,而高校則是培養通才教育。很多學生畢業后出現所做非所樂、所樂非所能、所能非所適、所適非所做、所做非所能、所能非所愿等現象。通過就業預警援助系統,幫助大學生定向,培養專業能力和通用能力,提供及時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提高競爭力,幫助大學生及時就業,緩解社會壓力。
二、建立學習、心理、貧困一體化的預警援助信息化網絡系統
一體化預警援助機制的實現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目前高校的教務管理信息化都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各個高校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成績查詢系統和選課系統,一方面使學生能夠十分便捷的在網上查詢成績和選擇課程;另一方面也使教務部門能夠高效準確的安排課程和管理學生成績,但是這只是教務管理信息化的初級階段,我們完全可以在現有的學習預警系統和心理預警系統以及貧困生資助系統、就業預警系統之間建立連接,依據對預警對象的情況實行動態、綜合管理,并通過預警系統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以便及時、針對性的援助。
一體化的預警系統是貧困生資助系統、心理預警援助系統、就業預警援助系統和學習預警系統的綜合。從技術實現的角度講:一體化學生預警系統只是對原有教務管理、心理預警、貧困生資助信息化系統功能上進行了擴展和連接,利用了原有系統的數據進行分析,并且基本沒有什么技術難度,因此預警系統的實現成本很低,但是卻優化了模塊,使得大學生管理各部門協同合作,摒棄了各自為政的情況,提高了效率。
三、我國的高校預警援助機制現狀
目前,很多高校也建立了學習預警機制。但是提到構建一體化的學習、心理、貧困生資助預警援助系統的較少。目前在我國高校建立完善、一體化的預警援助體系是相當重要且緊迫的,更重要的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在高校建立大學生系統預警援助機制引導、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學習危機,正確處理學習困難,心理問題、緩解就業壓力,適時把握轉機,獲得良好發展,防患于未然,從而減少危機發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挽救一名學生就相當于挽救一個家庭”,只有建立好并運用好高校學生一體化預警援助系統才能為建設和諧高校,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周濟.教育部部長新聞發布會[R].2009年教育大事記盤點.
[2]許琪,祖燕飛.我國大學生學習預警援助機制的構建及其作用[J].科技信息,2009,(31).
[3]江西一高校推行“學業預警”制度.中國青年報[N].2007.
[4]金秋.臺灣高校學習預警制度及其借鑒[J].江蘇高教,2007,(5).
[5]鄭秀水.建立預警機制促進學校發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
[6]張國強,江河,田向陽.建立高校學生預警教育機制的現實意義及實施途徑[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7]李愛亞.高校學生管理的預警機制探討[J].文化教育,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