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舞蹈是一種形體的藝術,它通過藝術化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與交流情感,是一種以人體為表演中介的動態藝術。舞蹈藝象通過舞蹈語言和整體的舞蹈形象,來顯現出一種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藝術作品的意蘊。
[關鍵詞] 舞蹈 藝術 舞蹈藝象
舞蹈是一種形體的藝術,它通過藝術化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與交流情感,是一種以人體為表演中介的動態藝術。從古至今,舞蹈對于人類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藝術形式。
動作是舞蹈藝術最基本的語言。在舞蹈藝象的特定情境中,構成動作的姿態、節奏、速度、空間走向、動作力度與情感強度的統一所體現的情感傾向,以及動作在運動中的“力效”,在音樂、舞美等多種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現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的形象,展示無數復雜的心境和情感沖突,使舞蹈藝術在連綿不斷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內容,表現人物情感,創造各具特色、生動鮮明的舞蹈藝象,具有造型美、流動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賞價值。
我感覺舞蹈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是具有某種個性的、是變化發展的。從藝術方法上講,它發于心理,表于形體,是心理和形體的高度統一。誠然,認識到產生舞蹈感覺的身心機能,認識到構成舞蹈感覺的表演素質、技能。它們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生活、科學的訓練與實踐及多方面的文化藝術素養的基礎上。
舞蹈表演要求以簡代繁,講究生動傳神,即強調通過外在形象的塑造傳達出內在的神韻,抒發主題的胸臆情懷。從整體追求上看,含蓄蘊藉,追求神似,注重當眾展現人物的靈魂和情感,注重整體效果的傳神寫意。虛擬的動作表演重在動作的高度美化和感情的充分抒發,創造出劇情需要的舞臺環境和氛圍,使舞蹈表演更加自由,拓寬表現生活的領域,超越右眼的“實境”,營構無限的“虛境”,創造出一種超脫、空靈、古樸、高雅的審美境界。表現手法的突出特點是夸張、變形,追求超乎常形之上的藝術真實,旨在調動觀眾的想象,共同完成審美意象的創造,因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舞蹈藝象通過舞蹈語言和整體的舞蹈形象,來顯現出一種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藝術作品的意蘊。優秀的審美藝象應當具有比藝術形象本身更加深廣雋永的內涵,這種內涵是優秀舞蹈藝象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傳達出的主題思想,它是比主題思想更加形而上的東西,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超越言象之外、自然含蓄、天機妙悟、悠然神會、綿綿不盡、余味無窮的哲理和詩情,它也是優秀舞蹈、藝象具有不朽藝術魅力的根本原因。
就筆者而言,在我所教過的學生中,有一些學生原來曾有“駝背”“摳胸”“端肩”等不良習慣,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們自覺地改變這種不良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的這種習慣,能被有效地糾正。受過舞蹈訓練的學生,都有儀表、舉止端莊得體的特點。這種形體特點,又會使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充滿自信樂觀,為他們以后得體地待人接物打下一個基礎,經過舞蹈訓練的學生,能讓人感受到他們身上挺拔向上、大方活潑的形體和開朗美好的氣質,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激發民族自豪感。
舞蹈通過調動人體動作、表情、姿態、情感內心體驗等多種心理和生理機能,為學生們提供審美欣賞與審美創造空間。舞蹈以它獨到的寓教于樂的方式,可以潛移默化,使學生們習慣于熱愛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厭一切假、惡、丑的行徑。可通過舞蹈的具體形象來認識繽紛的世界。認識真、善、美,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追求美的能力。長期以來,在我們你、民族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往往片面地強調使學生們“乖”“聽話”“靜”,而不大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態美感和動作美造型能力。因此,在強調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今天,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發揮舞蹈教育在培養健全的新一代外形與內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舞蹈的意境,主要是指抒情性舞蹈藝象中呈現的那種情境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意境分虛實,虛實相生是意境創造的結構特征。實境是指生動、逼真表現出來的景、形、境,即“如在目前”的“象”。虛境是指由實境引發的想象的空間,它一方面,是原有形象在聯想中的延伸和擴大的“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是指伴隨著由具象引發的想象而產生的對情、神、意的體味和感悟的“象外之旨”,其意蘊虛涵,具有暗示性,只能領悟,不能直陳。虛境是實境的升華,它體現著實境創造的意向和目的,體現著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居于靈魂和統帥的地位,“無形若有形”。但再好的虛境也必須落實到實境的具體表現上,“真境逼而神境生”,“有形發未形”,虛境要通過實境來創造。就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征看,意境創造又是情、景結合的藝術,“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情與景會,景與情合”,意境是在景中藏情、情中見景和情景交融中創造的。借用千夫之的話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舞蹈藝術也是如此。韻味無窮,則是意境的審美特征。“韻味”,是指意境中所蘊含的那種咀嚼不盡的雋永的意蘊和綜合美感效應。
意境是創作主體和欣賞主體共同創造的多層次、整體的、動態的、空間的意象,是作者得于心、會于意的產物。藝術主體的創造是意境創造的基礎和前提,欣賞主體在接受中的再創造,是意境創造的復現、衍生和深化。意境的整體性象征具有朦朧性模糊性。創作主體的個性、創作的時代性與欣賞主體的個性、欣賞的時代性之間的差異,形成同一藝術意境在創造和再創造的時代、歷史背景中的意蘊的變異性。同一藝術就、意境可以生發出多種不同的闡釋,從而構成意境的多義性。意境美的創造是有抱負的舞蹈藝術勞動者刻意的審美追求。
還有就是,舞蹈藝象的三個層次的美具有相對獨立的意義,每一個層次都有著自身的審美價值,在舞蹈藝象的層次構成中,任何一個藝象都必須具有語言和藝術形象這兩個層次。意蘊,不是每個藝象都有。有,也不是每個欣賞者都能體悟到,也有深度和廣度上的差別。有的舞蹈藝象,或者有獨具特色的藝術語言,或者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必須是用生動傳神的舞蹈語言,塑造出內蘊著雋永深邃意蘊的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的結構有序、有機融合成的一個完美整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舞蹈藝象才能傳世不朽。
舞蹈藝象不僅講究動作、結構安排的對稱、均衡,而且注重場面的豐富變化與和諧統一。還要借助服飾、道具、燈光和象征性的舞美設計,特別是音樂的烘托和渲染,形成多層次的美感效應,產生震撼人心的巨大感染力,綜合體現多方面的舞蹈美。欣賞者通過多方面舞蹈美的反復品味,會不斷積累審美經驗,增強對舞蹈美的欣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