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學中暴露出一些弊端,針對我院學生入學計算機水平的參差不齊及不同專業(yè)的實際應用方面的問題,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 計算機應用基礎 案例教學 基本模塊群 選學模塊群
國家教育部高教司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當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非計算機專業(yè)必須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隨著社會信息化發(fā)展迅速,計算機應用及網(wǎng)絡的普及以及計算機技術各個領域應用的不斷擴展,就業(yè)壓力的不斷加大,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與教學內容也在不斷變化,高職教育作為以實際動手能力取勝的教育方式,必須在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上做到區(qū)別于普通高等教育。針對我院學生入學計算機水平的參差不齊及不同專業(yè)的實際應用方面的問題,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
一、模塊式教學方法
根據(jù)教學大綱,重組教學內容。
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劃分成基本模塊群和選學模塊群兩大部分。基本模塊群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模塊、微機操作系統(tǒng)基礎模塊(Windows XP)、OFFICE 2003基本應用模塊(WORD 2003模塊、EXCEL 2003模塊、POWERPOINT 2003模塊)、Internet基本應用模塊。這些都是高職學生最基本的應知應會的內容,選學模塊群包括多媒體軟件選講模塊、OFFICE2003高級應用模塊、計算機網(wǎng)絡基礎模塊、數(shù)據(jù)庫Access模塊等。
基本模塊群里的模塊每個學生都必須會,而選學模塊群是為學生提供提高和選擇機會的,供學生選擇。設置選學模塊的主要目的是讓各個專業(yè)的學生都能學到與本專業(yè)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
在選學模塊的選擇上,老師要積極指導學生根據(jù)專業(yè)選擇。例如,藝術專業(yè)的學生一般應該選擇多媒體軟件選講模塊,管理、會計、物流專業(yè)的學生一般應該選擇數(shù)據(jù)庫Access模塊,文科專業(yè)的學生一般應該選擇OFFICE 2003高級應用模塊,而電子類專業(yè)的學生一般應該選擇計算機網(wǎng)絡基礎模塊。當然,每個學生不一定非得這樣選擇,還可以根據(jù)興趣愛好選擇,也可以一個學生選擇幾個模塊等。這種模塊組合的方式既能滿足不同基礎的學生的需求,又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專業(yè),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本專業(yè)問題,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信息處理能力。
二、ISAS(Information Search and Analysis Skills)法
即信息檢索與分析技能方法。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的任務就是要為學生打開一扇計算機的“視窗”。讓學生能看見“窗”內的風景。激起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而其中的無限風光則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去追尋。
老師可以把理論性較強的內容設置成研究性課題。每班幾個學生組成一個課題研究小組,每組負責一個研究課題。每個課題研究小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圖書館等方式搜集資料,形成課題研究文檔,演講演示文稿,并且在上課時向全班學生進行講解。下課后負責疑問解答。這樣學生的學習從原來的“老師要我學”,變成了“我自己要學”,這種方法適合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提供了自學、創(chuàng)新的空間,同時更多地提供師生交流的空間,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選學模塊群就適合用ISAS法去完成。
三、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的應用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不同于Photoshop、CAD、VB等專業(yè)課程教學,它具有知識點多而內容講解相對較淺的特點。上課前,可以運用各種手段搜集與該課程有關的經(jīng)典的案例,上課時先演示案例,再介紹案例的制作以及相關的知識。這種講案例后再傳授知識的方法,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并且能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效果往往不錯。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長期的教學和實踐經(jīng)驗,現(xiàn)就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基本模塊群中的應用介紹如下。
1.計算機基礎知識模塊
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通常放在教材的第一章,但內容相對枯燥,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為此,我們在講解該章內容時,可以將學生直接拉到計算機拆裝教室上課,老師通過對計算機硬件的拆裝案例講解,學生通過實際的拆裝,使其對計算機硬件的組成有一個直觀認識,避免從理論到理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微機操作系統(tǒng)基礎模塊(Windows XP)
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安裝好的計算機運行一次,看看安裝是否可靠、正確,若沒有問題,將直接進行Windows操作系統(tǒng):設計一個具有個性化的桌面和個人文件夾系統(tǒng)。桌面內容包括創(chuàng)建及排列各種圖標,設置任務欄,定做開始按鈕,設置屏幕背景圖案、分辯率、屏幕保護程序,設置打印機、音量等;創(chuàng)建個人文件夾系統(tǒng),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姓名、用途等建立自己的文件夾,并管理各類不同文件。包括文件復制、移動、刪除、重命名、隱藏、屬性設置等。
3.OFFICE2003基本應用模塊之WORD2003模塊
對于文字處理軟件WORD2003部分,可以利用WORD制作個通知、做個廣告、報刊排版、制作板報或者個人簡歷等。設計中可以包含圖片、表格、水印、頁眉頁腳、頁邊距、動態(tài)效果、分欄、色彩、文本框等組件或效果,然后跟學生一起逐步詳細講解案例設計中實現(xiàn)的方法等詳細信息,從而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4.OFFICE2003基本應用模塊之EXCEL2003模塊
對于Excel模塊,可以設計一個學生成績統(tǒng)計案例。一般來說,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成績的處理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在教學中提高成績,我們需要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認真的分析。這就要求我們算出與之相關的一些數(shù)值,像每一個同學的總分及班名次、級名次,各科分數(shù)的平均分,各科的優(yōu)秀率及及格率等等。從而把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自己應用Excel去分析、處理。
5.OFFICE2003基本應用模塊之POWERPOINT2003模塊
對于PowerPoint模塊,可以設計一個演示文稿典型案例,展示自己及所學專業(yè)情況。要求設計中包含介紹幻燈片母板、配色方案、背景、動畫、多媒體、圖表、鏈接、組織結構圖、放映等重要知識點。通過對演示文稿案例講解,使學生可以更快、更好、更順利地制作出演示文稿,快速掌握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的各項技術和技巧。
通過案例教學,教師可以避免照本宣科、面面俱到。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師而且也是學生。一方面,教師是整個教學的主導者,掌握著教學進程,引導學生思考、組織討論研究,進行總結、歸納;另一方面,在教學中通過共同研討,不但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弱項,而且從學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也有利于教師的提高。另外,學生通過帶著問題去學習,帶著問題去研究,也符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要求。這種通過學生自主或師生互動等方式的學習,能使學生主動地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進而獲得全面發(fā)展。
高職學生正準備從學校走向社會,其思維正是遠離平衡狀態(tài)的耗散結構。因此,必須想方設法促進學生頭腦的全面開放,使之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tài),從而廣泛有效地從各種渠道攝入更多的信息。讓學生掌握了計算機這個工具,并將它“順手”的使用才能對其今后的生活與工作產生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永戰(zhàn),楊涵.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外教育研究,2008,11.
[2]高希德,《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改革的做法與體會.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