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要適應社會需要。當前形勢下,企事業單位需要大批動手能力強、基本功扎實的會計人員。為此,成人學歷會計教學應滿足當前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本文就成人學歷教育會計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探討、分析。
[關鍵詞] 創新模式 教法靈活 快樂教學
當前,成人學歷教育工學矛盾非常突出,同時大面積擴招,搶生源,導致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會計專業學生也是如此。面臨這樣的生源狀況,如果我們還是采用從理論到理論,在黑板上做實驗的教學模式,那等于是做無用功。《會計基礎》作為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從事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的專業基礎課程。如何讓學生想學、會學、能學、樂學,學以致用,我認為要改變這些不合時宜的教學模式、方法。筆者根據多年來擔任一線教師的經驗和自身的教學體會,探索了一些教學方法,下面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
傳統的會計基礎教學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獨立的,這樣相孤立的教學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學生對理論學習無興趣,對實踐動手操作無從下手,造成時間上的浪費、效率低下。在會計教學中,明確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將二者的教學徹底融合,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學、邊做邊學。這就要找準會計論理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最佳切入點:突出過程,對會計基礎課程結構體系進行徹底的改造,打破以知識的內在完整與邏輯關系為主線的教學模式,以一套模擬企業的賬務資料為背景,按實際會計工作流程,采用真實的帳證資料,指導學生按實際工作步驟和內容完成一個完整會計工作過程中各項會計工作。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在操作過程中產生知識需求時引入相關的理論和知識。
二、創新模式,教法靈活
我們面對的學生將來是直接從事會計工作的,所以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模式。在教學輔導中,既要讓他們掌握會計理論知識,又要熟練掌握會計技能。所以,在教學中,要把學習過程轉變為工作過程,把學習者轉變為工作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1.改變教學模式,開展實踐性教學
《會計基礎》教材每年都有新變化,越來越突出會計專業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改變教學模式,開展實踐性教學,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會計知識的適用性,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體會到一種成就感,以此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我在講授會計憑證、會計賬簿這兩章內容時,讓學生置身于會計人員角度,引導他們去認識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結合日常經濟業務模擬填制發票、支票等原始憑證,根據原始憑證編制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介紹會計賬簿理論,展示各種格式的賬頁,引導學生操作登記日記賬、明細賬、總賬。這種模式改變了教師講解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論知識,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學生可以在操作中領悟會計知識要點,體驗會計人員操作規范要求,鞏固掌握知識要點。實踐證明,實施實踐教學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節省授課時間,又訓練了學生生的會計專業技能。
2.實施案例教學,培養考學生探究精神
在教學中,對教材適宜的內容采用案例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能激發學習興趣,又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過,采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案例的設計,因為案例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與學,一個好的案例能夠形象生動地使學生理解所學的基礎知識,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實施案例教學呢?我認為,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設計和選用各種能為學生理解的案例,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分析、討論;同時,教師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啟發、歸納、提煉知識點和考試要點。例如,我在講授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的核算時,列舉了某飲料廠給職工發放自產飲料的例子:在春節來臨之際,企業發給每人兩箱飲料作為過節福利。針對此案例,組織學員討論,啟發他們按受益對象確認成本費用,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作視同銷售處理,提煉涉及到的會計、稅法知識點,讓學生在分析討論中掌握相關稅收政策和會計制度的規定,為將來從事會計工作打下扎實基礎。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的精神。在教學中始終貫穿三維教學目標,培養考生會計職業道德。
三、正確引導,巧學多練
作為授課教師來說,指導學生學法是關鍵。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出效果?我認為主要方法是指導學生巧學多練。在不少學生看來,會計課程的學習比較單調,整天都在和會計分錄以及公式計算打交道,知識點非常瑣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還有特殊,苦于沒有好的方法去記憶和理解會計核算的規律。但是,如果能認識會計學習的內在規律,借助一些竅門學習,就會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我著重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在上課時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將重點難點內容細化,理論知識實踐化。盡量使學生邊聽課,邊思索,邊掌握,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邊練習,邊分析,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教會學生自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我在教學中引用口訣或順口溜理解、記憶抽象的會計知識,讓學生輕松掌握所學知識。例如,借貸記賬法是學習難點內容之一,為便于理解,引用借貸記賬法口訣:
借增貸減是資產,權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資產總相同,細細記牢莫弄亂。
損益賬戶要分辨,費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看貸方,減少借方來結轉。
費用收入正相反,二者結轉無余額。
資產余額在借方,貸方余額是權益。
記賬規則莫忘記,有借有貸必相等。
綜上所述,學以致用是《會計基礎》教學的一個原則,讓學生輕松學習是課程教學的最終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勇于創新,改進教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會計知識和技能,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會計從業人員。
參考文獻:
[1]會計基礎.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2]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教材編委會.會計基礎.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