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傷心、生氣、緊張或者生病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感覺不到饑餓,不會想吃東西,,怎么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開胃,讓人產生饑餓感。有了饑餓感,腸胃才能開始恢復正常功能。
很多上班族沒有饑餓感,他們一般不吃早飯,中午12點吃午飯,晚上要么在家要么去餐館大吃一頓。飲食如此不規律,脾胃遲早出問題。如何改變這種習慣呢?最好的辦法也是讓人產生饑餓感,使人到了飯點上就馬上想吃飯。只有讓饑餓感正常,腸胃才能恢復應有的敏感。
此外,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暴飲暴食,吃多了,撐得不行,怎么辦?老人有病,小孩挑食,這也不吃,那也不吃,怎么辦?回答都是一樣的:要趕緊想辦法讓他們的身體產生饑餓感!然谷穴是人體產生饑餓感的要穴。
在我們的腳內側,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可以摸到一個骨節縫隙,這就是然谷穴。“然”字就是“燃”的本字;“谷”表示這個穴的位置在足內踝前起大骨間,精氣埋藏得特別深。在我看來,然谷,也就是“燃谷”氣還有“燃燒谷物”的意思。谷物就是我們吃進胃里的食物,燃燒就是消化。然谷穴就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胃里食物更好消化的一個穴。推拿然谷,可以讓人很快產生饑餓感,同時還能治療過度飲食后的不適,具有雙向調節的功能。每天堅持推拿然谷,能讓人胃口常開、腸道常清。
推拿然谷是很有講究的:首先要準確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去后馬上放松。當大拇指按下去的時候,穴位周圍乃至整個腿部的腎經上都會有強烈的酸脹感,但隨著手指的放松,酸脹感會馬上消退。等酸脹感消退后,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復10~20次。雙腳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給自己做,則兩個穴位可以同時進行。
為什么要用這種手法?針灸里有“補”和“瀉”的手法,推拿也一樣。一般來說,快速的、強烈的刺激為瀉法,柔和的、緩慢的刺激為補法。一個穴位,用補法與用瀉法進行推拿,效果是不一樣的,甚至相反。我們對然谷這個穴,用的是瀉法。要把這個手法做對,才有明顯的效果,不然,如果只是隨便按一按、揉一揉,效果雖說仍然會有,但就要大打折扣了。
那到底是重復10次還是20次呢?那就要看你是否按到火候了。當你感覺酸脹感越來越難以退去,最后再也不退的時候,火候就算到了。這也是檢測你這套開胃推拿動作做得是否到位的一個標準,做得到位,10次就足夠了,做得不到位,20次以上恐怕也不行。當然,即使沒到火候,效果總還是會有一些的。
推拿然谷后,我們會很快感到嘴里唾液腺興奮,唾液分泌得多了。20分鐘后,人會產生饑餓感。這時候,可以吃東西了。不過這時千萬不要暴飲暴食,八分飽足矣。平常體弱多病的中老年人和素來胃口不好的孩子尤其要注意,“物壯則老”,任何事情都不可過度,人生如此,養生亦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