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審議批準并確定了北京市、遼寧省大連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上海市、江蘇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廈門市、山東省青島市、湖北省武漢市、湖南省長株潭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四川省綿陽市為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相對于其他城市,身處西部的綿陽市是中小城市,它的入選出乎各界預料。
所謂“三網融合”是指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的融合,以及消費電子、計算機、通信、內容4C融合,這將成為電子信息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有人認為,與其他人圍城市的移動通信、數字電視和寬帶用戶數量均達百萬量級相比,綿陽、株洲、湘潭等地僅區區15萬~20萬戶的寬帶和數字電視用戶規模,以及幾乎為零的IPTV和手機電視用戶,顯然無法讓落選的廣州、成都等地服氣。然而,作為國內400多個中小城市的代表,以及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典型意義樣本的綿陽和長株潭,其入圍又具有樣本示范意義。廣電總局科技司有關人士表示,“這樣的試點選擇是為了以后復制推廣。比如是北京的試點可以在廣州等地推廣,而武漢的試點則可以在其他省會城市推廣,而綿陽的試點則可以在全國400多個中小城市推廣。”
綿陽市信息產業局局長趙德均表示,綿陽的勝出其實與政府的早準備是有關的,綿陽市今年4月就完成了《綿陽市三網融合實施方案》,此外綿陽在科研和產業支撐上有特殊的保證,其中,有中物院、西科大等大型研究院所的技術支持,并有長虹、九洲等企業的產業支撐。其中長虹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應用技術領域,以及在數字電視、數字家庭、移動多媒體等產業化方面,能夠為三網融合提供大量的終端產品和技術支撐,九洲集團則在新一代廣播電視網絡系統方案和產品做出貢獻。在未來兩年的三網融合試點中,綿陽市將充分運用三網融合對電子信息產業的強大需求,大力發展信息內容產業,信息服務產業、關鍵技術產業、關鍵設備器件產業等,到2015年實現三網融合產業超1000億元。
我們知道,綿陽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有線電視寬帶網絡系統研發生產基地,國家軍轉民示范基地、空管系統科研生產基地、西部半導體器件和半導體照明產品大型研發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數字視聽產業基地,是我國最早致力于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進行DVB機頂盒產品開發的城市。早在2000年,綿陽市就進行了本地網絡改造,并成立了獨立的市場主體“綿陽廣播電視網絡傳輸有限公司”,到現在已經在模式上探索了10年。綿陽有14萬左右的有線電視用戶,如果算上手機用戶,當地電信用戶是有線用戶的兩倍多,如只算固網和寬帶用戶,電信和廣電的用戶規模相當。2009年,綿陽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企業95戶,制造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5.35億元,新產品產值率達到80%。
“三網融合”在綿陽的試點將為綿陽電子信息產業創造巨大的發展空間,是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三網融合”涉及技術、業務、行業、終端、網絡諸要素融合,相關上下游企業所涉及的產業鏈長,將成為其產業發展的一大重要引擎,可從整體上拉動綿陽制造、物聯網、軟件等產業發展。三網融合也是長虹推動產業升級、向服務業拓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長虹將抓住機遇,推動制造業升級和向服務業拓展,全面推進包括終端產品、系統設備、軟件平臺及內容服務在內的一體化、集成化產業發展。以電視屏為牽引,推動“三屏融合”,為家庭和個人用戶提供綜合信息產品服務。長虹將圍繞融合性終端產業,大力發展新型顯示器件等關鍵器件產業。圍繞軟件系統平臺,依托四大核心技術能力大力推進軟件和系統集成能力建設,構建開放式系統平臺,以產品終端為基礎整合軟件平臺、內容服務等資源,積極探索新業務,創新商業模式。在三網融合進程中,長虹基于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應用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以及在數字電視、數字家庭、移動多媒體等產業化方面的顯著成效,能夠為三網融合提供大量的的終端產品和技術支撐。
長虹集團新聞發言人劉海中表示:“從目前來看三網融合的主角應該是政府和電信、廣電運營商,但是三網融合對于終端產品制造企業中長期的拉動是很重要的,而擁有龐大終端支撐的區域也就具備更好的三網融合基礎。”
我們可以看到,綿陽長虹和九洲等硬件制造企業是綿陽入圍試點城市的重要原因。綿陽的科研力量為三網融合提供技撐,綿陽有信心,也有實力,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建立現代信息網絡,將電話網、電視網、互聯網等既有網絡融為一體,節約社會資源,給社會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努力將三網融合廣泛應用,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公共安全、平安家居康等多個領域,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真正為老百姓切身利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