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就在我國電子政務快速發展的關鍵時候,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浪潮到來了。這個巨大的創新浪潮,必將有力地推動和促進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
物聯網在世界各國的快速發展
什么是物聯網?物聯網是把物與物或人與物通過射頻識別技術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對管理標的實現智能化的識別和管理的新技術。是一種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實時交互的新型網絡系統,其特點是:無處不在的數據感知、以無線為主的信息傳輸、智能化的信息處理。
去年9月,在京舉辦的物聯網與企業環境中歐研討會上,歐盟委員會信息和社會媒體司RFID負責人給出了歐盟對物聯網的定義:他認為,物聯網是一個動態的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它具有基于標準和互操作通信協議的自組織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虛擬的“物”具有身份標識、物理屬性、虛擬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與信息網絡無縫整合。物聯網將與媒體互聯網、服務互聯網和企業互聯網一道,構成未來互聯網。
當前,特別是去年一年,溫總理三講物聯網以后,全國掀起了加快物聯網發展的熱潮。江蘇、上海、無錫、福建、重慶等地紛紛出臺了加快物聯網發展的相關政策。物聯網已在工業,農業、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環境監測、節能減排、交通監管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僅火車上的應用,目前就已經在55萬節車廂上安裝了電子標簽,每年減少經濟損失三億元。上海為了迎接世博會,從2009年底開始,就在115萬只液化氣鋼瓶上,進行了電子標簽全程跟蹤改造。上海港還進行了物聯網監管集裝箱運行的試驗。目前已經開通了上海至重慶和煙臺的航線和條去往歐洲的國際航線。東莞港隆國際快遞有限公司,也已經成功地進行了將電子標簽郵件快遞到美國和把帶有電子標簽的衣服速遞到新西蘭、比利時的試驗。均取得了成功。該快遞公司已經與多家航空公司簽有長期合作協議,強勢代理EMS,DHL,TNT,Fedex,UPS等國際知名品牌的速遞服務,并開辟了香港,臺灣,日本,韓國,意大利,美國等多條國際專線。
根據賽迪顧問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至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0%。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從材料、技術、器件、系統到網絡的完整產業鏈的提升和創新。因此,物聯網在中國,不僅已經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且已經在一些領域與德國、美國、韓國一起,成為物聯網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國。物聯網的這種創新發展,勢必對電子政務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推動。
物聯網技術將極大地推進電子政務的發展
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對推進電子政務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物聯網推進了現代辦公設備的創新發展?,F代辦公設備,是電子政務發展的基礎性資源。沒有現代辦公設備的支撐,就不會有電子政務網絡化辦公的設備和設施。因此,這些現代辦公設備的創新和發展。才為電子政務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奠定了基礎。而物聯網具有的無處不在的數據感知節點、以無線為主的信息傳輸特征,和智能化的信息處理能力。必將給現代辦公設備提供創新的方向;提供應用的空間和龐大的市場機會。物聯網必將推動多維讀寫器的研發。物聯網布局的大量接點,需要讀寫器來識讀,由于物聯網的應用十分廣泛,所以需要的讀寫器品種就十分豐富。有密集型讀寫器,抗干擾讀寫器,多功能小型集成讀寫器,帶安全認證的讀寫器等;眾多新品的研發,必將帶動和形成一條產業鏈,物聯網必將推動新型打印機的研發。物聯網的發展,需要大量的電子標簽。這些眾多而龐雜的電子標簽,需要一種新型標簽打印機進行打印。這就需要不可復制打印機的研發。需要低碳打印機的研發等眾多新型打印機的研發和生產。
二、物聯網將給電子政務帶來新的業態。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會把許多新的辦公業態帶動起來。比如“物聯網封條”這一新型業態,就會在物聯網的推動下得到快速發展,并在這種發展中,成為一種新的業態。物聯網在發展的過程中,展現了這種電子封條的特質和優勢。不僅有保護封裝的作用,而且有追溯的能力。因此,這種電子封條必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和快速的發展。大量新型電子封條將誕生。這些新品種包括:標書封條。消防封條;警用封條;保密手提箱封條;槍支彈藥管理封條,礦用炸藥流向管理控制電子封條等。
這種新型電子封條在現代辦公過程中,應用將十分廣泛。比如,今年畢業大學生將達到630萬人。就這一項應用,就將達到630萬張。再比如,奢侈品消費中用的新型電子封條,也將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字。根據貝恩咨詢的報告:09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達96億美元,占壘球市場27,5%。未來5年,預計將達146億美元,將會占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的首位。奢侈品消費中,大量珠寶,玉器、金銀飾品,集郵品、收藏品、高檔服飾等運輸都需要這種新型的物聯網電子標簽的封簽保護。有人預計未來五年,僅僅中國的珠寶玉石等貴重物品消費一項,就將達到2000億元。這些物品郵寄和快遞的過程中,就需要大量的新型電子封條。
再比如特殊營養食品的運輸,普遍需要加貼電子封條。特殊營養食品是指通過改變食品的天然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食品。為確保這種特殊營養食品的質量,國家相關部門明確規定:特殊營養食品標簽可以采用電子標簽。(特殊營養食品標簽GB 13432-92)。這就又為電子標簽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應用空間。以上所有這些創新應用,都將促使物聯網電子封條形成一個新的業態。
三、物聯網將推動網絡化辦公的擴展和延伸。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各級政府部門為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在線服務。工商、稅收、教育、醫療等各級政府機構和社會化服務機構,通過在線服務平臺,提供的這種服務的質量,效能,便民利民的程度,不僅關系到全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而且關系到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程度。而物聯網的發展將推動網絡化辦公的擴展和延伸,將極大地提升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程度。就當前電子政務的發展來看,一般要經過“公文處理電子化——流轉傳遞自動化——行政管理網絡化——跨部門多頭管理——協同化”的過程。
但必須指出的是,當前電子政務辦公中的協同,多是一種同一機關、同一部門之間的協同。而不具備開放式協同的能力和特征。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和移動新技術的發展,隨著物聯網新技術在現代辦公系統中的應用,網絡和手機的聯網互動辦公能力將獲得極大地提升,政府網站的內外信息交換能力將獲得極大地提升,快速適應內外事件的能力將獲得極大提升。網上問政,網上了解社情民意的服務能力將獲得極大提升。隨著電子政務的發展,網上問政能力的提升,電子政務網站已經成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和窗口。當前,正在呈現網絡問政制度化、網絡問計常態化的發展態勢。這種新發展,給電子政務提出了許多新要求。亟待解決網絡問政中的動態互動和結果的跟進管理問題兩大問題。物聯網強大的感知能力,互動能力,對于提升電子政務的網上問政能力。擴展網上政務的互動管理能力,都將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記者統計了從今年7月27日到8月5日,各地省級黨政領導在人民網上回復網民留言和與網友互動等相關回復,就有60條。他們之中就有:上海市長韓正、青海省委書記強衛、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等等。為了進一步推進這種互動的發展,已先后有10個省,針對網友留言的回復和處理問題下發了“紅頭文件”,要求將此常態化辦理。
這種情況表明:我們現有的電子政務中的網上辦公系統,必須增加信息內外交換和互動功能,以及快速響應內外事件的能力。物聯網的動態感知特征,以及動態集成節點信息,進行智能化處理的能力,恰恰為電子政務互動能力的增強和響應內外事件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因此,現有的一些電子政務網站應該盡快引入物聯網技術,提升這種能力。
電子政務應用物聯網技術應注意的問題
一、要注重應用戰略研究。鄔賀銓院士指出:“物聯網的市場行為關鍵不在傳感器做多少,關鍵在于運用,更大的市場、產值效益、社會效益都體現在運用上”。也正是在大量的、探索性的、創新性的應用實踐中,才展示了物聯網的巨大能量,擴展了物聯網的應用空間,提升了物聯網的商業價值。因此,發展物聯網一定要研究戰略。
特別是要研究碼址資源戰略。因為,碼址資源是發展互聯網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又是稀缺性資源。IPV4之所以要向IPV6過渡,一個重要原因是IP地址的缺乏。已經不能適應物聯網快速發展的需要。因此,歐盟委員會確定提供5500萬歐元的資金用于兩個IPV6的試驗項目的研究。歐盟于2001年建立了橫跨31個國家的IPv6試驗網絡Geant。這些都給了我國很多重要的啟示,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二、要注重研究安全問題。必須指出:物聯網技術的推廣和運用。一方面將顯著提高經濟和社會運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對國家、企業、公民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虛擬網與現實世界的實時交互,經濟運行全部聯網,電子政務全部聯網,將帶來相當多的網絡安全問題。不僅跨網運行,串網運行我們既無經驗,又無準備。而且,智能電網等相當多的國民經濟重要部門采用物聯網技術運行以后,很可能一處隱患,造成行業癱瘓。對此,我們必須有所估計,并有所準備。才能確保電子政務網站的安全運行和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