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物聯網成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之間的熱門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曉蘭提交了《關于推動我國物聯網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聯通浙江省分公司總經理沈明才也分別提交了《以物聯網促信息化》、《盡快制定物聯網標準體系》的提案。
在提案中,徐曉蘭表示,我國物聯網在標準體系、網絡系統和實踐上進行了大量實質性探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中均將物聯網列入重點研究領域,中央領導的關注、大企業的推動、政府部門的表態,無疑為物聯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但物聯網仍處于發展初期,存在諸多發展約束。
在徐曉蘭看來,我國物聯網產業突破發展的瓶頸因素主要有6個方面: 一是缺乏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 二是標準規范缺失; 三是核心技術缺位; 四是規模化應用不足; 五是成熟商業模式缺乏; 六是產業鏈不完善。
對此,徐曉蘭建議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和科技部: 一要加快物聯網標準化體系建立的步伐,盡快掌握市場主動權; 二是加強國際合作、政企合作、產學研合作,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在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和創新,掌握自主知識產權; 三是實施重點應用領域的重大專項,以促進物聯網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四是加強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協調與互動,開創適合中國國情的物聯網商業模式; 五是加強物聯網產業鏈的合作,提升產業鏈相互融合程度,提高資源共享水平。
和徐曉蘭觀點相似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曹淑敏。她認為,物聯網要從試點應用階段走向規模發展,首先必須考慮科學規劃、頂層設計的問題,但物聯網是將各種信息通信技術(ICT)集成整合應用,不能簡單地將信息化與物聯網等同起來。因此,在物聯網產業培育和產業推動中,應強化以企業為主體。
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已經在無錫設立了物聯網實驗室,并在智能交通、環境監測、食品安全追溯等方面開發出整體的應用解決方案。因此,一直十分看好物聯網的王建宙,提出加速推動物聯網應用規模化、產業化,特別要把傳感系統和TD-SCDMA結合起來發展,推動物聯網產業化。
王建宙認為,我國自主研發的TD-SCDMA核心技術都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既能確保我國物聯網的戰略安全,更將孵育一個巨大的民族產業,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文/李響)
提案回放
縱觀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狀況與趨勢,喜憂參半。物聯網行業應用需求廣泛,潛在市場巨大,政府各部門對發展物聯網產業態度積極,這是“喜”; “憂”的是物聯網發展初期,還存在諸多產業發展約束因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