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被推到風口浪尖的往往都是硬件質量不過關或售后服務不到位的產品。殊不知,某些嚴重的產品問題其實并不是由芯片老化或者質檢不過關引發,而是源于看似完美的產品設計。
材質設計的硬傷
2009年在手機類產品投訴中有11.19%是關于外殼裂損或掉漆,有9.29%是關于屏幕故障,雖然較2008年的18.86%和15.55%已經有很大幅度下降,但是由此可見外殼及屏幕材質帶來的問題還是非常多。
以手機為代表的手持終端目前基本是以塑料、有機玻璃或鎂鋁合金為主要外殼原材料,絕大部分是使用塑料,然后在外進行噴漆著色。而噴漆處理的外殼極不耐磨,在這些手持設備的各個邊角以及表面上(尤其是背部)凸起的部分,比如攝像頭所在位置,很容易就被磨去色彩,露出塑料的本色。而這種由于材質工藝造成的磨損發生得非常快,使新機上手沒多久就顯得很舊。
而iPhone一代手機雖然進行了改進,開始使用不易留下指紋的鋁制背板,但是鋁材質卻很容易被劃傷而失去光澤;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iPhone 3G使用了經過烤漆工藝處理的塑膠背板,讓其更有陶瓷質感,但這樣的材料在碰撞及擠壓中又極易開裂變形,如今iPhone 3G背板開裂已經是有很多人投訴的典型問題。
攝像頭位置的凸起設計使得周邊區域磨損嚴重。
緊湊設計的危害
IT產品的設計風格在走向簡約的同時也在追求著輕便化,各種品牌都積極推出小巧便攜或者超薄的筆記本電腦,這些重量輕巧而外形討巧的產品深受年輕用戶追捧,而光鮮的背后,質量問題同樣到處存在。
超輕薄型筆記本電腦的超薄設計使機身上無處可以容納散熱風扇,所以一般只能依賴機身外殼散熱,而這樣的散熱并不見得高明,于是在機器高負荷或者長時間運轉的時候很容易死機,使機器運行不夠穩定; 另外當設備捧在手上或者放在腿上使用時,高發熱量也使人難以忍受; 而且,超薄、便攜設備的維修也與普通設備不同,過高的維修費用使消費者望而卻步。
同樣,手機等手持設備的設計也越來越向緊湊化邁進,越來越多的超薄機型、滑蓋機型出現。超薄的機器配備的電池容量也相對較小,很多用戶投訴電池使用達不到廣告描述的標準。而且,滑蓋機型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損傷滑蓋的穩定性和密閉性,另外,藏在滑蓋后的排線系統也會因為反復的推拉拖動而老化磨損,最終造成的后果就是顯示屏不顯示內容,上蓋和下蓋之間失去聯系。
厚度不到20毫米的超薄筆記本電腦使散熱風扇無處容身。
滑蓋手機的上下層之間藏著極易老化的薄薄排線。
高新科技的脆弱
縱觀各大行業的投訴,屏幕成為眾多零部件中最為脆弱的一環,電視機、計算機、手機、數碼產品等行業,屏顯故障均排在較前的位置。隨著科技進步及應用方式的日新月異,各種電子產品的顯示屏都越來越大,高分辨率的大屏幕能在同樣面積內顯示更多的信息,對于使用和操作來說都是極其方便的。而這就帶來了另一個現實問題,不論是LCD屏幕還是STN屏幕,塑膠材質還是玻璃材質,一旦面積大了都極其容易破碎。
尤其是大屏幕手機,比如iPhone和HTC HD2等新機型,有著3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屏幕很容易摔裂,而放在客廳的40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屏幕都有隨時被撞擊損壞的可能。
HTC HD2機型4.3英寸大的屏幕很容易摔裂。
40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屏幕都有隨時被撞擊損壞的可能。
新潮附件的缺陷
數碼附件的設計往往也暗藏隱患,比如耳機和鼠標等日常使用頻率極高的附件,也有可能對我們的使用帶來不便。
索尼、舒爾等各款入耳式耳塞大多可以更換耳套,而更換的橡膠軟套很容易破損或者遺失,另外入耳式耳塞對人的聽覺是有一定損傷的,在使用者盡情享受澎湃音樂的時候其聽覺也在不停受到密閉刺激,長時間使用嚴重情況可能導致失聰,而入耳的橡膠耳套也同時可能因為材質原因引起皮膚過敏等疾病。
鼠標是IT產品中最講究人機工學的,因為它是人和電腦交互之間使用頻率最高的設備。但并不是所有的鼠標都能很順手使用,市面上可以找到很多專門設計給女孩子使用的很可愛的卡通鼠標,有各種卡通人物或者動物的造型的鼠標,初一看非常討人喜歡,使用過一陣之后才會發現這些鼠標的形狀及按鍵設計都很不科學,長期使用極易導致肌肉勞損。
要改善這些會為消費者的使用帶來隱患的設計,需要深入考慮人機交互工學,好的人機交互設計能間接提升產品質量,而不是把產品帶入設計的誤區。例如蘋果筆記本電腦Macbook的電源接口設計就特別有心思,電源線連接電腦機身的端口是一塊磁力適中的小磁鐵,當有外力稍微迅速拽動電源線時,電源線端口由于磁力太小會馬上脫離機身,這樣既保護了筆記本電腦不會被不小心拽落地上砸壞,也保證了電源端口不因為受到拉扯而破壞。另一個出色的人機工學設計是各種高端設備上的屏幕背光亮度自動調節功能,通過感應周圍光線強弱,由軟件自身決定顯示屏的亮度,同時隨光線轉變而慢慢變化,以適應人眼瞳孔的變化。這種調節既保護了人眼的健康,使之不至于過分疲勞,也防止了光線突變時使用者做出可能引發危險的應激反應的可能。
入耳式耳塞的各種耳套可能導致疾病。
設計不合理的卡通鼠標,極易導致肌肉勞損。
惡意設計的陷阱
人機工學缺陷帶來的隱患,可以通過技術進步和對交互設計的研究得到彌補。而在某些產品中,那些人為設計的、不易察覺的惡意設計陷阱,則需要我們特別警惕。
首當其沖的,就是設計得幾可亂真的山寨產品。仿冒品出身的山寨產品,質量本身就得不到保證,設計完全來自模仿甚至抄襲。雖然近年來山寨的含義正在變得正面化,一些做大了的山寨品牌逐漸轉向正規,但這并不能保證山寨產品不會損害消費者利益。尤其是在魚龍混雜的電子產品市場上,山寨貨的橫行根本無法得到監管和控制,由此為消費者帶來的金錢損失與可能造成的危害之大,不容忽視。
除此之外,一些暗藏的軟件設計也會給消費者權益帶來直接影響。近兩年關于資費不明及亂扣費的投訴率合計達到了20%以上,在各種網游、下載網站、音樂網站及手機終端軟件里,引導用戶進行錯誤操作及消費的陷阱無處不在。吸費陷阱和流氓軟件的高效創收還“得益”于交互設計的負面使用,正面使用正確的交互設計能幫助用戶準確并快速地完成操作,而故意設計一個錯誤或者模糊的操作流程,會讓用戶進行錯誤的判斷并且自愿點擊錯誤的位置,這就是吸費陷阱的一種實現方式。
從眾多投訴人反映的情況來看,不僅絕大部分山寨手機內置了SP吸費軟件,就連國內一些正規的手機廠商也開始內置吸費軟件。用戶在使用被內置了吸費軟件的手機時,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扣費,金額少則十幾元,多則幾百元。而在某些充滿了鏈接按鈕的頁面上,你辛辛苦苦分辨判斷出來點擊的按鈕也許仍不是你想要的結果,你點中的只是其中一個做得很有引導力的廣告按鈕而已。由于此類糾紛越來越多,維權又較為艱難,消費者們對吸費陷阱及流氓軟件一直極其不滿。
幾可亂真的山寨版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