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3%,形勢向好。但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強調,在經濟企穩向好的同時,不能盲目樂觀,“調結構”和“促轉變”將是2010年經濟工作的主線。科技業界的“兩會”代表、委員們也指出,產業內應結成更穩固的聯盟,形成合力。
李毅中:經濟企穩回升不能盲目樂觀
本報訊(記者 何源)3月12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了主題為“工業結構升級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集體采訪,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出席并回答了記者提問。李毅中表示,中國經濟已經實現“V”型反彈,但是,在經濟企穩向好的同時不能盲目樂觀,“調結構”和“促轉變”將是2010年經濟工作的主線。
李毅中認為,我國工業經濟依然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今年1~2月,重工業增速23.7%,高于輕工業14.5%的增速。這說明高耗能行業的增長速度快,這對今年節能減排的任務能否如期完成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李毅中說,“調結構”和“促轉變”將是今年經濟工作的主線。從工信部角度來說,將面臨以下幾大任務:
第一,調整投資結構。必須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投資創新性行業的同時還要遏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比如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要通過嚴格投資管理,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推進產業轉移。
第二,更多地通過消費來拉動經濟發展。除了繼續執行有利于消費的政策,比如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還要通過創新品種,創新消費者喜歡的消費品,要把品種質量放在調整結構的重要位置。
第三,節能降耗,淘汰落后。在節能、降耗、減排、治污上,工業是大頭,占了能耗的70%,二氧化碳排量的70%,二氧化硫排量的83%。李毅中表示,工信部確定了18個生產能力落后的行業,每一個行業都要按照國務院通知落實。
第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溫家寶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了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李毅中表示,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結合起來,并通過傳統產業的提升優化為發展新興產業奠定基礎,這兩者需要密切結合。同時要大力發展工業性的服務業,比如軟件、物流、工業設計等。
第五,要深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這是有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特點,信息化的內容很廣泛,無處不在,因此,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從企業層面、行業層面、區域層面找準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