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明,1980年生于上海,是中國籃球的標志和驕傲,現役中國國家籃球隊隊員,效力NBA的休斯頓火箭隊。2009年,姚明成為上海東方籃球俱樂部老板。
對NBA來說,他不僅僅是一名狀元那么簡單,他是紐帶,是橋梁,是開啟中國這座巨大市場的鑰匙。最重要的是,他是中國人。
姚明連續兩年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的龍虎榜,美國《體育新聞》評選2005年度“職業體育里的100人”,姚明也高居第45位。當時姚明所獲得的評價是“這位來自中國的運動員用自己高超的球技和良好的人品在他所從事的領域成為一名成功者,并影響了一大批人,他健康向上的品行成了人們的楷模?!?/p>
世界級偶像
美國當地時間2002年6月26日的NBA選秀大會上,休斯敦火箭隊挑到中鋒姚明。由于遭遇重重障礙,在選秀當天的凌晨兩點,火箭隊才拿到姚明的放行傳真;而“不聽話”的王治郅就在這年年底被中國籃協開除。這一紙傳真,也開始了中國籃球跟世界接軌的真正嘗試。此后,巴特爾成為摘得NBA總冠軍的亞洲第一人,易建聯在NBA逐漸站穩腳跟,孫悅也曾經有過短暫NBA之旅……
姚明出生于上海的一個籃球世家。父親姚志源2.08米,曾效力于上海男籃;母親方鳳娣1.88米,70年代是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父母身高的特征和對籃球酷愛的基因,都毫無保留地傳給了他。9歲那年,姚明在上海徐匯區少年體校開始接受業余訓練。5年后,他進入上海青年隊;17歲入選國家青年隊;18歲穿上了中國國家籃球隊隊服。
在所有中國運動員里,他是僅有的一個世界級偶像。當姚明在休斯頓得到自己加盟NBA后的第一分時,他的成千上百萬同胞,包括那些此前從來不關心他命運的人,突然間就將他視作了民族英雄。在美國,亞洲球迷蜂擁而至將體育館擠爆,就為了親眼看到這名年輕的巨人。而對于那些非亞洲球迷們而言,姚明的存在讓那個遙遠的國度變得熟悉了。
姚明那含蓄低調的幽默感,球隊第一的態度,勤懇踏實的比賽精神,讓美國人連續三年將他送入了全明星賽。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公司,從百事、銳步到Visa、麥當勞紛紛與他簽訂了百萬美金的合約。這些公司的負責人之所以看中姚明,不僅因為他6英尺7英寸的身高、他出眾的天賦,也不僅因為他在那么多生活混亂的大牌球員中顯得那樣出污泥而不染。他們要他,最重要的一點,因為他是中國人。
有人曾經假設如果姚明出生在其他任何地方——比如智利、乍得或者芝加哥——他可能都不會早早被人從學校拉出來,然后投到籃球訓練營去。而幾乎可以肯定,他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照亮整個NBA了。
如今,除了成家添丁外,姚明仍舊是姚明,他一方面已融入NBA激烈的競爭游戲中,另一方面又能抗拒NBA的不良文化影響,私生活檢點,更沒有像大多數的NBA球員一樣在身上添加文身。姚明的影響力對美國社會具有一定的親和力和積極意義,就因為他給NBA帶來清新的形象。
作為紐帶,姚明在中美之間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成功進入NBA的姚明剛中帶柔,以柔制剛的魅力在美國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中國人也因此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美國為姚明開了一扇窗口,但中國卻為美國的NBA開了大門,因為姚明,姚明代表的休斯頓火箭隊更被中國觀眾當做“主隊”來捧,中國球迷對NBA球星如數家珍。
不過,相較起來,與其說姚明把中國的軟實力通過NBA帶入美國,不如說美國通過姚明把NBA文化滲透入中國的民間。前者的成功還比不上后者的收獲。
個人改變制度成為可能
“我的職業生涯是由很多東西拼湊起來的:我的籃球、我的商業價值,我在NBA打球,當然國家隊也屬于我的籃球職業生涯中的一部分。這其中缺了任何一樣,在目前的商業體育上來看都是不太可能?!币γ髟诒本W運前夕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此坦言。隨著收購上海男籃,他又完成了從城市名片到老板的轉身。
中國的運動員培養體制借鑒了蘇聯的做法,有運動天賦的孩子被送入體校,接受專業體育訓練,姚明的父母也都是體校培養出來的運動員。父母又繼續培養姚明,他們由國家供養,由國家管理,缺少個人自由度。
相比絕大多數中國運動員,姚明最特別之處,則在其背后的“姚之隊”。它開啟了中國人在體育領域的一個新的嘗試,由專門的團隊為運動員提供服務?!耙χ牎卑ㄊ煜ぶ袊w育機制、美國體育、品牌運營、媒體公關等方面的多名專家,分別從專業角度,提供信息、建議和所需要的服務,但運動員擁有最終決策權?!耙χ牎庇幸粋€規則,保證姚明不會在球場之外太累,只有當連續兩天休息后,才會讓姚明參加商業活動。姚明妻子葉莉的膝蓋受傷需要手術,“姚之隊”安排她飛到洛杉磯,請高水平的醫生為其手術。這一切,自有“姚之隊”安排,姚明不需要過問。
姚明登陸NBA之初,“姚之隊”委托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新產品戰略管理實驗室為姚明做市場調研。500頁調研報告的指導原則是“耐心”:“我們希望他既謹守這個國家的傳統價值觀,也能代表新生代的力量?!倍耙γ鳌币辉~進一步被“姚之隊”定位為:一個球技精湛、朝氣蓬勃并有社會責任心的中國新青年。
在美國,個人導致變化。在中國,國家導致變化,個人服從。所以雖然可以對事情應該如何發展或是非曲直有自己的主意,但所做的一切必須符合國家的大環境。他可以用某種方式思考問題,但也必須代表CBA和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雙方用職業的方式去化解問題:姚明全力以赴盡力完成國家隊所要求他做到的,籃協也給他必要的支持。
身為籃球運動員,姚明可能永遠也拿不到一枚奧運金牌。但他在另一條路上,成為效仿的榜樣。包括2007年踏入NBA的易建聯的“易之隊”以及丁俊暉身后的“丁之隊”。類似團隊越來越多和越來越成熟,并能被廣泛接受,說明社會的開放程度越來越大,球員的個人權利越來越受到尊重。
“姚之隊”所代表的形式,是對舉國體育體制的一種有益補充。而隨著社會越來越進步,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全民體育將是一種必然趨勢,這樣,將來更多的優秀運動員會脫穎而出,更多人會注重享受體育的過程,而非結果。
如今的姚明有著許多美好的夢想,其中一個是,“我夢想中國的運動員能被當作個人來對待。運動固然是為了國家,我不反對這一點。但是運動員也應該被允許從中受益。他應該能夠自己決定去哪里打球以及怎樣成為一個更好的球員。如果一個球員想穿和隊伍中其他球員不一樣的鞋,他應該可以這樣做?!边@點寫在他的自傳《我的世界我的夢》里。
但至少目前,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只是少數的體育明星。也許以后,越來越多的中國體育運動員,會將這種新的可能變為現實。
巖截根據《時代》、《新聞周刊》、《南方周末》等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