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子怡,1979年生于北京,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曾獲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人物》雜志評為“50個世界上最美人物”之一。
十年,從零開始,15部電影,至少23個獎項;十年,從中戲的樸素學生到國際紅毯的高貴巨星,從青澀的中國新生代演員到最年輕的戛納電影節評委。
章子怡用十年時間,完成了無數演員一輩子的夢想。
與銀幕上的形象一樣,她無疑是個具有傳奇性的女子。從她固有的溫柔姿態中,很難看出她內心的熱情與那股堅強的毅力。她已經與姚明一道,成為中國在世界崛起的兩大代言人。
美國《時代》周刊把章子怡作為封面時,曾一語點明章子怡之于中國電影和國際影壇的意義:“她是中國給好萊塢的驚喜,她的野心在西方。”
章子怡身上寄托了太多電影人的情懷,從張藝謀、李安到王家衛,從《我的父親母親》、《臥虎藏龍》到《藝伎回憶錄》,從默默無聞的中戲學生到入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可以看到章子怡身后的每一個腳印。她幾乎和所有華人電影界最優秀的導演一一合作過。
在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中,她扮演的“玉蛟龍”任性刁蠻,由此也表現出很大的表演天分,并踏上征服全球觀眾的道路。
這個生在北京的女孩,剛出道時只有20歲。但在幾年之后,她的資質與經歷已經遠遠超過與她同齡的演員。她是《英雄》中愛上自己“主人”的侍女,依附而又順從;她是《十面埋伏》中武功高強的舞伎,宛如躍出壁畫的敦煌飛天仙女。這兩部影片都是由張藝謀指導拍攝,也正是他最先發現了章子怡。
緊接著,羅伯·馬歇爾執導,斯皮爾伯格監制的《藝伎回憶錄》讓她蜚聲國際。
“她擁有著其他一些中國女演員所欠缺的勇氣與抱負。鞏俐很享受在中國的生活,她結婚以后就很少再接戲了。章子怡來到西方,很快學習英文,名聲享譽世界影壇,成了大家所熟知的Ziyi Zhang。”
從《臥虎藏龍》為西方觀眾所熟悉,到《藝伎回憶錄》獲金球提名,她用最短的時間征服了好萊塢。她成了中國電影人在世界的一面旗幟。
《尖峰時刻2》的導演Brett Ratner曾將章子怡稱為“亞洲的奧黛麗·赫本”。她曾多次被《人物》雜志列入“世界最美麗的50人”的名單。一提到她的職業,章子怡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是中國人,我很堅強。”
盡管中國傳媒還有對章子怡的走紅抱以很大的質疑,并且在很多時候章子怡還成為負面新聞的“主角”,但是這個女孩子已經通過特別的方式贏得了西方傳媒的關注。
有媒體認為,章子怡的成功正是出于對成功的強烈渴望,并且為之努力。有個例子就是,當初在戛納電影節她還因為英文鬧了笑話,但半年之后已經能夠獨立面對美國媒體的采訪,對答如流,基本不需要翻譯。
《時代》周刊評價說,在中國電影一百年的歷史節點上,章子怡的光彩奪目得益于百年中國電影的精華積淀,作為華人電影的一面旗幟,她將以自己的方式開啟中國電影的下一個百年。
她的成功,也應給更多的中國電影人和年輕人樹立信心。
嚴格根據《時代》、《人物》、《Miss 格調》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