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的女人們,暢想一下,如果成都出現一座標志性的建筑,你希望它是什么樣的呢?或者,來看看這些和你同城的女性們,她們對于這個城市的建筑,有著怎樣最“鬼馬”的建議!
全世界抗震系數最高的大樓在成都
它的樣子是擎天柱
Lisa 職業:保密 年齡:32歲
成都受到過地震帶來的傷害,所以我特別希望以后成都房子的抗震能力會特別強。地震跟出水痘不是一回事情的,不是說來過一次之后就不會發生第二次,這個城市就對地震產生了免疫能力。然而我想我們卻可以有一些經驗的,做好一些措施和準備,那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讓我們住得更安全一些。
我希望成都可以出現一座全世界抗震系數最高的建筑。如果你要問我這幢建筑是用來做民居還是商用,那么我肯定回答你,我希望這幢建筑是給孩子們造的,我希望它是一個學校。所以我希望以后如果成都真出現了這樣一棟抗震系數很高的房子,那么我們能看見里面是孩子們在上課的情形。當然,地標建筑的外觀也應該絕對是好看和美觀的,所以我覺得如果這棟大樓的外觀如果是擎天柱的模樣會很好。因為擎天柱就代表著一種剛毅的力量,而且看上去也是給孩子們造的。并且,擎天柱的身材體型看上去就像一個建筑,我想,建造起來也不是特別困難吧?
耍都要建最好“耍”的建筑
池玲 職業:英語老師年齡:31歲
成都可以是中國的“耍都”啊,所以我想如果有一座建筑匯集了成都的各種“耍”,那么一定是很有趣的,并且我覺得會是全中國功能第一的建筑吧?我想,在這棟“耍”建筑里,當然也實現功能分區,比如一樓是超市,二樓三樓有賣服裝和化妝品的,四樓是做SPA的、五樓可以打麻將,六樓是夜場club……
這棟大樓的外觀也需要足夠特別,也許我們在外面就可以看到每層樓的功能是怎樣的,這樣就可以直接坐電梯進去了。當然,大樓的外觀具體是怎樣的我還沒想好,我覺得這個還是交由設計師們來想更靠譜。不過我想成都還是可以有這樣一個功能強大的建筑的,讓我們耍得更徹底一下吧。
田園城市需要最環保的建筑
囡囡 職業:警察 年齡:25歲
我自己本身很喜歡植物,我知道曾經在英國有一棟房子,四周的墻上都種滿了草,雖然有的人認為這看上去有點惡心,但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卻很好。就像我們在夏天,看到壁虎爬滿了墻壁,都會覺得這是充滿涼意的,總之我覺得賞心悅目。
那么不知道在成都,這有沒有辦法實現?或者,我希望用來建造這棟標志性建筑的材料都是最環保的,太陽能可以在這棟建筑里得到有效利用。最好這是一個有所用途的商業建筑,我覺得如果是一個科技館什么的,就失去了很多意義。然而想要進駐這棟建筑的任何公司,都是很好的環保先行者。比如,他們會在進駐之前簽訂一些承諾,保證每月員工加班的次數不超過5次(因為晚上加班很浪費電),保證打印紙可以重復利用。當然更多的靠建筑里的人們自己的主觀意識,7樓8樓以下的就別使用電梯了,天不是很熱的時候大家也不使用空調……如果真有這樣一棟建筑,以及入住的這些公司和員工們,我想整個成都都會為他們驕傲的。
老地標注釋新“田園”
★網友李莫愁:莫斯科紅樓變洋人街
這個在二環邊的莫斯科紅樓是貨真價實的前蘇聯專家設計修建的,現今在成都獨一無二。據說莫斯科紅樓現在剛剛開始維修加固,要變成商業廣場,我覺得還有更好的辦法。如果把莫斯科紅樓改成具有異域風情的洋人街如何?植被蔥郁,風情萬種,商業當然也可以融入,但是千萬不要把紅樓的原味去了。
★網友FEIFEIRUN:署襪街郵局大樓變電信博物館
對于這棟建筑,維修和保護得確實很好。我覺得郵局大樓的存在,對田園城市是很好的呼應,大樓有歷史感卻又不過時,綠色的外表很“環保”。繼續保護這棟大樓吧,不過可以考慮建成電信博物館,在鬧市之中綠色的有滄桑氣息的博物館,聽起來很田園吧!
★網友秦一丁:廣播電視塔在水中央
正好廣播電視塔在錦江邊,又挨著猛追灣游泳池,讓電視塔四面環水怎么樣?這樣一來,成都市內就能有一片真正的水域,而且水中間還有一座高塔。要去上面觀光就乘船,站在高塔上俯瞰波光粼粼,多美。我覺得還可以在電視塔上搭一個蹦極臺或跳水臺,這簡直可以成為全世界的地標了。
★網友你好憂愁:望江樓公園紋絲不動
10年前在川大讀書的時候,只要有空就從東門騎車溜出去到望江公園背英語。不久前我去望江公園,發現不論是里面的環境還是里面的人,都跟10年前差不多,心里特別欣慰。其實要說田園城市,望江樓就算是標準的田園城市必備建筑,而包圍它的望江公園,請不要讓它在歲月中有任何改變吧!也許100年之后,真的有人閑坐在我以前最喜歡坐的那個椅子上,吟出了著名的“望江絕對”的下聯呢。
建筑師眼中的田園城市
劉家琨 成都知名作家、建筑師
“建造有詩意的洞穴”
如果把田園城市的概念縮小至建筑范圍內,恐怕沒有人比劉家琨更加有發言權。作為國際知名的成都建筑師,他表示,“寬容、平和、柔韌是我心目中理想建筑的標準,我認為建筑就是洞穴,就是為人提供安全生存的地方。除了吃飽穿暖之后,人還有很多精神上的需求,所以建筑的功能有二:首先提供棲息之地,然后提供詩意。”那么建造一座有詩意的田園城市應該關注哪些細節呢?劉家琨說:“現在大家都注意建筑的視覺效果,但建筑是需要全方位感觸的:觸感、嗅覺,都是建筑里面特別關鍵的因素。比如地板,地板就是觸感,地板的彈性給人接納的感覺,這些都是建筑要做到的。此外,個人的存在感是給人安全的要素,也是我很重視的。”
“我工作在四川成都,一個歷史悠久的中國內陸城市,如今歷史已成碎片,它是一個普通的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卻暫時不具備超大城市的脈絡和前景。”成都這樣的一種生存狀態也造就了劉家琨的建筑風格。劉家琨覺得,應該根據城市自身的歷史資源和由此生長出來的發展戰略,確定具有延續性的城市構架,合理利用資源,同時立足于當代生活的功能,用當代的技術和材料創造真實的、當代的、具有地方特性的建筑類型和風格———就像各地的古人們在他們的“當代”那樣。
號外
[現代田園城市暢想曲第二樂章]
為了孩子,我們去郊外生活
乘著“田園城市”的東風,在交通越來越方便的今天,為了后代,我們更有理由選擇到郊外生活。下期就由“田園生活先行者”來告訴你她們和孩子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