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最多生機,最多綠色,最多希望。
五月,《成都女報》攜手眷戀這座城市的女人們,
憧憬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美好藍圖,
奏響一首田園城市的暢想曲。
五月,我們一起編織一個成都夢,一個田園夢。
[現代田園城市暢想曲第一樂章]
100多年前,英國老頭霍華德用一本叫作《明日的田園城市》的書為這個世界上的許多城市勾畫出了未來的方向。在這樣的未來中,也許我們可以不用生活在汽車尾氣和強酸降雨中,也許每天睜開眼睛可以看見窗外有一抹新綠,也許家的旁邊有一小塊土地,可以種上任何自己喜歡的東西……
關于“田園”一詞,漢語字面的意思是田地和園圃,于是它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陶淵明式的“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的遁逃。而如果將田園與城市放在一起,貌似矛盾的概念之下展現的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詩意向往和表達,是城市人站在摩天樓下對遠山淡綠的眺望。這樣的跨越一定需要一種柔韌的精神來連結,所以成都會用20年的時間初步建成世界田園城市,因為沒有哪座城市可以這樣柔軟而堅韌,可以因為它的女性和女性氣質而被人念念不忘。
是的,田園對于女人的吸引就像醇酒之于男人,是永遠潛藏在骨髓里的沖動。我們都希望在某個不被打擾的安靜角落,有青山環繞綠、水長流的一所小屋,用來裝載城市荒漠里無處安放的焦躁空洞,躲避所有會讓人害怕的鋼鐵水泥棱角。當被電話QQMSN騷擾得幾盡崩潰、被前不見首后不見尾的汽車陣折磨得不顧形象、看見滿街匆忙奔走的人就有焦慮欲嘔的癥狀,閉上眼睛想想那座外墻上爬滿了花朵的房子,就能平靜下來,仿佛吸到了來自澳洲牧場的草香。
所以一座美麗建筑物在一座以田園為理想模型的城市里的位置舉足輕重,它幾乎就是女人的田園圖畫中那個黃金分割點,只有它出現了,周圍的嬌花嫩草鶯飛燕啼才能獲得意義。而我們對于城市未來的所有想象,也必須依托于它之上。也許讓未來的成都出現座理想中的鄉間小屋很不現實,但至少可以努力尋找和想象一些未來的影子。
日本著名建筑師隈研吾說,成都是一個將詩文化與生活融為一體的城市,這樣的城市里應該有一個建筑能寄托成都人的信念,承載成都的歷史記憶。而其實建筑之美,說來也許全在情感投射,泰姬陵如果沒有癡情國王的故事做背景,必然遜色幾分;帕特農神廟若非希臘文明做注腳,也不過是一些略顯巍峨的石柱;即使戲劇效果沒那么強烈的埃菲爾鐵塔和大笨鐘,也與城市歷史互相成全。我們希望未來的成都可以像倫敦一樣成為若干個大村莊的集合,以白金漢宮那樣的黃金分割點為中心,輻射出牧場、池塘、森林和全新的城市生活,而尋找這個成都的白金漢宮,就是我們今天想要做的事情。
它也許已經安靜地在這座城市里待了很久,一直沒被發現;也許還是個胚胎,需要這個城市的女性用想象力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來滋養灌溉;也許根本只是某個大腦中還未成形的畫面,等待著有緣人來勾邊上色。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終將出現在成都,用一種驚世駭俗的姿態打動這樣愛美的一座城市里這樣愛美的那些女人,同時為這座城市開啟一個嶄新的明天。
給成都一幢美麗的房子,用你可以做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