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226;29新五條的出臺以及限外令,讓北京及周邊的樓盤消停了一段時間,然而隨著河北有關環首都經濟圈的規劃見諸報端,各個開發商便爭分奪秒扎堆開盤,引發了一輪爭購的熱潮。
消費者的“給力”,無疑讓地產大佬心中不慌,行情好則多漲價,行情不好則少漲價,或明升暗跌,維持原價,在一片調價聲中,房價卻呈現出非常“怪異”的態勢。
近日,萬科在武漢、深圳、蘇州、上海的多個樓盤推出了不同程度的優惠購房。作為曾引發全國打折促銷風的萬科,此番動作是真降價促銷,還是局部性的試探購房人?是一次“孤膽英雄”的打破價格僵局,還是會再次引發全國性的降價促銷?該消息立刻引發了市場人士的諸多猜想,牽動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經。
事實上,萬科此次區域性的促銷行動,并沒有被業內視為全面轉向的信號。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百城價格指數顯示,11月我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較上月上漲0.82%。上海的一手房平均成交價格在10月上漲41%的情況下,再漲了27%,達到22627元平方米。這一數據顯示9月新政威力不如4月,在北京、上海等十大重點城市中,除南京環比下跌0.07%外,其他9個城市房價平均高達1540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41%,同比飆升34.29%。
此外,東莞樓市11月份房價也繼續在高價位徘徊,成交均價為8367元/平方米,環比微漲1.04%,同比上漲20.54%。
盡管此前國家接連對房地產市場加力調控,甚至權威人士一再表示,“十二五”期間將逐步推出房產稅改革,被視為房地產調控的利器在頭頂高懸,但從市場反應的情況來看,房價依然上漲不休。
難怪,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探訪澳門北區工聯會時主動表示,“內地的房價就是壓不下來”,他甚至向購房者發出頗為“無奈”的倡議——“如果真的買不到房,可以考慮用先租的辦法”。
從根本上說,錢太多是房價呈現“怪異”態勢的最大原因。首先,在國內4萬億的信貸熱錢化,讓持幣的人在面臨高通脹、負利率時,投資房產成為重要的選擇;再者,國際熱錢的逐利,更是助長中國樓市價格上漲;另外,在城市化進程中,人們涌入城市,在“有恒產才能有恒心”傳統文化理念下,購房置業成了人們打拼的最大目標。
總而言之,在全球流通過剩、資產價格上漲、通脹膨脹預期加強、熱錢游資“兵臨城下”以及剛性需求依然強勁等諸多因素作用下,我們認為,房價上漲的趨勢不會輕易改變。
預測未來房價上漲到什么程度并不容易,但如果把時間撥回到今年前八個月房價走勢看,2010年1-8月,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5520元/平方米,上年同期為4800元左右,較上年同期上漲15%。
從明年來看,當物價上漲成為趨勢,房價上漲也就顯得順理成章。然而,從宏觀調控的層面來看,無論是政策出來的頻率,還是政策的嚴厲程度,都充分顯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這種維穩的調控決心。
當然,如果調控政策作為常態,調控的效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而一旦調控政策執行不力,或過早“夭折”的話,并不排除明年房地產市場將出現一輪報復性地上漲。
總之,隨著全國各地保障房的建設,以及各地調控政策的落實,房產稅利器的祭出等等,我們可以預測的是,今后房價的上漲也不再是單邊的,而會出現迂回上漲。因此,作為有能力的購房人,在房價迂回上漲中,尋找合適的機會購入,不失為一項明智的選擇。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如此看來,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剛需者,又何必去糾結眼前一時的下跌或上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