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緩解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減輕群眾的疾病負擔,實現“病有所醫”,維護群眾的健康權益;二是應對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和環境變化等,給醫藥衛生工作帶來的新挑戰;三是解決醫藥衛生領域長期以來形成和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推動醫藥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2、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醫療衛生體制覆蓋城鄉居民,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為了分階段推進改革,增強改革的操作性,還提出了三年的近期目標,即到2011年,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全國初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得到普及,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突破,明顯提高基本醫療衛生可及性,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
3、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能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實惠?
通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老百姓可以得到以下實惠:
一是平時少得病。從2009年開始,政府逐步向城鄉居民按項目免費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例如,為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為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等,逐步縮小城鄉之間的醫療衛生服務差距。
二是得病有保障。通過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覆蓋城鄉全體居民、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完善城鄉醫療救治制度等措施,努力使群眾個人負擔的醫藥費用比例降低。
三是看病更方便。用三年的時間,建成比較完善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使城鄉群眾不出社區、鄉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務。同時,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改善服務,完善基層與大醫院的雙向轉診制度,緩解大醫院“掛號難、看病難”的狀況。
四是治病少花錢。通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機構實行零差率銷售,使群眾用上安全、放心和價廉的藥品。加大政府投入和監督,維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努力減輕群眾用藥就醫的負擔。
4、今后三年政府新增衛生投入將重點投向哪里?
今后三年政府衛生投入重點用于“基本、基層、基礎”建設,具體來說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政府預算全額安排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人員經費、發展建設、公用經費和業務經費;按項目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統一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二是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支持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政府負責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按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及其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使其正常運行,提供低成本服務。三是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逐步提高政府對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用兩年左右時間將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納入城鎮職工醫保。此外,各級政府還將為建立健全基本藥物制度、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提供必要資金支持。經初步測算,2009-2011年各級政府需要投入8500億元用于支持五項重點改革,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