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鐘海青認為,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工作重要思想,明確了建設人才強國的指導方針、戰略目標、總體部署、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為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高等學校肩負著為國家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的重任,在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人才規劃綱要》中承擔著重要使命,應準確把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人才規劃綱要》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準確把握高等教育在人才事業發展中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按照國家對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認真分析教師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中面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拓寬視野,創新思路,以人才培養體制改革為核心,加快推進教育改革,充分發揮高校的人才優勢,為建設人才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鐘海青說,《人才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引導人才向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流動的政策,以及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對民族地區高校和民族院校的人才培養及事業發展工作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廣西民族大學作為自治區政府“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兩所省部共建高校之一,擔負著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培養各民族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責任,貫徹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人才規劃綱要》應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用足用活國家人才政策,認真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進一步加大引進和培養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的力度,完善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凝聚創新團隊的組織新模式,增強培養和集聚人才的能力,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造就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隊伍。
第二,積極推進質量發展戰略,著力培養適應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努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完善質量保障機制,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切實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國家觀和民族觀,努力把各民族學生培養成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的模范;全面推進國際化進程,主動融入廣西對外開放事業,立足東南亞國家,面向東亞、南亞和歐美國家,加大與國外大學合作培養人才的力度,積極探索合作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為促進中國—東盟合作發展和區域經濟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三,加強畢業生就業教育和指導工作,鼓勵畢業生向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流動。引導畢業生了解國家的有關政策,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增強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信心,自愿到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工作,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和國家長治久安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