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時,廣西的人才市場還處在發展的初步階段,不少地方有市無場或是租用場地辦市場,開展的業務較少。自2003年以來,廣西全區人才市場抓住發展機遇,大力實施人才強桂戰略,立足本地實際,服務經濟發展,逐步開展人才招聘、人才推薦、人事代理、人才培訓、人才測評、人才網站等市場化的人才服務業務,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人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服務水平和質量持續得到改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服務社會經濟、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人才市場發展的法規政策環境有所改善
近十年來,人才市場的法制建設不斷加快,法規政策環境有所改善。在國家層面上,相繼出臺了《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這些法律明確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這兩個主體的權利義務,有利于建立市場契約關系和確立主體的平等地位。
2007年5月廣西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才市場管理辦法》,該《辦法》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執業行為(經營活動)、法律責任等作出了更細致和明確的規定,對于維護市場秩序,增強人才市場經營活動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有很大作用。近年來廣西還陸續出臺了關于公務員公開考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開招聘等政策,進一步強化了人才配置上的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客觀上推進了人才市場機制的形成。
二、人才市場服務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目前,作為我區人才服務和就業服務主渠道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原人事部門和勞動部門),從自治區到市、縣(市)都分別設立了人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部分行業也設立了人才服務機構。此外,各類非國有的人才中介、職業中介和教育培訓、管理咨詢、人才派遣、人才信息服務等機構也日益增多。據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區人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共有近300家(其中人才服務機構有120多家),其中國家級專業性人才市場1個、國家級綜合性人才市場1個。
廣西的人才服務市場絕大部分已擁有自己的服務場所,有的規??膳c全國一流人才服務場所媲美,如中國廣西人才市場就擁有近18000平方米的場地,是廣西最大的人才服務超市。人才服務從業人員隊伍在不斷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政府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和就業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已有近千人。
同時,人才市場服務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功能日益豐富。服務內容已包含人才信息、人才配置、人才培訓、人才評價、人事代理、職業指導、人事外包、人才派遣、智力成果中介等諸多方面。在規模擴大的同時,人才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以信息技術應用為代表的現代人才服務方式逐漸興起。以中國廣西人才市場所屬廣西人才網為核心,在區內已實現了與全區14個地級市中12個地級市政府所屬人才市場網站以及部分縣級人才市場網站數據庫共享的聯網。2006年還開通了泛珠三角區域人才網站信息共享平臺——網聯系統。
三、人才市場運行機制初步形成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廣西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用工機制的改變和人才市場化配置程度的提升,大部分用人單位,特別是非國有用人單位的人才,都是通過市場進行配置的。與供求密切相關的價格機制也隨著用人單位(企業)分配自主權的確立而形成,這突出體現在薪酬由企業和人才以面談等自主方式進行確定而不是由國家規定。同時競爭機制也在發揮作用,人才市場的兩個主體——供求雙方形成競爭,如有的職位有幾十甚至上百人競爭,有的人才有幾家單位爭相招攬。
四、人才市場作用日益凸現
隨著人才市場的快速發展,它在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凸現。
(一)政府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起到了高校畢業生就業主渠道作用
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在全區所有地級市都設立了畢業生就業服務專門機構或窗口,為畢業生提供求職招聘、信息服務、安置就業、就業與創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職業素質和職業傾向測評、為自謀職業或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代理服務等服務。2009年全區政府所屬人才市場為畢業生舉辦了151場專場招聘會,組織了近兩萬家次的用人單位免費入場招聘畢業生,現場招聘會接待畢業生40多萬人次,全年網上接收畢業生投遞求職簡歷20多萬份,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信息)20多萬個(次)。
(二)人才市場發揮了人才資源市場化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目前,我區人才市場在促進就業和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日益明顯,每年通過人才服務機構實現就業和達成流動意向協議的人數巨大。據統計,2009年全區14 個地級市和自治區人才市場等15家政府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共為30 萬多家(次)用人單位提供了人才招聘、高級人才尋訪等服務,共接待參加現場招聘會人員約100萬多人次,新增網上求職注冊簡歷66萬份,發布人才供求信息110多萬條。同時,用人單位通過人才市場配置人才已成為主要招攬人才的手段和方式。
(三)人才流動的社會化服務不斷強化
政府部門所屬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提供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資質管理、戶籍管理、社會保險代辦等服務,有效地解除了人才流動的后顧之憂,保障了人才的自由流動,2009年,全區地級市人才市場和自治區人才市場共為45 萬人才提供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及其相關的人事代理服務,其中管理的流動黨員人數達到了1.2萬人。各人才市場不斷加強以人事檔案管理為依托的人才流動社會化服務,每年接收流動人員數以幾萬計,提供各種適應流動人員需求的服務項目,辦理檔案接收、轉遞、整理、利用和戶口管理、職稱管理、代收代繳“五險一金”、辦理廣西居住證、出國政審、學歷認證等業務每年超過百萬人次。
(四)反映人才供求狀況和引導人才消費
自2009年開始,廣西人才市場開始系統地對人才市場供求信息、價格信息進行收集、分析、整理、發布,及時反映人才市場供求情況,引導人才培養、配置、使用和消費。目前,廣西人才市場每個季度都發布廣西人才網聯系統的人才供求狀況分析報告,已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
(五)社會化人才評價服務已顯雛形
目前,廣西人才市場的人才評價主要包括人才測評、社會化考試和職稱評定。這些年來,人才市場不斷探索,通過引進和使用科學的技術和方法,對各類人才進行評價,幫助人才更好地認識自身和用人單位更好地對人才“選、育、用、留、汰”。2009年,僅中國廣西人才市場就為4.5萬人(次)提供人才測評和社會化考試服務。同時,人才市場也在不斷推進職稱評定工作,主動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流動人員提供職稱評定服務,僅中國廣西人才市場2009年就辦理轉正定級4014人,辦理初級定職1075人,初、中、高職稱評審347人(2008年申評通過人數)。
(六)以多種手段和方式為人才能力提升服務
近年來,各地人才市場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才本身的需求,開展人才的繼續教育、培訓,幫助人才不斷地更新和增加新知識、新技能,實現能力的提升。2009年,全區人才市場通過現場培訓、網絡培訓、遠程同步培訓等方式和手段培訓各類人才達到3萬多人次。其中,中國廣西人才市場的做法尤為新穎和突出,一方面它利用中國西部開發遠程學習網和全球發展學習網絡,與國內外優秀教育機構合作開展遠程教育和培訓;另一方面,它自2009年開始建設運行廣西教育培訓網,開展網絡在線網絡培訓,預計建成運行后可提供幾萬人同時在線培訓。
(作者簡介:馬昌定,廣西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研究員;黃少堅,廣西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