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群羚羊,看見了一頭獅子,于是就拼命奔跑。可是跑著跑著,它們卻停了下來,完全忘記了為什么奔跑,而且會再一次地向它們的天敵獅子走過去,似乎已經忘記了這就是在幾分鐘以前讓自己驚慌失措的動物。羚羊們的這種行為舉動被美國心理學家考克斯稱為“羚羊的思維”。
許多人可能都會嘲笑那些羚羊的愚蠢。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具有“羚羊思維”的人并不在少數,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這種思維的怪圈,結果讓自己與成功失之交臂。在人生的競技場上,起初,每個人都是雄心勃勃、斗志昂揚,對人生充滿激情,對目標抱有信心,都渴望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卻在為理想目標奮斗的過程中漸漸迷失了方向,消磨了斗志,失去了進取的信心和動力,甚至駐足觀望,徘徊不前,讓自己在不經意間變成了那些愚蠢的羚羊。
生活中許多人之所以成了羚羊思維的犧牲品,通常問題的根源并不是在于他們朝目標努力的過程中犯了錯誤,而是在于他們缺少一種繼續向目標努力的決心和毅力,思想上出現了麻痹厭戰、畏難懈怠的情緒。
人生猶如一場馬拉松賽跑,要想成功到達勝利的終點,不僅需要找準人生目標,更需要我們在明確目標后緊盯目標,心無旁騖,堅持不懈,在思想上避免“羚羊思維”。當每天結束的時候,不妨躬身反省,問問自己:“今天,我距離設定的目標又近了多少?”努力用目標來管理人生和激勵自己,讓我們的精神永遠處于亢奮狀態,使我們時刻都保持一顆進取之心,腳踏實地向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前進,永不懈怠。只有這樣,才會一步一步縮短與理想的距離,最終實現目標,收獲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