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近,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關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40號),要求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充分認識學習貫徹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人才規劃綱要》的重大意義,切實抓好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人才規劃綱要》的組織學習,在黨管人才的工作格局下,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積極推動人才工作科學發展,努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為此,我們約請有關專家對《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人才規劃》)進行了解讀。
一、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頒布實施《人才規劃》的重大意義
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會議。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習近平副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著眼于我國科學發展、長遠發展大局,深刻闡述了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對加快建設人才強國進行了全面部署,充分說明我們黨對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對人才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戰略性地位有了新的定位,標志著我國人才工作開啟了新的發展篇章。《人才規劃》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明確了新時期我國人才工作的指導方針、戰略目標和總體部署,提出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創新體制機制、完善重大人才政策、實施重大人才工程的主要任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行動綱領。《人才規劃》的頒布實施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戰略選擇,對于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二、《人才規劃》的主要內容
《人才規劃》主體內容1萬9千多字,除序言外共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才發展指導方針、戰略目標和總體部署,提出了24字指導方針,明確了建設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從八個方面對人才發展進行了部署。第二部分是人才隊伍建設主要任務,提出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大力開發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第三部分是體制機制創新,提出改進完善人才工作管理體制,全面創新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五大機制。第四部分是重大政策,提出解決人才工作突出問題的10項重大政策。第五部分是重大人才工程,設計了12項由國家層面組織實施的、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人才工程。第六部分是組織實施,提出了落實人才規劃的保障措施。
三、我國人才發展的戰略目標、指導方針和總體部署
《人才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和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確立國家人才競爭比較優勢,進入世界人才強國行列,為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人才基礎。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要圍繞這個總體目標,堅定不移走人才強國之路,科學規劃,深化改革,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努力實現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隊伍規模不斷壯大,人才素質大幅度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人才競爭比較優勢明顯增強、競爭力不斷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明顯提高、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逐步實現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轉變。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人才發展的指導方針是: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這24字方針主要體現了人才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人才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中,服務發展是人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才優先確立了人才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用為本強調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是發揮人才作用,創新機制是發揮人才作用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高端引領突出了高層次人才在整個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整體開發明確了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的任務。《人才規劃》特別強調,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這是貫穿《人才規劃》的核心內容,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基本路徑。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主要包括了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投資優先保證、人才制度優先創新等四個方面主要內容。
《人才規劃》按照統籌兼顧、分步實施的原則,從八個方面對未來十幾年我國人才發展進行了總體部署:一是實行人才投資優先,健全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多元人才投入機制,加大對人才發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資效益;二是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設,突出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大幅度提升各類人才的整體素質;三是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改善宏觀調控,促進人才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四是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突出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重視培養領軍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大力開發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五是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人才管理體制,創新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營造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人才制度環境;六是大力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堅持自主培養開發與引進海外人才并舉,積極利用國(境)外教育培訓資源培養人才;七是加快人才工作法制建設,建立健全人才法律法規,堅持依法管理,保護人才合法權益;八是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完善黨管人才格局,創新黨管人才方式方法,為人才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四、我國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任務
黨的十七大提出“統籌抓好以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人才規劃》遵循這一要求,提出“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基本思路,確定了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大力開發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的全國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思路。
《人才規劃》提出我國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任務:一是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二是大力開發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三是統籌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五、我國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建設的主要任務
著眼于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制度障礙,圍繞用好用活人才,《人才規劃》提出了體制機制創新的長遠目標和近中期任務:一是在改進完善人才工作管理體制上,重點要完善黨管人才領導體制,改進人才管理方式,加強人才工作法制建設。二是在創新人才工作機制上,考慮到人才的能力開發、人才的發現與使用、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等十分重要,將近年來提出的人才培養、評價、選拔、流動、激勵、保障等機制,調整為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和激勵保障五大機制。在體制機制建設的每個方面,《人才規劃》都提出了許多創新舉措。比如在改進人才管理方式上,提出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傾向,取消科研院所、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人才評價發現機制上,提出加快推進職稱制度改革,規范專業技術人才職業準入,依法嚴格管理;在人才激勵保障機制上,提出建立國家榮譽制度,表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杰出貢獻的人才等等。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的創造活力,形成各類人才作用充分發揮、全社會創新智慧競相迸發的良好制度環境。
六、我國人才發展的十項重大政策
考慮到當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人才規劃》單獨提出了十大政策:一是針對當前人才發展投入不足的問題,提出實施促進人才投資優先保證的財稅金融政策;二是針對我國創新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嚴重不足的問題,提出實施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政策;三是針對城鄉、區域人才分布不合理的問題,提出實施引導人才向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流動的政策;四是針對科技人才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提出實施人才創業扶持政策;五是針對學術界和科技界因行政化、“官本位”導致學術浮躁、大成果少的問題,提出實施有利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和創新的政策;六是針對人才流動渠道不暢的問題,提出實施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合理流動的政策;七是針對我國人才國際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提出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八是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需要重視和加強的問題,提出實施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人才發展的政策;九是針對人才服務體系不健全的問題,提出實施促進人才發展的公共服務政策;十是針對人才合法權益保障不夠的問題,提出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政策。
七、我國人才發展的12項重大人才工程
按照引領性、創新性、示范性的原則和少而精的要求,《人才規劃》設計了12項重大人才工程,即: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青年英才開發計劃,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高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計劃。
重大工程的立項和設計主要考慮了三個因素:一是既全面覆蓋又突出重點。這12項人才工程覆蓋了人才發展的方方面面,包括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等各支人才隊伍,包括人才培養、吸引、使用等各個環節。同時,突出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這個戰略重點,圍繞創新型國家建設,設計了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英才開發計劃等。二是既注重創新又注意銜接。這12項重大人才工程絕大多數都是新設計的項目,在設計這些項目時,注意了與原有項目的銜接;有的是已實施的項目,對這些項目都注意在現有基礎上作進一步延伸和拓展。比如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在全面提高這些專業技術人才整體水平的基礎上,重點要提升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資源、防災減災、社會工作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水平。三是既強調引領性又強調示范性。這12項人才工程是由國家層面組織實施的,引領性帶動性都很強,工程實施后能夠引領和帶動相關領域人才發展。同時,又強調要把這12項人才工程做成“示范工程”和“樣板工程”,推動地方和部門制定本地本系統本行業人才工程,充分發揮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加快我國人才隊伍建設。
八、貫徹落實《人才規劃》的具體部署和要求
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切實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是根本保證。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自覺用科學理論指導人才工作、用科學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學方法推進人才工作,不斷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各級黨委要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善于用戰略思維、開放視野、發展觀點謀劃和推動人才工作,落實人才培養使用重大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發展,履行好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職責,深入研究人才工作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使人才工作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做好人才服務各項工作,努力為人才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堅持用事業聚才育才,使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要鼓勵創新、愛護創新,使一切創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創新舉措得到支持、一切創新才能得到發揮、一切創新成果得到肯定。要關心人才學習和生活,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要通過大力表彰和廣泛宣傳優秀人才的先進事跡,營造尊重科學、鼓勵創新、甘于奉獻的社會氛圍,在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奮發努力的良好風尚。
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北京召開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座談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強調,要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把貫徹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實施國家人才規劃,作為當前和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務。第一,在提高思想認識上,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切實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重要保證,是確立我國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支撐。第二,在抓好任務落實上,就是要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突出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大力開發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統籌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培養造就一批復合型、高層次、通曉國際規則的適應對外開放的人才。第三,在促進政策落實上,要按照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指導方針,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有利于科學發展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第四,在推動項目落實上,就是要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具體化的要求,把人才工作轉化為具體的工作項目,以項目落實促進人才工作的開展。通過加快組織實施人才規劃立項的重大人才工程,以人才工程項目實施,解決人才隊伍建設和人力資源開發面臨的突出問題,提高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