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頒布實施,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在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期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必將對新時期廣西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作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如何在貫徹落實《若干意見》精神,服務首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有所作為?我認為,務必緊緊圍繞南寧市委、市政府開展“四個年”主題活動和組織“五大攻堅戰”的工作部署,突出以民生為本、人才優先這一主線,以改革的姿態、創新的思路、務實的作風、首善的標準,團結協作,奮力作為,開創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新局面,為把南寧加快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堅持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抓緊抓好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富民之源。以加強公共就業服務為目標,積極構建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既是《若干意見》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們穩定和擴大就業的主要目標。一是圍繞發展大局拉動就業。進一步促進就業政策與產業政策的結合,完善和落實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社保補貼等扶持政策,扶持企業走出困境,就地就近吸納大中專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二是加大“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力度。進一步量化考核指標,完善創業考核體系。深入開展“邕城創業行”主題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創業項目競賽、創業項目推薦等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民創業的良好氛圍。三是抓緊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工作的首位,啟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計劃,實施崗位拓展計劃、創業引領計劃、就業見習計劃和就業援助計劃。進一步落實就業創業幫扶政策,抓好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自主創業和異地轉移就業工作,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加大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力度,重點對“零就業家庭”等實施就業幫扶。四是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適應機構改革新形勢,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和公共人才服務機構、職能和資源整合,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進一步加強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就業服務網絡建設,加強公共就業信息化建設,積極開展失業動態監測和市場供求信息發布工作。建立健全失業保險就業幫扶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基金在預防失業、實施再就業援助和促進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針對不同群體,舉辦好“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和“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
二、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抓緊抓好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社會各界普遍關切,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是必須全力抓好的重點工作。我們要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社會保障制度的“全覆蓋”和人群的“廣覆蓋”。一是努力推進社會保險全覆蓋。以非公企業從業人員、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為重點,不斷擴大參保規模。加大在校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建筑行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工作力度,將工傷保險擴大到從事特殊行業、危險作業的群體。做好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納入工傷保險工作,妥善解決老工傷和工傷大戶的問題。二是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改革試點工作。加大武鳴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推進力度,對符合條件60周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每人每月發放不少于55元基礎養老金。三是抓好“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落實,降低個人負擔比例,提高參保人員醫療保險待遇水平。組織實施“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障工程”,逐步解決關閉破產、改制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障問題。四是妥善解決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做好相關政策的補充完善,加強政策宣傳力度,抓好工作指導,提高被征地農民參保積極性,確保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此外,抓好社會保險市級統籌工作,增強社會保險互濟功能。認真貫徹落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和醫療保險異地就醫政策,探索建立提升城鎮低收入居民參加養老保險積極性的政策機制,不斷探索和解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新問題。
三、堅持把人才發展擺上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抓緊抓好
人才隊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今年,要著重實施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大力推進人才發展,促進以人才優先發展引領和帶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一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圍繞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組織實施產業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國際化人才培養工程等一批重點人才培養工程。重點抓好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推薦選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推薦選拔工作,暢通人才成長的機制。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探討和試行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公開招投標制度。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完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時制度,抓好公需科目和專業知識的培訓,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二是提升人才小高地建設水平和支撐能力。完善管理機制,積極探討建立人才引進、使用、培養、評價、流動、項目管理等制度和機制。深化項目化管理,對重點項目實行重點扶持,加強對人才小高地項目的績效考評。積極培育區域性人才小高地和產業小高地集群,增強人才小高地的輻射效應。三是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實施技能人才振興計劃,積極推進高級技工學校向技師學院升格。結合全國、全區技能大獎賽,技術能手評選表彰等活動,開展南寧市相關競賽、評選活動。四是加強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實行特別職業培訓計劃,整合各類培訓資源,積極開展因需培訓、訂單培訓,讓更多經過培訓、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就地向我市企業轉移,向新興產業轉移。進一步提高就業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支持企業開展崗前技能培訓或技能提升培訓。
四、堅持把人才智力引進作為贏得人才、贏得未來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好
要在當前激烈的區域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增強人才競爭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大力抓好人才智力引進工作。一是積極探索高層次緊缺人才集聚新途徑。圍繞南寧市重點發展產業人才需求,修訂完善高層次緊缺人才吸引培養優惠政策,加大對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激勵力度。實施高層次人才儲備工程,暢通引才綠色通道,引導鼓勵企事業單位柔性引進各類高層次創新人才。研究建立與重點院校人才智力引進互動機制,組織單位赴中、東部地區和區外重點院校招聘人才。做好非公經濟組織人才服務工作,為非公經濟組織儲備人才、推薦人才、引進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二是加大引進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力度。盡快成立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園和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做好海外人才招聘和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創建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三是依托項目擴大引智工作面。抓好引進國外專家智力和國際人才交流工作,加強對引智成果示范基地和成效顯著的引智項目的扶持力度,打造重點產業引智基地和平臺。組織實施引智項目,抓好重點出國(境)培訓項目,提高出國(境)培訓質量和效益。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