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又一屆畢業生涌入人才市場。在求職過程中,他們經常會遭遇用人單位設置的“工作經驗”門檻。面對這一難題,有的人喪失自信,未戰先敗,有的人則沉著應對,脫穎而出。如何破解“工作經驗”難題,是畢業生求職就業不能回避的問題。
【情景回放】
大學生小覃滿懷信心地來到招聘會現場,一眼望去,企業的招聘簡章上大都寫明了工作經驗的要求。小覃心里忐忑不安,最后還是鼓足勇氣來到某公司招聘展位前。
小覃:您好,我想應聘貴公司文員崗位,這是我的簡歷。
招聘人員:(一邊看簡歷,一邊說)請你介紹一下自己。
小覃:我叫覃**,今年20歲,是廣西**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我想應聘貴公司文員的崗位。
招聘人員:你沒有工作經驗,如何勝任這個崗位?
小覃:你們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嗎?
招聘人員:對不起,我們要求應聘者至少要有1年以上工作經驗,不考慮應屆畢業生。
小覃:謝謝(滿臉無奈)……
【職業指導師點評】
從用人單位的角度講,當然是希望能夠錄用一個有工作經驗的應聘者,這種要求本身無可厚非,畢竟,有工作經驗的人來了就能上手,能夠減少企業的培訓和用工成本。但是,企業在招聘當中,對于任職資格的要求會有很多,工作經驗只是其中的一項條件。就我了解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用人單位只是在招聘中高層管理、技術人才時,才會把工作經驗當成必備條件。而在招聘一般基礎性崗位時,大多數用人單位對于工作經驗的要求只是一種期望條件,或者說是優先錄用的條件。而應屆生在求職中應聘的都是基礎性崗位,在這些崗位上,很容易通過短期培訓或崗位學習達到勝任工作的要求,因此,工作經驗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礙。
比如上面案例中覃同學的面試經過,我注意到這樣幾個細節:
第一,招聘人員拿到應聘者的簡歷后并沒有直接拒絕他,而是讓他作自我介紹,這說明招聘單位已經給了應聘者機會,并不是一定要求有工作經驗不可;
第二,應聘者隨后的自我介紹,顯然沒有針對這個職位,展示出自己的亮點和優勢;
第三,對方聽了應聘者的自我介紹后又提出一個問題:“你沒有工作經驗,如何勝任這個崗位?”這時候應聘者沒有給出正面的回答,而是反問對方:“你們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嗎?”明顯底氣不足、缺乏自信。對方拒絕的原因,還是求職者在面試中沒有表現出讓對方認可的亮點。
國內某知名人才網站曾作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招聘單位用人的標準依次是應聘者的品德、價值觀、忠誠度、團隊精神、溝通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等,工作經驗僅列第10位。這說明大多數企業在招聘時更看重應聘者的基本素質。畢業生年輕、充滿激情,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渴望成功,可塑性強,這些都是應屆生獨有的優勢,對于那些通過短期培訓和崗位學習就可以勝任的職位,用人單位更青睞畢業生。畢業生只要在面試中把自身優勢表現出來,完全可以彌補經驗上的不足。
我在招聘中曾遇到過這樣一位同學,他來應聘我們公司的QC(質檢員),我看過簡歷后告訴他:我們這個崗位要求有1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你沒有工作經驗,如何勝任這個崗位呢?這位同學在面試中表現得很自信,他說:“我看到了貴公司對工作經驗有要求,但是我知道貴公司更看重員工勝任崗位的潛在能力。我大學學的是金屬材料專業,同時還參加了ISO培訓,曾在某某金屬材料檢測中心短期實習過,對于QC的職責、工作內容、方法等都有一定的了解,較好地掌握了金屬材料加工工藝、檢驗流程,學會了操作檢驗設備。我相信只要貴公司給我機會,我一定會努力向有經驗的老員工學習,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盡快勝任QC崗位的工作。”我個人認為他的這個回答既充滿自信又很坦誠樸實,講出了專業上具體的東西,思維和表達都很清晰,最后公司錄用了他。
這個案例對于正在求職的畢業生來說,能夠帶來一些啟發,當遭遇招聘單位設置的工作經驗門檻時,應當做到如下幾點:
1、首先要樹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就業成功的關鍵,凡是在面試中充滿自信、臨場表現沉著的求職者,求職成功率都比較高。因此,在面對招聘單位設定的工作經驗門檻時,一定不要緊張,面試中盡量淡化經驗和能力的聯系,強調潛力對于崗位勝任力的作用。
2、在面試中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亮點。對于招聘官來說,在短短十幾分鐘面試時間中,要想全面了解應聘者是不可能的,面試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發現應聘者身上閃光點的淘金過程。因此,畢業生在短短的面試過程中,一定要善于向招聘官展示自己的特長和亮點。
3、有過實習經歷和社會實踐經歷的同學,可以把實習和社會實踐的經歷當作工作經驗寫在簡歷上,并在面試中重點陳述自己在實習和社會實踐過程中的收獲。通常情況下,用人單位是把實習和社會實踐的經歷當作工作經驗來看待的,招聘官往往通過求職者在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和收獲來考察求職者的素質和能力。
4、對于那些自身缺乏優勢的同學,應當擺正求職心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那些知名度不高、位置比較偏遠、條件艱苦的企業去工作。因為這類用人單位往往招聘困難,通常會降低招聘的條件,屬于嚴峻就業形勢下的藍海地帶。在這類企業工作雖然條件艱苦,但只要埋頭苦干、善于學習,一樣會有發展的空間,待積累經驗后,仍然有機會尋求更大的發展平臺。
(作者簡介:周長明,中國廣西人才市場特邀職業指導師,有十多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和多年職業指導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