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病九癢”,對皮膚病患者來說實屬司空見慣,但一些皮膚并沒有什么“病”的人,有時也覺得皮膚出奇的發癢,甚至癢起來恨不得一下把皮膚抓爛,但仔細檢查,除皮膚表面因搔抓留下一條條痕跡和血痂外,卻再也看不到任何皮膚病的蛛絲馬跡,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為瘙癢癥。
多種疾病的信號
瘙癢癥并非皮膚本身的病變所致,而大多數是與全身和內臟疾病有關的,其皮膚瘙癢癥狀的出現往往是多種疾病早期的一個警報和信號,能引起皮膚瘙癢的全身和內臟的疾病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肝膽病變 當肝臟和膽囊發生病變時,膽汁的正常分泌及排泄發生障礙,引起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高,其中有一種叫“膽鹽”的物質經血液循環到表皮,刺激皮膚的神經末梢引起瘙癢,且皮膚瘙癢出現在黃疸之前。引起這種皮膚瘙癢的常見疾病有肝炎、膽囊炎、膽石癥、胰腺腫瘤和其它一些出現黃疸的疾病。
腎臟病變 腎臟病變引起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時,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謝產物不能及時從尿中排出體外,而一部分尿素從皮膚的汗腺排出時,能凝固形成一種叫尿素霜的物質,這種物質刺激表皮引起皮膚干燥脫屑,大多在患者尿量減少的同時出現皮膚瘙癢。
糖尿病 患糖尿病時因人體的葡萄糖不能被組織細胞充分利用,加之多飲、多尿引起負氮平衡和失水,皮膚的含糖量及乳酸增高,從而引起皮膚瘙癢,特別是女性更容易因尿糖的刺激而引起外陰部皮膚瘙癢。
惡性腫瘤 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子宮頸癌及乳腺癌、淋巴癌等惡性腫瘤患者常會出現皮膚瘙癢,其發生的原因可能與惡性腫瘤的代謝產物刺激皮映有關,有時皮膚瘙癢的出現,可能是腫瘤發生轉移的預兆。
血液病 白血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何杰金氏病等血液病均可引起皮膚瘙癢,而且大多發生在血液病癥狀出現之前。
其它病變 其它諸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以及婦女妊娠期也可因血液中雌激素濃度增高而引起皮膚瘙癢。
不可“撓撓”了事
在著名相聲大師馬三立表演的節目中,有一個揭露騙子欺騙患者的段子:一個人身上奇癢,便從騙子那里用重金討得祖傳治癢偏方。回到家中,一層又一層地打開包裝紙,里面只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兩個字:“撓撓”。
最后抖得這個“包袱”引起了人們捧腹大笑,同時,它也告訴人們當患有濕疹、神經性皮炎、瘙癢癥等皮膚疾病而發生奇癢時,不宜采取“撓撓”的辦法,用手指甲使勁搔抓皮膚。這樣做,不僅使皮膚瘙癢得不到減輕,反而會更厲害,并且增添了痛覺。嚴重者還會致使患處皮膚發生糜爛、化膿,使皮膚疾病發生惡化。
人的皮膚一般分為三層,最外面一層是表皮層,中間是富含毛細血管和細小神經纖維的真皮層,其下是以脂肪組織為主的皮下組織層。表皮層是人體的天然屏障,能抵御細菌、真菌、病毒等各種微生物入侵。用力搔抓皮膚時,堅硬的手指甲會使薄嫩的表皮層剝脫,讓真皮層裸露在外、細小的毛細血管破裂出血。這樣一來,不但皮膚的天然屏障功能消失,而且從真皮毛細血管內滲出的血清蛋白,還會成為細菌、真菌等各種微生物的培養基,導致各種化膿性細菌感染而產生炎癥反應。此類炎癥反應刺激真皮內細小神經纖維,促使神經纖維產生慢頻率神經沖動和快頻率神經沖動兩種反應。慢頻率神經沖動能產生癢覺,快頻率神經沖動能產生痛覺,這兩種神經沖動通過神經傳導通路而到達大腦皮層感覺神經中樞,就形成癢覺和痛覺。所以使勁搔抓皮膚后,患處皮膚會產生又痛又癢的感覺。
與此同時,脫落的表皮細胞、毛細血管壁細胞、血清等自體組織蛋白,與細菌結合后形成了抗原性物質。這種自體抗原通過真皮層毛細血管吸收入血液后,激發機體再次發生過敏反應,導致患者周身發出大量紅色皮疹,瘙癢加重,此現象醫學上稱“自體敏感性反應”。這種反應也能使皮膚發生炎癥反應,使勁搔抓皮膚后反而瘙癢加重。
采用合理止癢方法
合理的止癢方法是降低皮膚溫度,以皮膚冷覺來麻痹大腦皮層的癢覺。為此,可以采用冷濕敷的方法。冷濕敷液體可以用冷開水、生理鹽水或者3%硼酸溶液,取4~6層紗布浸濕上述液體后濕敷患處皮膚。若是在每100毫升3%硼酸溶液中,加入2毫升類固醇皮質激素,組成曲安奈德硼酸溶液,冷濕敷在瘙癢皮膚上,不僅能抑制皮膚炎癥反應,又可使皮膚毛細血管發生收縮,具有很好的抗過敏和止癢效果。
除了冷濕敷外,還可以選用薄荷、樟腦、冰片等化學藥品來止癢,此類化學藥品涂于皮膚上后,能使皮膚產生涼爽、冰冷的感覺,以涼爽、冰冷的感覺來麻痹大腦皮層的癢覺。如果在此類藥品中加入類固醇皮質激素,也有抑制皮膚炎癥反應、抗過敏作用,增強止癢效果,如皮炎平軟膏、無極膏就屬于此類藥品。不過,這種止癢方法不可涂于面部、腋下、腹股溝、生殖器等皮膚柔嫩處,也不要用于嬰幼兒皮膚。皮膚局部發癢,還可以采用輕輕對癢處拍打的方法來減輕瘙癢。
此外,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每星期一次為佳),不要用堿性太強的肥皂擦皮膚,也不要用過熱的水燙洗皮膚。常換內衣。內衣褲最好不用人造纖維的,并應寬大、舒適。在飲食上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居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不可太熱太干。如干燥時,在地上灑些水,也可用壺蒸發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