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小徐剛成為一名年輕的媽媽,滿月之后,久違的月經如期而至,但這次月經量較以前明顯增多,還伴有隱隱的腹痛,小徐以為是懷孕后再次來月經的正常反應,并未在意。沒想到,月經結束后的半個月,月經又來了,還伴有隱隱的下腹疼痛,這次小徐不敢大意了,趕緊到醫院檢查,經陰道鏡活檢后竟被診斷為“宮頸癌”。小徐怎么也沒有想到剛剛還沉浸在為人母的喜悅中,竟然會患上了號稱“女性殺手”的宮頸癌?
宮頸癌是世界范圍內女性最常見的第三大腫瘤,78%的病例發生于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國家宮頸癌是女性腫瘤致死的第二位原因。我們熟悉的香港歌星梅艷芳就是因為宮頸癌去世的。
宮頸癌的發生原因有哪些?病毒:宮頸癌的發生與皰疹病毒和人乳頭瘸病毒(HPV)密切相關。HPV的持續感染被認為是宮頸癌發生最重要的原因。
雌激素:雌激素在女性宮頸癌的發病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為雌激素能促進子宮及陰道組織的生長和刺激宮頸上皮增生。女性妊娠期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非孕期高25~40倍,這可以使孕婦子宮頸上皮盟著增生,甚至發生類似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的改變,但產后可逐漸恢復正常。
性生活:早婚、早育、性交過頻、性伴侶過多、多產、宮頸糜爛、性激素失調、精神刺激等都:可誘發宮頸癌。
吸煙:吸煙女性和戒煙女性宮頸癌的發病率比從不吸煙的女性分別高出1.7%和0.7%,吸煙:越多者,發病率越高。
宮頸癌的發病特征有哪些?宮頸癌的發病年齡表現為u型曲線,即“兩頭高,中間低”。2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較多患此病。
宮頸癌的危險信號有哪些?宮頸癌極早期可沒有任何癥狀。當出現白帶異常、混有血絲、伴有惡腥味、性交出血,下腹用力后出血、絕經后出血等這些異常癥狀時,均應考慮宮頸癌的可能。
宮頸癌的診斷標準有哪些?宮頸細胞學檢查、宮頸涂片檢查、宮頸活檢通常可以明確宮頸癌的診斷。以上這些檢查簡便易行,在各個婦產科門診均常規開展,建議已婚女性或25歲以上女性每年均應行宮頸涂片或細胞學檢查,將此作為常規體檢項目。
宮頸癌的綜合治療有哪些?
1,手術治療是早期宮頸癌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一般采用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切除范圍包括全子宮、雙側附件、陰道上段和陰道旁組織以及盆腔內淋巴結。
2,放射治療是不能手術宮頸癌患者的首選療法,可用于各期宮頸癌。照射方法常采用腔內放療和體外照射相結合的方法。腔內放療是以封閉的放射源進行近距離放療的一種方法,中子刀治療是腔內放療的一種形式:通過在陰道內放置中子射線,利用腫瘤細胞內的乏氧細胞對高線性能量中子射線敏感的特性,殺死常規外放射后殘存的癌細胞。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是目前先進的體外放射治療手段,具有定位精確、治療精確、正常組織損傷小的特性。因此,目前將三維適形放療聯合腔內放療作為目前宮頸癌放射治療的主要模式。
3,化學治療到目前為止宮頸癌對大多數抗癌藥物不敏感,化療的有效率較低,常用的化療藥有順鉑、紫杉醇、托泊替康等。一般在放療的同時配合化療,不僅具有增強放療效果的優勢,也利于消除全身潛在的癌細胞。
4,介入治療介入化療實際上是目前動脈化療的最高形式,通過精確的導管定位,經子宮動脈灌注化療、選擇性動脈栓塞,使腫瘤局部化療藥物集聚,盡可能殺死癌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介入化療的目的在于縮小病灶,為手術治療創造機會,提高生存質量。消滅癌灶周圍的微小轉移灶,提高生存率。
如何預防宮頸癌?性伴侶過多、性生活過早、營養不良、長期口服避孕藥、家族遺傳、婦科檢查器械造成的傷害都是宮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因此每年堅持婦科體檢對于及早發現宮頸癌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懷孕也是加重宮頸癌進展的危險因素,因為隨著懷孕,子宮大量充血,母體輸送來的營養不僅營養了胎兒也刺激了癌細胞的生長,同時懷孕期間分泌的激素也對癌癥有促進作用。如本文中提到的小徐就是在分娩后發現自己患上了宮頸癌,因為懷孕導致宮頸癌病變更加嚴重,預后極其不好。
隨著宮頸癌研究的進展,宮頸癌已成為目前唯一可以人工預防的癌癥,2006年美國已批準HPV疫苗用于9~26歲女性預防宮頸癌的發生,而最有效的時機是在開始性生活之前注射HPV疫苗。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號稱女性殺手的“宮頸癌”將是一種可以預防、可以治愈的疾病。健康是人生的又一種儲蓄,只有年輕的時候多積累,保持有規律、健康的生活,增強健康意識。加強自我保健和自我檢查,才會安享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