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6月29日證實,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下屬部隊即將在東海進行的實彈射擊訓練,是一次例行性軍事訓練。然而對于解放軍的這次正常海上練兵,因處于“天安”號事件導致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的東北亞政治氣候,且演習時間點與俄羅斯規??涨暗倪h東大演習,美國與盟國的環太平洋演習,以及美韓年度演習接近,因此被世界各國媒體和軍事專家高度關注,同時引發各種解讀。
中國展示海軍實力
在香港《亞洲時報》上刊登的署名文章《中國展示海軍實力》上,作者彼得·布朗就認為中國的這次演習“無疑會引起美國及其盟國的恐慌?!蔽恼峦瑫r宣稱,在短暫的平靜之后,日本又開始關注亞太地區日趨緊張的局勢:在解放軍海軍舉行一系列實彈演練期間,中國暫時斷絕了浙江沿海大片水域的船舶交通。
解放軍海軍每年都會進行此類軍事訓練,而其演習地點就選在中國專屬經濟區之內。包括美國軍事偵察艦在內的所有船舶都被警告“請勿靠近”。與此同時,由于美國海軍航母因各種原因不會經常出現在黃海,所以中國此舉正是在提前發出信息:如果美國在今夏美韓海軍聯合演習期間派遣航母到黃海的話,中國“國家利益就會受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在當前形勢下,有關各方應保持冷靜克制,避免使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痹诒本┛磥?,作為美軍“浮動象征”的航母在中國附近部署的可能性,正是美國極富敵意的表現。另一艘美國航母剛剛通過巴拿馬運河,不久將經過太平洋——這是又一件中國需要密切關注的事情。
簡單來說,如此多的軍艦同時出現在太平洋上訓練十分罕見。美國及其盟國大量戰艦在夏威夷海域舉行“環太平洋”聯合軍演,而俄羅斯戰艦則在西太平洋海域舉行大規模演習。另外,美國及其他國家正在推測解放軍海軍在位于臺灣正北方的東中國海舉行海上軍事演習時發射反艦彈道導彈的可能性。
盡管有關解放軍海軍演習的照片已經出現,其中包括若干022型導彈快艇,而且其中一些導彈快艇還發射了“鷹擊-83”導彈,但目前尚無獨立證據指出解放軍海軍在2010年試射過反艦彈道導彈。
中國政府大力否認其沿海防御演習與美國航母之間存在關系,但仍有人看到了其中的關聯。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表示,盡管中國政府緘口不語,但任何有軍事戰略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兩者間存在聯系。新華社《世界軍事》雜志總編輯陳虎認為,海軍應該接受美國航母的存在,利用美國航母作為假想目標,進行進一步演練。
隱身導彈艇演練打航母?
6月24日中國國防部宣布所有船只將禁止在6月30日到7月5日駛入從浙江省舟山市到臺州市以東的東海區域。在這段期間內,解放軍海軍進行了一場為期6天的實彈演習。有分析家稱,此舉可能是中國海軍對美國與韓國計劃在黃海舉行聯合演習做出的回應。由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推出的《中國簡報》就發表了題為《中國海軍東海實彈演習的目的和動機》的署名文章,作者拉塞爾·西奧認為盡管對于中國海軍這場演習的意圖還缺乏專家解讀,但演習的一個特點似乎非常清晰,多種不同的武器平臺聯合演習展示了解放軍正在不斷提高的一體化作戰能力。
拉塞爾·西奧稱此次實彈演習主要由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91765攻擊快艇部隊執行,也有報道稱,演習得到了來自92910部隊的支持。據中國軍方的權威消息來源——《解放軍報》報道,這次在東海進行的海軍實彈演習包括掃雷艇部隊、登陸艦部隊、獵潛艦部隊和數艘護衛艦。在一系列精密的武器系統中,最先進的是中國自主建造的022型雙體導彈攻擊快艇。這是一種高速隱身導彈快艇,有專家稱該艇有能力發動隱蔽的遠程攻擊。022型導彈快艇配備了8枚“鷹擊-83”反艦導彈,并且擁有數據鏈天線,可以從?;蚩栈鶄鞲衅鹘邮漳繕诵畔ⅰH绱艘粊恚c其他導彈快艇相比,022型導彈攻擊快艇能夠對水面目標實施“超視距攻擊”。根據一些防務專家的觀點,這些速度超快的雙體導彈攻擊艇的設計目的,就是向敵方航空母艦發動巡航導彈攻擊,實施“打完就跑”的戰術。
關于這場演習的進一步報道顯示,實彈演練包括10艘海軍艦艇及10架飛機,形成一個大規模聯合武裝力量。拉塞爾·西奧“據稱”演習要求在中國經濟專屬區的8個漁業區內對各種目標實施追蹤,并由海軍艦艇對目標實施打擊。中國經常抗議美國軍方不斷地派遣艦艇和飛機進入中國的經濟專屬區,執行偵察和情報搜索任務。
演習成為威懾手段
拉塞爾·西奧分析認為,雖然在軍事透明上,中國軍方此次就實彈演習舉行公開新聞發布會是一種令人歡迎的舉動,但此舉也應該被看作是中國核心的威懾戰略的一種表現。與此相符,定期的軍事演習不僅會提高中國武裝力量的戰斗能力,而且還可以作為常規威懾至關重要的手段。軍事透明度在保持有效威懾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對本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捍衛,常規軍事演習的能力急需提高。軍事透明度可以擴大常規威懾的影響范圍。
在最后的分析中,拉塞爾·西奧猜測實彈演習似乎反映出中國政府小心翼翼的改變。在今年6月5日于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會議上,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將軍發表演講稱,中美軍事關系中最大的障礙就是“美軍戰艦和飛機在南海和東海實施的高強度偵察”——中國將南海和東海視作自己的核心利益區域。在這種背景之下,海軍實彈演習不僅展示了解放軍不斷提高的一體化作戰能力,而且還清晰地顯現了中國的威懾力,以及逐漸完善的軍事戰略。
日本不應誤讀解放軍演習
對于中國海軍的這次東海例行演練,日本智庫海洋政策研究財團研究員小谷哲夫認為:“中國在西太平洋上的海上活動和海洋主張變得越來越自信。解放軍海軍演習是其為阻止美韓黃海演習而做出的嘗試。換句話說,這正表明了中國對駐日美國航母的關注程度?!?/p>
小谷哲夫認為,美國沒有理由不派其航母參加此次演習。他說:“這完全符合國際法的規定。否則,美軍的行動自由及戰略機動性可能會遭到嚴重破壞。美國應更相信自衛隊。美國和日本也應考慮與韓國進行三方演習?!?/p>
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規模和實力的增長,美日同盟也日漸擔心解放軍的非對稱作戰能力——如反艦彈道導彈、反衛星攻擊能力、靜音潛艇、精密水雷、網絡和信息攻擊能力。對此,小谷哲夫表示:“這些非對稱作戰能力的引入會破壞地區力量的平衡。因此,日本需要加入‘空海一體戰’概念的發展,進一步支持美國的前線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媒體對當前情況的分析,體現了日本人對中國所謂“武力威脅”以及抵御美國的不安和焦慮。日本《朝日新聞》本月報道稱,自3月26日韓國“天安艦”沉沒(據稱該艦遭到了朝鮮水雷的攻擊)以來,該地區海上局勢一直高度緊張。而且,中國《環球時報》還明確指出:“中國長期以來都將黃海視為自己的‘后院’,美國派遣航母之事將視為華盛頓政府試圖以‘天安艦’沉沒為契機入侵黃海?!?/p>
華盛頓賴世和東亞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吉川由紀惠認為,雖然日本政府對中國海軍在東海舉行演習之事表現得相當平靜,但事實并非如此——日本政府和人民都很關注這場演習。吉川由紀惠表示:“日本關注著中國一系列的舉動,包括中國船只于4月和5月進入“日本專屬經濟區”之事。從那時起,日本就意識到,中國有意擴展其控制范圍,從而能夠進入太平洋。由于日本恰好在中間,因此將成中國日益關注的對象?!?/p>
彼得·布朗則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提出各方需要保持冷靜時,并未提及7月初中國北海艦隊的兩艘軍艦在前往太平洋的途中,再次通過了日本沖繩附近海域。
彼得·布朗認為在中國海軍決定定期舉行演習后,今年其舉行演習的時間,恰好是美日為解決沖繩普天間軍事基地未來而爭論不休的時候。中國或許會利用美日關系的這一間隙,嘗試一下在美國和日本做出回應前,中國能夠做到什么地步。
吉川由紀惠指出:“美國及日本應該讓中國意識到,它已非常成功,現在需要回頭看看。從這個意義上講,當前僵局打破是一個好兆頭,宣布與韓國舉行聯合演習(雖然已經延期)是另外一個。不過,美國還應該做更多事,任何證明美國仍致力于東北亞安全的行動都是必要的,包括派出美軍一艘航母參加同韓國之間的聯合演習。”
此外,由紀惠還建議恢復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軍事交流,并且更加認真將之進行下去,以避免當前局勢進一步升級。
至于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態勢,吉川由紀惠支持維持現狀。由紀惠表示:“美國應該呆在這里,因為環太平洋國家都是以美國會在日本和韓國派駐軍隊為基礎,設計并計劃各自防御結構的。要想逐漸削減美國軍事存在,日本需要在提高自身軍事能力的同時,與中國、朝鮮和東盟商討裁減軍備的相關事宜,并就日本至中東航路防務問題簽署集體協議。因為上述情況無一發生,所以美國需要留在這里。”
與此同時,日本對中國活動及其最近行為的關注不應該被誤解,使中國成為日本民眾眼中的直接威脅。由紀惠說:“因為日本已過于依賴中國經濟,所以不能公開把中國稱之為威脅。事實上,日本對中國的認識仍然不夠,無論是對其未來,還是對其軍事抱負。通常對中國的關注都是通過‘對于日本而言,美軍作用很重要,而且這種重要性還會持續下去’間接表現出來,而不是‘中國是一個威脅,所以,我們要和美國一起遏制中國’。這是從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位期間汲取的經驗教訓?!?/p>
日本也要“反介入”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則將關注點直接對準中國海軍編隊在演練中穿越第一、第二島鏈的事實。在7月7日刊發的題為《日本欲用“反介入”遏制中國海軍》的文章中,作者大衛·阿克西宣稱,7月4日在靠近沖繩的海域,日本海上自衛隊目睹了兩艘中國海軍戰艦從南側駛過,進入太平洋。中國海軍的兩艘戰艦當時在國際海域,不過它們靠近沖繩島,這里駐扎著大量美國和日本軍事力量。中國海軍的舉動也讓東京為之一驚。作為慣例,各國海軍通常會事先宣布他們的航行的路線,特別是當一國戰艦可能近距離路過他國領海時。
大衛·阿克西還表示,7月4日的這一幕對干中國來說并不是第一次。就在三個月之前,兩艘日本戰艦在沖繩島周邊巡邏時發現了_一支事先未通報的小型艦隊,該艦隊由至少10艘中國海軍戰艦組成,其中包括兩艘潛艇。在這場對峙中,一架中國直升機曾逼近其中一艘日本戰艦,這也導致東京方面發出正式的外交抗議。
以上這些事件以及其他最近發生的事件,似乎充分表明中國已經擁有更大的海洋雄心,尤其是在那些未做好準備制定應對之策的國家看來。然而作為中國的周邊國家之一,日本正在悄悄地增強自己的軍事能力,并且足以對急速增強的中國海軍制造嚴重的威脅。實際上,在中國海軍的迅速擴張中,太平洋的戰略平衡仍舊倒向美國和日本這邊——而且,倘若執政的日本民主黨繼續日本當前的前進方向,日本應該會繼續保持這一優勢。
大衛·阿克西認為在剛剛過去的十年里,中國已經加快了其大型戰艦的生產速度,其目標是用具有遠距離作戰能力的戰艦,替代數百艘冷戰時期的近岸巡邏艦艇。除了發展了“幾十艘”驅逐艦、護衛艦和兩棲攻擊艦之外,中國還正在改造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母,“很有可能投入中國海軍使用”。所謂“東風-21反艦彈道導彈”被認為仍在發展之中,而與軍事偵察衛星的結合將會讓中國海軍的現代化如虎添翼。
中國大力發展海軍的目的之一是擴展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另一個目的則是限制敵國向中國海域投射武力的能力。不過,并不是只有中國在追求防御性的“反介人’戰略。日本也在試驗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而且日本這個島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非核動力潛艇——對于中國的水面戰艦和水下力量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且這也讓日本海上偵察能力得到強有力的支持。
“你可以認為中國正在建設‘反介入’能力,以阻止美國軍隊在中國的家門口調集兵力,實施軍事行動。不過,日本也正在做著同樣的努力,防范的對象卻是中國,”獨立的海軍分析家埃里克·溫瑟姆說道。埃里克·溫瑟姆曾撰寫過頗受歡迎的《世界作戰艦隊》一書。
愈來愈明顯的一個事實是,太平洋戰區給所有國家的海軍都帶來了威脅,不僅僅是美國海軍或者中國海軍。因而,“我們或許正在進入被稱之為‘后力量投射’時代,”美國華盛頓的新美國安全中心分析專家吉姆·托馬斯在最近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發表了上述看法。在未來的日子里,對于防御者來說,海軍戰略可能會改變力量平衡。就中國擁有的所有的強大武器而言,這個“反介入”范例也許會讓日本人受益匪淺。溫瑟姆對《世界政治評論》表示,日本海上自衛隊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因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一個更靈活、戰備水平更高的部隊。
日本在今年4月及本周對中國艦艇航行線路的描繪表明,日本有能力監視、“甚至控制”區域水域。溫瑟姆說,通過潛艇、飛機、衛星和水面艦艇的默契配合,日本海上自衛隊可以跟蹤中國艦只,并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武器系統或美國盟國的武器系統提供精確的位置信息。
日本獨立制衡中國?
除了拒止中國艦只進入本國海域之外,日本還正在提升自己的海軍能力,削弱中國的系統力量,尤其是“東風-21彈道反艦導彈”的能力。
溫瑟姆表示:“所有人最關注的頭等_人事就是彈道導彈防御和美軍的行動”。在亞洲最強悍的水面戰艦中,日本新型金剛級驅逐艦安裝有“宙斯盾”雷達和“標準”系列導彈,可以跟蹤并擊落彈道導彈。金剛級導彈驅逐艦也可用來保衛日本島嶼。不過,溫瑟姆指出,在發生沖突時,彈道導彈防御能力還可用來保護美國海軍的航母。
鑒于日本的技術“足以勝任”制衡崛起中國的任務,因此目前不太確定東京是否愿意正式化并加深其與美國之間的安全關系。今年6月,繼在保留沖繩島一美軍陸戰隊基地的問題上輸給美國后,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在公眾激怒的狀態下垮臺。塢山最初打算將該基地移至其他地方。而他的繼任者菅直人自上任起,便在謹慎地回避該基地問題。例如,如果海上事件引發危機,那么這種模糊的安全伙伴關系可能會破壞美日之間的軍事合作。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問題專家尼古拉斯·塞切尼在接受《世界政治評論》采訪時稱,雖然速度緩慢,但菅直人政府止朝正確的方向前進?!艾F在我們看到,日本強調美日同盟存應對中國威脅方面的關鍵性。任何發展都將住雙邊范疇內表達,或許會通過在未來幾個月內舉行戰略性對話”。他表示,具體細節還需要有一段時間才能夠出現。塞切尼緊接著補充說:“不過,日本政府傾向于和美國展開更多對話,將中國威脅納入雙邊范疇之內。”
亞太形成新“冷戰”陣營?
最近兩個月亞太地區相關利益方連續且大規模的海上軍演似乎正在重構該地區冷戰后的傳統戰略格局。彼得布朗在文章中就強調俄羅斯重返太平洋的因素不能被忽視。除需要密切關注解放軍海軍和美國航母的總蹤跡之外,日本還需要注意到,俄羅斯已悄然從其北海、黑海及太平洋艦隊向日本海調集了若干戰艦,以進行其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軍事演習。參加日本海軍事演習的俄羅斯戰列巡洋艦和驅逐艦還于7月初在鄂霍次克海舉行了另外一次反航母演習。
通過這樣做,俄羅斯向中國和日本發出了強烈的信號。俄新社軍事評論員伊利亞克拉姆尼克表示,在太平洋戰場舉行這樣的演習是不足為奇的,因為對于俄羅斯而言,無論是現在,還是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該地區會一直是沖突多發區之一?!岸砹_斯和日本對有爭議的南千島群島的不同意見,以及俄羅斯的親華政策,推動莫斯科為在假設性沖突中保衛其遠東屬地尋找新途經?!?/p>
面對所有有關軍事演習和中國快速提高的海上能力討論,美國海軍開始擔心其本身的備戰狀態?!逗\姇r報》獲得了一份有關美國海軍“宙斯盾”戰艦作戰狀態的報告——該報告由以退役海軍中將菲利普·巴利斯勒為首的美國海軍座談小組撰寫。就美國海軍重大且不斷擴張的反導任務而言,巴利斯勒座談小組報告的發現不啻為一個警鐘。簡言之,報告發現美國海軍“宙斯盾”戰艦存在許多嚴重的問題,包括缺乏足夠訓練和有經驗的艦員,無數戰艦雷達操作能力下降、對強大、可靠、一致的系統性能的重要性的理解不夠深入。
鑒于“宙斯盾”戰艦是當前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即將部署的彈道導彈防御網絡的重要構成部分,所以彼得·布朗建議巴利斯勒座談小組的這份報告應該予以嚴肅對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反艦導彈威脅迫在眉睫的情況下,美國航母對這些超高科技戰艦提供的反導網絡的依賴性只會提高。